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伤待遇具体数额的确定问题是工伤法律关系的核心问题,不管是在劳动法理论还是实践中,计算工伤待遇的缴费工资是税前工资抑或税后工资,受到关注甚少,以致直接影响劳动者可享受的工伤待遇数额。以停工留薪期工资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例,对二者的定量分析过程也就是劳动关系中工伤待遇的确定过程。  相似文献   

2.
员工在工作期间受伤,如果是由于其违规操作导致的,能否认定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停工留薪待遇?如果需要调动这类员工的岗位又该如何操作?在实践中,经常有人问这些问题。在此,笔者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梳理,供那些遇到类似情况的员工和企业参考。一、员工违规操作受伤是工伤吗?违规操作受伤可以减少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吗?  相似文献   

3.
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中受到伤害能否享受工伤待遇?出租汽车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2006年,成都市连续发生两起出租汽车司机遇害案,家属要求享受工伤待遇。情况相同的两个案子经劳动保障部门裁决和法院审理后,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从而引起了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4.
申诉人顾某原系C公司职工,在C公司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被鉴定为六级伤残。其后,C公司分营为A公司和B公司,申诉人顾某的工伤六级伤残待遇一直没有解决,申诉人提起申诉,要求两被诉人共同支付工伤伤残待遇。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2005,(1):30-30
我是甲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因公司生产经营困难,大部分职工长期放假。今年5月,我到乙公司做临时工。11月23日,我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出院后我找乙公司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该公司领导说我是临时工。不能在公司享受工伤待遇,要享受工伤待遇回去找原单位。但是,原单位以工伤事故的发生不在本公司为由也拒绝承担。请问:我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应由谁承担?  相似文献   

6.
正《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项目。但被鉴定为5级至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的待遇,涉及"安排工作"或"难以安排工作"的选择问题,往往会成为劳资矛盾的触发点。【案例】:秦某系某眼镜配件有限公司的操作工,月工资为3 500元。该公司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2012年10月,秦某遭遇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6级伤残。评残后,眼镜公司随即为秦某办理了有关工伤理赔事宜,同时通知秦某从下月起到公司门卫上班,工资与其他门卫相同,为每月1 100元。秦某则提出,门卫工资太低,根据条例规定,其可以在家休息,由公司每月支付60%的本人工资,上班与不上班工资待遇相差太大。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某个体工商户员工孙某,2015年6月8日在外出进货途中遭受车祸事故伤害,造成双腿骨折。同年12月,孙某因个体工商户主不支付医疗费和误工工资等待遇,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争议焦点:职工遭受事故伤害,用人单位为逃避责任将工商营业执照注销。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否予以受理?  相似文献   

8.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都是大学生实习的高峰期。令许多大学生无法理解甚至难于接受的是,同样是工作,却不能获得工资、工伤待遇以及其他一些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这到底是为什么?
  每天照常上班,为何无权获得劳动报酬
  [案例]:2014年10月,大学四年级学生小夏经学校安排来到一家公司进行专业实习。虽然其每天同正式员工一样上下班,甚至创造的效益也并不比正式员工低,但公司却一直没有向其支付过分文工资。年底实习结束时,平时对此耿耿于怀却不敢言语的小夏,终于鼓足勇气、理直气壮地以《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已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为由,要求公司按照同工同酬支付工资。可不但公司拒绝,法院也驳回了其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9.
咨询台: 我县粮食系统在企业改削工作中发现,有的职工多年前负伤后,企业和职工以及亲属都没有申请工伤认定且超过了认定申请时限.职工认为自己没有申请工伤认定是不懂政策;企业认为没有申请工伤认定是职工负伤不属工伤范围或伤情轻。现这类职工要求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的工伤待遇。请问,这一要求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2005,(7):42-42
我单位有一名职工由于工作岗位特殊的原因,造成双眼视力下降,去年被认定为职业病,并经劳动部门鉴定为工伤九级。此后,该职工被重新安排了工作,今年3月,该职工认为病情加重,要求重新鉴定工伤等级。后被鉴定为工伤七级。在如何理解“本人工资”时,该职工与单位发生分歧,该名职工认为应当以其认定为七级工伤前的工资为“本人工资”基数;单位认为,应以其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为“本人工资”。请问:我单位的观点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乐山市某建筑企业员工邓某来到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情绪激动,声泪俱下.诉称在与工作期间伤及右眼,工伤鉴定为伤残十级,企业在支付了住院期间的医疗费后.不给予工伤待遇赔付,多次沟通协商未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默 《中国劳动》2003,(10):54-56
实践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某单位购买一批办公家具,花钱雇几个民工搬运,不料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致民工受伤,受伤的民工要求认定工伤并享受工伤待遇,由此而产生纠纷;某建筑公司将土方工程分包给某人,此人再招募一批人来施工,三方之间就工资、工伤待遇等问题发生纠纷。在  相似文献   

