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是每个人的渴望。但是,有些人就是没办法成功。而且,往往许多才华横溢、经历完整、顶着人人称羡的职位与头衔的人,却因为某些个性特质,让他在迈向成功的关口,没办法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为什么有才华的人会失败?为什么有才华的人表现会不如预期?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华得卢与巴特勒归纳出12项会成为致命缺陷、严重地阻碍事业生涯的行为模式:1.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人患有“事业的惧高症”。他聪明、富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拔擢,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他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从基层做起、领导过无数优秀部属的惠普科  相似文献   

2.
认识自己     
世界上什么事最难:答曰:认识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说浑人、糊涂人不认识自己,那没错。可那些聪明人,怕是不能说他们不认识自己吧?然而,我倒觉得,越是聪明的人越不容易认识自己。古人有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确,人若是太聪明了,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懂,这世上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于是便容易得意忘形、自以为是,便什么都敢干,于是乎便会跌跟头,便会摔得鼻青脸肿,甚至会自己毁了自己。不信,你看那些投机钻营、违法乱纪甚至贪赃枉法之人,十有八九聪明之极,很少有傻里巴叽或者先天愚型的。这样的人,能说他认识自己吗?就是那些头脑清醒、循规蹈矩的聪明人,也不见得完全认识自己,有时也难免要干点儿傻事,这也属于是对自己的疏于认识。 从人事心理学的理论角度看,人的行为方式是与其自我认识相一致的,而自我认识本质上是一种现象的实在,它与客观的物质实在(实际的自我)之间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一致性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的。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自我认识的影响,若它与客观的物质实在相差较大,则个体就可能经历自我的不协调。其结果,对主体来说会造成紧张和内在混乱,显示出焦虑不安和认识偏差,就会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排拒顺应不良等行为,甚至形成各种心理疾  相似文献   

3.
“命运”阻挡不了坚强人物前行的步伐曾遭遇不幸或挫折的人,往往会认为“命运不佳”或“命中注定”。事实上,真正主宰命运的是自己,而不是冥冥中的“命运”。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到了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几乎逼得他行乞;失恋、耳聋,  相似文献   

