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福建省龙岩市413户烟农的调研数据为例,通过构建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烟叶种植面积、农户对未来灾害的预测、近5年最严重灾害造成每亩损失金额、对政府职能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负向影响,而务农年限、家庭年收入、灾后烟草公司补贴、保险赔偿经历等因素在实证分析中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同时利用累计概率模型测算出千元保险金额的农业保险费率为17.95元较为合理。据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巩固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与制定农业保险补贴标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金融市场进入受限视角,分析农民获得农业保险补贴时的最优行为选择,并通过数理推导,证明了农业保险会对农民的生产决策产生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风险偏好。研究发现:由于受有限理性、市场摩擦和市场失灵等因素影响,农民和保险公司会进入金融市场中跨度不同的封闭子集。因此,农民和保险公司会在各自的市场子集内对替代农业保险的其他风险规避方案进行评估。由于农民和保险公司仅在各自的金融市场跨度内对金融产品的正交投影进行定价,因此农户的支付意愿要低于保险公司的接受意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有助于拉近农民和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估值的认知差距。因此,农业保险补贴仅通过改变农作物的自然收益率和农民对待边际风险的态度来影响他们的生产选择,这种影响应归因于农业保险补贴带来的更多收益机会,而不是农民风险偏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推论了农业补贴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资本投入行为和劳动力配置行为的影响,然后利用2006-2010年湖北省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户粮食作物生产均产生了显著地正向激励作用,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农户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的支出;然而,这3种补贴方式对农户生产激励的效果存在区别,生产性补贴的效果要大于收入性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户农作物播种和粮食播种面积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大型农机具服务的供给增加,导致了农户生产性服务支出的增加。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户的生产性补贴力度,并设计出农业生产性服务补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理论推导基础上,利用辽宁省474户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构建内生转换模型定量分析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户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此影响效应是否因农户粮食生产类型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够提高农户专业化生产水平,使玉米种植户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了1.1%;农业保险对农户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玉米生产专业户的影响明显高于玉米生产兼业户。对此,可采用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完善配套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制定相应补贴政策促进土地流转;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户对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功能的认知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其政策传导,那么,在农业生产风险条件下,农户的风险偏好和政策预期是否影响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将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性测试分析方法运用于农户行为研究,分析不同风险偏好农户对补贴政策的预期和行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态度及其风险偏好通过农户的政策预期作用到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且农户的风险偏好和生产行为决策出现了"效用不一致"的现象,风险规避型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相对较强,有更强烈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预期,据此提出粮食补贴政策设计时应该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特征,将风险规避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放在首要地位,稳定和刺激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四项农业补贴政策,在理论分析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响应,并运用"江西省农业补贴与农户耕地耕种变化"专题调研的390份问卷,实证研究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提高、低毒农药的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劳动力投入天数、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绿肥面积和施用农家肥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粮食直补对促进低毒农药的使用和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兼业农户的低毒农药的使用影响远大于专业农户,对专业农户的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影响要大于兼业农户;良种补贴对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先进农业技术使用都有显著影响,对专业农户的激励作用要大于兼业农户;农机具购置补贴对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农业化水平提高都有显著影响,对专业农户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兼业农户。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改变福利式的农业补贴形式,整合资金形成合力;针对农户耕地保护的具体行为表现,找准农业补贴政策的切入点;减少政策实施运行成本,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户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村和非项目村1 190个地块数据,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在测度农户风险偏好参数的基础上,利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探讨政策干预是否有助于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并借助两阶段方法分析风险偏好和政策干预对肥料生产率和肥料投入环境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厌恶系数和对小概率事件重视系数对农户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消极影响,技术支持政策对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为正;绿色农业补贴政策能够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对于完全采纳行为,绿色农业补贴政策和技术支持政策会产生正的环境效应。基于此,建议通过绿色农业补贴政策调节风险偏好对农户实地技术采纳行为的消极影响,实施精准培训和促进社会学习提高技术采纳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河南省1025名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农业风险预期、亲朋邻居投保情况、保费补贴水平对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户主性别、耕地面积对其农业保险需求意愿没有明显影响.最后,提出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升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农业保险;除此之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程度也是投保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情特殊,农业保险的发展较为艰难。