13.
[案例]2014年11月,李某应聘至某学校的公益性岗位,其工资和待遇除了财政补贴部分岗位工资和社保费之外,其余部分则由用人单位负担. 2015年3月29日,该市就业服务中心将社保补贴资金汇入李某所在单位,但学校从未为李某缴纳工伤保险费. 2015年8月29日,李某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后经人社局认定属于工伤,并被鉴定为3级工伤.  相似文献   

14.
张佶 《劳动世界》2016,(25):53-53
2014年4月,小楠应聘入职本市某建筑设计公司,担任项目勘探测量员工作。2015年2月的一天,小楠在工作中遭受事故,重伤住院,公司为小楠做了工伤认定。出院后,小楠要求公司继续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待遇和护理费。公司则认为小楠应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之后再由公司根据鉴定结果决定是否支付相应的工伤待遇或向社保中心申领工伤待遇。双方多次协商,但小楠认为单位在刁难自己,一直拒绝接受劳动能力鉴定,并向当地劳动人事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工伤待遇。仲裁庭经过审理,查明事实后,依法组织双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小楠先配合公司做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公司根据鉴定结果再行做后续处理。在实务工作中,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在停工留薪期内应当享受工伤保险相关待遇。但在一些情形下,工伤待遇也可以停止。笔者借本文来介绍相关政策知识。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受到工伤后,主张工伤待遇的同时,往往遗漏应得到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等请求事项,明确劳动者合法权益项目的主张,既有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单位(即用人单位)的设立、劳动合同订立、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等方面进行了规范,防止了用工单位规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为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是,该法未对劳务派遣员工到不同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以下简称异地派遣)工作时应在何地参保、应享受何地的工伤待遇政策等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异地劳务派遣员工工伤待遇赔偿争议时有发生,究竟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方案公布,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4%缴纳职业年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待遇是否下降?工资水平是否会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并轨的钱又从哪里来?一系列问题引发关注。  相似文献   

18.
案例评析:《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工伤待遇."其主要立法精神一是工伤职工伤情复发,应当属于原工伤部位;二是旧伤复发的确认,应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川劳社办[2007]54号明确规定);三是工伤职工工伤复发,应当享受治疗期间的相关工伤保险待遇;四是相关工伤保险待遇费用,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的渠道予以处置.  相似文献   

19.
为依法维护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分散企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武胜县日前正式启动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工作。县人社局要求.全县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施工工地的全部员工(含农民工)必须按规定参加:亡伤保险并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按要求做好缴费申报、工伤申报、工资确定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劳动者》2005,(6):28-29
我是银行的员工,今年年初,我行对员工上年度的业绩进行考核,对经考核业绩没有达到要求的员工再进行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的方可上岗。且对业绩考核不合格者的工资在考试合格以前降为60%。我因年纪大,记忆力差没有通过培训后的考试。所以银行通知我解除劳动关系,并一连几个月扣发我40%的工资。请问用人单位的做法合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