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活质量"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1958年提出的.所谓生活质量,就是用来反映居民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至今已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应用,许多研究机构在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已用"生活质量"代替传统的"生活水平"一词."生活水平"是指社会提供给广大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数量和质量的状况,主要反映居民在物质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生活质量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具体包括:经济条件、物质生活、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和居民素质.其具体内容决定了其最基本特点是它具有综合性,是各个方面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消费需求概念及数据计算(一)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概念居民消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消费需求,即居民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需求;另一部分是在满足基本生活基础之上的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基本消费需求的一般涵义指为了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物质产品和劳务所需要基本消费量的货币支付能力,基本消费需求是居民家庭实现自身再生产的消费底限,也是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迈向“小康”生活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建立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一)生活质量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生活质量,是指人们对自身发展、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为保证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要求我们经常了解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但是,人民群众究竟需要什么?怎样去满足他们?这  相似文献   

5.
1.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原则 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简称生活保障线)是对生活贫困者消费所需的收入保证而言,原则是由消费定收入。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满足身体需要,从食品中获取基本营养素的满足;二是日常生活中一定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生活保障线一经确定并非不变,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内容将不断扩充。生活保障线确定后,人均  相似文献   

6.
王文权  金渝  郝静 《统计与社会》2006,(5):27-29,12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关系到文化建设,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产业与经济和政治建设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为了科学地度量社会发展水平,必须建立科学的社会指标体系,以满足管理社会的需要。本文拟在回顾我国已经提出的各种社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今后社会指标发展的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使其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是根据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的.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首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有计划地领导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组织活动的—个重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的优点之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清楚地证明了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对  相似文献   

10.
一、工业经济效益及指标 经济效益亦称经济效果,是指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效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求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务。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是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问题。 反映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成果的指标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