本文在阐述贵州农业保险开展现状的基础上着力从农户视角、保险公司视角和政府视角全面分析贵州农业保险开展中存在的需求、供给和支持困境,并依次从农户的需求行为、保险公司的供给行为和政府的支持行为三方面探析贵州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存在的原因,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高贵州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促进贵州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供给和加强贵州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标准化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因其对技术要求提高使成本增加,致使农户和企业缺乏农业标准化动力。采用供求模型和纳什均衡模型对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利益主体(政府、企业、农户)的行为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取决于其带给农民的利润情况;农户、企业和政府三方面主体要实现纳什均衡,作为理性行为人的政府必须给予标准化生产的农户和企业补贴。基于此,提出明确财政补贴实施机制、保证充分的补贴资金来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农户标准化意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世夫 《南都学坛》2003,23(4):90-94
农业保险制度是通行的农业保护政策之一。它对稳定农户收入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意义巨大。要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上述作用,必须在健全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下从保险的性质、范围和保险费补贴等方面入手,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科学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主体是农民,选择江西省10县20村200农户进行调研,了解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参保意愿及其需求;分析影响农户购买保险的政府外力作用、收入及结构、耕地数量和质量、年龄和文化程度、务农时间、理赔数额等因素;提出积极拓宽农业保险费补贴的资金来源、选择合理的补贴方式、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农产品生产安全,也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农业生产污染(化肥与农药)、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工业外源污染等问题。文章以宁夏、青海农户入户调查问卷的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农户"邻里效应"对施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邻里效应"对农户施肥量影响显著,但对农户是否选择施用有机肥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农户家庭收入、肥料施用时间成本对农户是否选择环保型有机肥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从树立农业生产"示范户"、采用节省时间的有机肥生产技术、给予施用有机肥农户时间成本补贴等方面出发,以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很大,但我国农户却没有把农业保险作为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农户在选择农业保险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文章运用数学期望理论,分析了农户对农业保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P,投保费率V,保险赔偿金K以及财富储蓄S。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统一是降低农业风险对农户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利用2018年东北三省和湖北省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从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两方面,对农户风险管理的意愿、行为及其悖离进行分析,并探究形成悖离的原因。研究发现:对于自然风险,大部分农户使用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但风险管理意愿不高;农户的市场风险管理行为极为少见,与之相悖的是,农户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意愿。结果表明,风险管理实际行为控制、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自然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以及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此悖离的重要原因;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市场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不足,对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明显的误解与不信任也是导致农户市场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应健全农业保险的推广机制,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宣传,扩大“保险+期货”的试点,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共935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技术补贴相同的情况下,农户预期收益越高,越有助于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3)从人力资本数量来看,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4)从代际差异来看,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普遍受到预期收益的影响,而技术补贴在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方面代际差异不明显。因此,政府既要加强顶层设计,针对稻虾共作技术制定系统的补贴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也要强化农户对稻虾共作技术的收益预期,以提高农户采纳积极性,进而实现稻虾共作技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财政补贴的补贴额、补贴方式、补贴资金来源、补贴资金分摊等问题。研究发现,最优补贴额应当为保险公司愿意承保的最低保费与农户愿意支付的最高保费的差额;补贴方式主要采取"保费补贴";补贴资金主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格局及使用方向、划拨每年农业救济款的一部分等方式来筹集;补贴资金分摊方面,中央政府应承担主要的保费补贴责任,尤其是对基本粮食作物,省级政府主要承担本地区特色农作物的补贴,县级部门不承担补贴,取消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对农业保险的配套补贴。  相似文献   

19.
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利用河南省产粮大县的645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感知价值的形成机理,系统研究农户感知价值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动逻辑遵循“感知价值→行为意愿→行为表现”路径范式,农户感知价值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且感知价值对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2)农户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其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感知风险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这表明农户在做出真正决策时,其绿色农业生产感知风险的影响力大于感知利益的影响力。(3)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发生了悖离,政策变量对其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激励型政策比约束型政策更能促进农户主动实施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因此,政府应在宣传教育、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政策激励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粮食投资性补贴政策的产出效应,采用order logistic回归方法,估计粮食投资性补贴对农户行为和农业产量的影响,刻画了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粮食投资性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资水平,但由于受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地区差异的影响,其对粮食产量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