4.
与人初次见面,总要天经地义地问一句:“在哪儿工作?”随便点便是“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新潮点:“在哪儿发财?”但对方常常神秘一笑,或作深沉状,下面没准儿就是“你猜呢?”这算好的。要是来句:“什么部干”或“什么都不干”,叫人就不好再问什么了。资质愚钝的往往就不知如何应答了。 初识郑小姐,她扔给我的就是句“什么都没干”。那你每天做什么?我不解。“玩!”她一派天真烂漫。不过,她玩的可不是过家家,她从湖北“玩”到新疆,义从新疆“玩”到浙江,“玩”出了自己的服装店,“玩”出了自己的咖啡屋,“玩”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但还没“玩”够,她还想“玩”出家公司,“玩”出家厂子呢。 “什么都干”。这话大家可能听得多些,赵辉就常常这样说。他先是在一家火锅城当大师傅,老板在报上吹嘘他是“重庆名师”。在和人侃大山时,他便回忆当初在长江上当海军的逍遥,在广州当倒爷的惊险,常令听众翘大拇指,说声“佩服”。3个月不见,他又结束了当餐厅老板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是一家镭射厅或服装店的老板,谁知道呢,反正他自己这么说。 也不是所有的人部在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初次见面,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然而即使这样。有时你也搞不清他或她到底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人才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时期往往被人忽视了。这两个关键时期:一是高中后,一是初中这一学段。 一 高中毕业意味着基础教育的终结。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他们所获得的学科知识,也是基础学科的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才”的形成是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断实践,不断升华的结果,还需要进行终身教育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那么,在高中毕业后迈入大学还是踏入社会,这一段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成才”的关键时期之一。人才,首先要“成人”,才有可能“成才”。这一段是实践和考验他是否会成为或将来会成为一个认同社会而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作为受过完整基础教育的青年,他在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应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初见王海云的人,都会被他那一头蓬乱的灰发所吸引,难怪他的名片背面是一个没有眼睛没有鼻子没有嘴巴只有头发的漫画头像;翻开王海云的履历,则更为他那一串荣誉称号所吸引: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岗位明星称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从业积极分子、首届“全国十佳律师”称号·“““””走近王海云的世界,就会很容易地把人的生命划分为任渭分明的两段历史——蒙冤受屈的ZO年和走上辩护席的13年。我的人生是坎坷多难的,蒙冤的苦酒使我的律师之酒更为醇厚,但如果没有苦难的历程,我要做律师也会做好的,这是由我的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群体,公务员的整体形象不太令人满意;但是作为个体,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走进这个队伍.为什么?” 大环境变迁下的改革 《决策》:经过一系列改革、整治,公务员群体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看待这种新旧状态的转变? 翟校义:过去那种状态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持续了很久,问题比较严重.进入“新常态”后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来说,他还能适应,他知道很早的时候管得就很严.对于进入公务员队伍不超过20年的,尤其是不超过10年的,对他们的冲击会比较大. 因为他们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就感觉是那样,但是没想到其实那不是正常现象.这就挑战着这类人对过去的认识.尽管从书本上讲,他知道应当是什么,但他工作之后感受到的,包括他身边的情况,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现在突然又告诉他们,他所感受、经历的是不正当的,这个挑战会非常大.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政策的实施,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经济能人”和“冒尖户主”担任乡、村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情况.形成了一种被有些人称之为“富而为官”的现象。据调查,某县的763个行政村中,“富而为官”者超过250人,在1998年和1999年两年县里评出的20名“十优”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就有11人属于村里的“富人”;某省某市有20%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是私营企业主;某省某县有62%的村的村干部是“富而为官”。类似的情况,在各地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钟仁 《人才瞭望》2008,(5):69-70
在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对人本身的认识,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秘密的不了解,也表现在对各种能力、水平、性格、工作倾向等的难以了解。我们中国的语言中有不少关于人心难测的成语,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用人单位不可能用“日久“的方法来识别急需或重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信念是经过反复实践和思考所形成的可以确信的某种认识,它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实施某种行为走向成功的动力。这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某大学生毕业实习时,选择做图书推销员。这时正是12月,是一年中推销最困难的日子。每个单位忙于做年终财务汇总,无暇顾及这个推销员。一周过去,无人问津。后来,他走进一家私营公司,老板打量这个年轻推销员怪可怜的,亲自倒杯水给他喝,指着他那一摞书,说:“坦白地说,我不需要这些书。你可能今天还没有销出一本书。但你要相信,这类书只要存在,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肯定有人、有单位需要它的,只是你没有找对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人眼里,爸爸是个“狠”角色,甚至有些人用“痞气”来形容,但我始终觉得爸爸的“痞气”是建立在他深厚学问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如果只读书不骂人,那么他可能是个历史学家;如果只骂人不读书,那么他可能是个流氓学家;而如果两者兼备,那他就是李敖。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我的孩子没有朋友。”他们十分焦急地向他人请教:“怎样才能让孩子找到玩伴?” 根据教育专家们的了解,没有玩伴的小孩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心正常,但人际沟通失调或教育不当,导致小孩被排挤而失掉玩伴;另一类是身心异常,如患缄言症、自闭症或智能不足,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不去交朋友。 研究人员指出,患缄言症的小孩,通常无法用言语和玩伴沟通,因此结交不到朋友。不过,这类小孩很可爱,遇人总是面带微笑,只要找出造成孩子缄言的心头之结,给予有效的教育帮助,他就会很快地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 患自闭症的小孩,全然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几乎不愿意与任何人接触。对于这类小孩,父母应与他亲近,陪他说话。 智能不足的儿童之所以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他的智能不足,而是这类小孩的语言可能有障碍,表达事物不清楚。或者是动作缓慢,做集体游戏时跟不上;或者是缺乏管理自己的能力,因此全身脏呼呼的而不受人喜爱。对于这类孩子,只要父母勤于为他们清洁身体,多给他与邻居小朋友相处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在用人识人方面,魏征给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建议:“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才而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这个建议的内容最早可以上溯到《吕氏春秋》,里面记载了看人识人的“八观”要诀.魏征的“六观”是“八观”的简化,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在看人上的基本态度,就是看行为、看表现,通过行为和表现去推断当事人的内心世界,预测当事人的未来行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指出:“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自古人心最难得,得人心者得天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处于普遍联系中的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因此,人们的心理活动,也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外界东西作为自己今后的行为方式时,那么,其心理活动必然会受到客观提供给他的存在着的事物所影响。诸如有民谣流传:五十年代,跟着革命走;六十年代,跟着斗争走;七十年代,跟着运动走;八十年代,跟着感觉走;九十年代,跟着市场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具有一定社会时期特征的人们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要注重潜人才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潜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1、潜人才的内涵潜人才是指处于潜在形态的人才,是以其创造性劳动已成才或正在成才并取得初步成果但尚未被社会承认的人才。潜人才犹如深埋地下的“金矿”—富有开发价值;——又如深埋地下的颗粒饱满的“种子”——充满希望和力量。—2、潜人才的特征潜人才具有待定性、相对性和机遇性的特征。待定性:l)也叫不确定性。它是指潜人才的发现与被埋没是不确定的。他的开发与自身因素和社会原因有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脱颖而出变成,,显人才;也可能被埋没而成为长期性的潜人才;也可能变成永久性的潜人才,还可能退化为非人…  相似文献   

17.
人才创造力发展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属 性,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 步的无穷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而只会循 规蹈矩的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才,创造 力是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在 工作中敢于批判和冒险、敢于标新立异、不 迷信权威、不守常规、自信和富有激情等。 创造力的大小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 响,如性格、气质类型等,而且更受文化环 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各种 文化现象。文化是人创造的,但同时也影响 着处于其中的人,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价 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等。在一个人从幼儿成 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他所经历…  相似文献   

18.
出走的故事在中国这个拥有最庞大人口数量的国家,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有资料显示,20多年来被公派留学的人员中,学成归国的不足1/3。有30多万的高科技人才流失国外,相当于几个美国“哇谷”。更严重的是,许多的人还盼着走出国门,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人生目标。故事一:浙江省一位脑外科博士郭正品多次拒绝病人家属送的红包,影响了他的助手们“发财”,其他医生也对他的这个不合群的行为十分反感,对他很排斥。他外语不错,平时与同事打招呼喜欢夹一些诸如“YES”、“NO”之类的英文,更被其他同事冷嘲热讽,讥笑为“假洋鬼子”。1998年,医院实行优化组合,他被优化掉了,理由不少,有:综合素质偏低、恃才自傲、人际关系紧张等,就是没有一条与业务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引咎辞职是指领导干部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或因工作失误造成较大损失或影响,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而向任免机关请求辞去所担任职务的一种自责行为。此制一出,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反响强烈,影响深远。它标明我们正在告别“集体负责实际上谁都不负责”的历史,直接将具体责任明确到具体人,谈谁负的责就打谁的板子,谁就“引咎辞职”;它弥补了一些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0.
袁梅 《人才瞭望》2009,(11):44-45
实践中.常有一些用人单位基于并非自己用工、合同没有约定、自主经营管理等行使相应权利或采取相应措施.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否决乃至处罚的现象,因而这些用人单位往往大呼“冤枉”。其实.这些处罚并不冤,因为那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