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楚”不是国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陈涉世家》有这样两句话:“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过去,史学界和文学界大都把后一句“号为张楚”译为“定国号为张楚”,因而也就称陈涉为“张楚王”。有人曾对这种解释提出过异议,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再版的王伯祥的《史记选》,一九八六年五月第七次印刷的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仍然把“张楚”作为国号,一九八五  相似文献   

2.
一根头发     
肖艳 《快乐青春》2009,(7):85-86
清朝时期,山西平遥县城有家名为“昌盛”的商店,店主叫陈大昌。 这年秋天,陈大昌亲自到“昌盛”商店北京分店查看经营状况。北京分店掌柜叫徐永青,见东家前来,不敢怠慢,将陈大昌安排到京城有名的“山水楼”居住。  相似文献   

3.
<正> 顷日,读了《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第二期发表的辛朝毅同志《陈白沙哲学本体论的再认识》以及1987年第一期发表的章沛同志《必须正确评价陈白沙哲学思想》和刘焜炀同志《陈白沙是“唯物主义者”吗?》三文,有些感触,故撰此文以争呜之.陈白沙到底是个什么哲学家?章沛同志认为陈白沙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些同志则持相反意见.我认为,陈白沙是一个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者,即从“道心分立”转化为“道心合一”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这个转化是“研究得道”(即“收拾‘此’”)的动的功夫得来的,而不是“涵养得道”的静的功夫得来的.  相似文献   

4.
章沛同志在“关于陈白沙的哲学思想问题”一文里,就陈白沙哲学体系中,道底范畴,道的规律性,道心关系,以及所谓涵养后“我道合一”问题等各方面加以论述,反对人们把陈白沙列为唯心主义者,而认为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我对于章沛同志的论据,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提出来讨论。首先,就要搞清楚在陈白沙哲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问题的那个“道”,是否如章沛同志所说的:“具有客观实体意义”,“是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曾在《陈白沙是“唯物主义者”吗?》(《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一文中论证了陈白沙不是唯物主义者,而是唯心主义者.基本意见是:当陈白沙倡言“为学当求诸心”的时候,他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当陈白沙视孔子为“道”的化身的时候,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现在,再就下面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史记·陈涉世家》云:“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高祖本纪》也有“号为张楚”一语。有的读物据此把陈涉起义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张楚政权”,或“张楚国”;相应地把陈涉称为“张楚王”。似可值得商榷。应当看到,《史记》对陈涉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有时只称“楚”。如《陈涉世家》叙  相似文献   

7.
唐子恒 《齐鲁学刊》2002,(3):143-144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说客蒯彻劝说韩信反汉,以当时陈馀、张耳先友善后反目之事为例:二人结怨后,陈馀袭张耳,张耳“奉项婴头而窜”。中华书局标点本给“项婴”二字加了专名号,说明标点者将“项婴”理解为人名。其实“奉项”与“婴头”对文,“项婴”不是人名,这个专名号应当去掉。  相似文献   

8.
辩证派、形式派“平分秋色”?──兼答复马佩教授(香港)黄展骥1.“同一律”的两种解释婴儿诞生,被命名为“陈”。前此他在母亲腹中是否“陈”呢?词义乃约定俗成,我们都习惯认他为“陈”。当精子与卵子未结合时,我们都认“陈”并未存在。那么“陈”在什么时候开始...  相似文献   

9.
陈是康熙后期一位著名循吏 ,曾被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1] 、“清廉中之卓绝者”[2 ] 和“苦行老僧”[3 ] 。在19年的仕宦生涯中 ,陈在治理福建和台湾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是清朝早期治台官员中治台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 ,政绩也最为显著者。以往所涉及到陈的论著 ,多是围绕其治台政绩 ,本文拟就通过叙述陈廉洁爱民的事迹 ,以加深人们对这一清官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 陈白沙是我国明代中叶的著名学者,在我国哲学史上,应当占有一个适当的位置。但是,应当承认,过去,我们对陈白沙哲学思想的研究,是很不够的。1958年至1959年,广东哲学界展开了一场对陈白沙哲学思想的专题讨论,前后近两年时间,发表论文近十篇,在讨论中,章沛同志认为陈白沙是唯物主义者,而大多数同志都认为陈白沙是唯心主义者。二十五年以后,章沛同志将他当年写成的、系统阐述他的见解的约二十万字的专著《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公诸于世,并且说他的观点仍然和二十五年前一样,“无须作什么改动”,这就不免要引起一场新的讨论。这个讨论,有助于我们对陈白沙哲学思想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从而进一步充实我国哲学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夏中义 《学术月刊》2023,(12):122-135
自1940年以降,在“诗—史”关系论域,陈寅恪(下简称陈),钱锺书(下简称钱)相继有各自的思辨路径暨诗学建模。陈从未臧否钱的诗学观,然从1942年《谈艺录》脱稿到1984年《谈艺录》修订本,乃至2002年三联版《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所辑钱1978年的意大利演讲,钱数落陈的“诗—史”建模已逾半世纪。新世纪以来,学界介入此案之“孰是孰非”者渐多,大多数著述是判“钱是陈非”,其共同点是皆以钱著所主张的“诗—史分界”说为准绳,来径直错判陈的“诗—史”建模;却几无文献可证明错判者对陈著《隋唐制度渊源》《唐代政治史述》《元白诗笺证稿》也下苦功细读过。故错判者始终未识陈是以社会史家暨文学批评史家之“角色叠加”视角来构建其“诗—史”观,进而不解陈在唐史视域所设定的“以诗补史”(归属史学),竟异质于陈在唐传奇视域所设定的“诗俟史证”(归属诗学)。其结果,也就形同“众声喧哗”地表决,错判了在“诗—史”观一案的“钱是陈非”。本文所谓“献疑”,是愿在对钱著、陈著作一视同仁之文献细读的前提下,指出钱对陈的“错判”,根子亦在钱作为诗学巨子之“臆见矜高”,而对陈著(特别是《元白诗笺证稿》)未肯系统“...  相似文献   

12.
君奭在《司马迁写〈陈涉世家〉是想为农民起义领袖立传吗?》(简称君文,见《吉林师大学报》一九七九年一期)一文中说,刘邦“过去是打着陈涉旗号,以奉‘张楚’正朔而兴起的,要肯定他们这个汉王朝的合法性,那首先就得承认也是布衣出身的陈涉的合法性,所以为陈涉立传实际是为了给刘邦立传。”因为刘邦也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因此,作者接下去就说:“在这一点上,司马迁与刘邦正表现了阶级立场的一致,他是站在西汉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写《陈涉世家》的。”  相似文献   

13.
王晖 《人文杂志》2012,(3):115-124
新出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7册《吴命》所记内容系楚国伐陈而吴军救陈的两君使臣对话与吴君使臣向周天子的告功之辞.其事迹亦见于《左传》哀公十年.楚竹书《吴命》所述时间是公元前485年,亦即鲁哀公十年、吴王夫差十一年.此年楚国因陈国亲附吴国而出兵伐陈,吴国则出师相救.但吴军为了北上讨齐争霸,对抗楚援陈采取了高姿态的和解议案并撤离了陈国,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二月间在第二期“理论与实践”杂志上看到章沛同志的“关于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一文,觉得还有相当道理。他认为陈白沙的“道”是物质而又是运动性的东西;陈白沙用静坐的办法去“得  相似文献   

15.
史谭同志的《陈独秀的名、字、生年和留学学校》(《学术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一文,根据第一手材料论证指出“陈的生年并非一八八○年”。我同意这个论断。把陈的生年视为一八八○年,似乎已成定论。据我所见,除了史文已经指出的陈善德的文章外,还有北京外国语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文  相似文献   

16.
<正> 陈白沙是我国广东古代首屈一指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当时是崭新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陈白沙哲学思想从来就是众说纷纭的争论问题,在生时已经是这样。因此,迫得他老人家临终时还要写了如下的诗句,为自己辩护:“学仙终被谤,学佛岂多修,弄艇江门月,闻歌碧玉楼。” 近代的哲学史研究者,大多沿袭了《明儒学案》的观点。把他说成是“心学”,从而进一步引申为“主观唯心主义”等等。这个从黄宗羲处拿来的看法,看来在解放前后,在国内外,似乎相当一致。 1958年,我使用了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新方法,对陈白沙的哲学进行了范畴体系性和完整性的研究,对白沙的哲学本体论观点提出了他是朴素唯物观点的新看法,写成了  相似文献   

17.
陈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12月30日生于江西波阳,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陈先达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成就斐然。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和90年代初独著与合著的《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三年《学术月刊》第二期发表了黎虎同志的《曹魏屯田始于何年》一文,把曹魏军屯起始的时间推定为兴平元年,并认为“在兖州他的势力范围内已比较普遍地推行了”。而兴平二年曹操在乘氏的屯营,乃是曹魏“军屯的雏型”。对于黎同志的这些观点,陈个人俚见于后,以资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月再版陈长江、赵桂来所著《毛泽东最后十年》(初版为1998年)一书。作者陈长江自1951年跟随毛泽东并自1962年担任毛泽东身边的警卫队队长。该书对于了解毛泽东晚年的生平活动有一定的价值。在“再版说明”中,出版者指出,该书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对史实进行了“一些核实订正”。通读该书后,我就几个史实的界定提出看法,欢迎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问:你刊连续刊载了有关“陈白沙哲学思想”的讨论文章数篇,到底陈白沙是怎样一个人?读者曾启佑答:中国理学从宋代发展到明代,即被封建帝王利用做为巩固其专制政权的工具。如明成祖曾命翰林学士胡广、杨荣、金幼孜等,编撰五经四书和宋儒性理大全,颁布学校,后又规定士子诵习程、朱的四书释义,所以“理学”几乎成为当时的“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