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人熟知,伟大的诗人杜甫以它横扫千军的诗笔,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举凡重大的政治事件,诸如战乱的频繁,吏治的败坏,黎民的困苦与饥寒等等,在他的诗作中都得到了真实而具体的反映。因此,被后世誉为几乎可以照见“安史之乱”前后每个角落的一面时代的镜子。其反映生活之广阔,可以补史书之不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把文学喻为社会的镜子,但这决不意味文学只是消极地机械地反映生活。任何一部(或一篇)作品,乃至一首小诗,都会体现作者对他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表现他的爱憎感情。作为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的《诗经》,就鲜明地显示了这样的特色。古人云:“诗言志”。所谓“言志”即指诗人通过作品所表露的对于社会人生的态度。有人把这态度概括为“美”和“刺”。据此,则可将诗分为“颂诗”与“刺诗”两种。《诗经》中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学作品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是千姿万态、广阔无垠的。任何卷帙浩繁的作品也只能表现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几片绿叶,任何艺术形象的完整都是相对的。所以文学作品总是通过个别去反映一般,通过局部去反映整体,通过短暂去反映永恒。面对广阔的社会生活,作品的取材可以说是“挂一漏万”,“挂一”就是艺术形象的典型化。鉴于此点,所有文学创作者都必须在作品有限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开拓作品的容量,力求“少少许胜多多  相似文献   

4.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代表莎士比亚思想和艺术的最高成就。剧本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并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也从侧面体现莎士比亚的戏剧观。“镜子”说和“对照”原则可以说是莎士比亚戏剧观的核心内容,其中有对古典戏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挑战“三一律”,对后世的戏剧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言”是明代末年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冯梦龙收集的话本和拟话本小说,它包括《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作品,后人合称“三言”。因其作品大都是从民间收集而来,所以能更直接、更深入地反映当时及其以前的社会生活,反映广大人民、特别是普通市民的心声。结集刊印之后,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由“三言”的书名,不难看出作者收集这些民间口头文学的意图所在,“所篆《喻世》、《警世》、《醒世》三言,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通俗也,恒则习之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  相似文献   

6.
《型世言》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晚明光怪陆离的世相以及污浊浇薄的世风,真实细致地反映了农民、奴仆等低层民众的苦难和挣扎。小说还生动描摹了晚明社会在浓郁的商业气氛下的各种商人形象,再现了活灵活现的帮闲群体的丑态,可谓是观照晚明市井百相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唐学丰 《社区》2002,(13):39-40
据报道,上海市社区悄然掀起了“政务超市”。“超市”的主要内容是:社区服务、房屋物业、市政管理、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司法调解、户籍婚姻登记等。只要是市民行政事务,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受理。市民亲切地称其为“政务超市”。笔者读后,颇有感慨,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8.
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新气象。大批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深入民族地区体验生活,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和材料,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反映民族地区社会生活、各族劳动人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精神面貌的作品,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是主流的一面,应当肯定。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在少数民族文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格调低下、庸俗无聊、阴暗和淫秽下流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被喻为生活的镜子。但是,社会生活纷纭万状,变化无穷,有天朗气清、河水悠悠的时候,也有月黑风高、浊浪滚滚的时候。有时,映入眼帘的是明丽的花溪;有时,横在脚下的却是荒漠的坟场。作为“镜子”,是只有“反映”乌云蔽日的阴暗才有价值呢,还是以摄取晴空万里的光明为最高天职?或者,是“见到什么照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小说消解了传统写实小说的庄严社会意义、政治意义,还原了普通市民的真实生活和生存真相,同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后市民所形成的感性化、欲望化、平面化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趋同性。表现在作品以生活的“平常性”、“庸常性”、“平凡性”来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人物对知识分子精英身份的抵制和拒绝以及作品对浪漫爱情的消解。因此在这一层面将“新写实”小说视为市民文化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二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二位具有晚明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封建文人”冯梦龙和凌蒙初。成书和流传的时间是明代晚期。作品采用“拟话本”的形式和市民阶层所特有的通俗语言“白话”,在挖掘整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素材和直接描述晚明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颇有新意。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作品比较全面、系统、深刻地探讨了“妇女问题。”在古典文学名著中,能够用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看待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并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加以形象化反映的“三言”、“二拍”,显得更另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2.
散文创作离不开想象。散文的想象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散文家的心灵“象一面镜子”。心灵的镜子,是感情的镜子。感情的镜子是有波浪的,它所反映出的不是生活的原貌,而是变异了的,即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在一般情形下,有形的生活和无形的感情是很难“化合”的;只有在想象的作用下,生活和感情才能“化合”为“第二自然”。文艺创作实践经验证明,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文艺  相似文献   

13.
海员出身的英国作家康拉德写了许多描写海上生活的“海洋小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大海的多姿多彩,波澜壮阔,流露出康拉德对大海的热爱,同时,作为描写对象的大海,也象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康拉德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罗布·格里耶的自传《重现的镜子》的“重现”的客体、“重现”的主体和“重现”与时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认为《重现的镜子》中的叙述客体主要包括“形象”和“感觉”两个方面,它与传统自传文体在“真实性”和“情感介入”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叙述主体则呈现出多声部构成的复调特征,在复调中体现出叙述者的真诚;作为一面“重现”的镜子,作品在时间艺术上超越以往自传文本,直接认可时间的推移对回忆的“损害”,从而由一个侧面印证了叙述者的“客观”与“真诚”。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巴尔扎克的小说,指出“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则称赞“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文学作品的最大价值,是他们的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作为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一生坚持为文学的真实性而斗争,他的几百篇短篇小说和戏剧,构成了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社会现实生活的缩影。而其中他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装在套子里的人》,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语言中一般词汇里的新词则是观察社会的“晴雨表”,是包罗人世百态的万花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汹涌澎湃。现代汉语词汇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那就是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而且许多新词已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工薪族”,“打的”,乘“中巴”,吃“快餐”,唱“卡拉OK”,到“收银台”处“买单”;“炒股”、“按揭”、‘贷款”、“网络化”、“电脑”、“下岗”、“再就业”、“跳槽”、“咖啡屋”、“透明度”、“跳楼货”、“在甩卖”、“发烧友”等等。现已流行的这些…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来,“反映生活本质”这个提法,似乎成了某些文艺评论者手中一付万能的药方。他们肯定一部作品时,可以从中抽出几条干巴巴的筋说明是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他们否定一部作品时,也可以用几条空洞、抽象的政治概念判定它没有反映生活的本质。眼下,我们就迂到这样的评论者。有人说:揭露林彪、“四人帮”罪行的作品因为描写的是生活中的阴暗面,不是“现实的主体”,因而不能反映出我们时代的“主流和本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的英语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英语文学.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初衷和作者个人的文化理想以及种种其他因素互相交织,使得小说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为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小说也相应地成为反映中国妇女形象和生活的一面变形的镜子.  相似文献   

19.
读者广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镜子的,尚有许多。如“以房为镜”,不是亦可见人的贪廉吗? 古时霍去病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清官寇准有“有官居鼎鼎,无地起楼台”的故事。今天,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清廉自律的人民好公仆更是层出不穷,如因病去世的原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就是一面铮铮的镜子,他当副市长多年,而自己一家三代人却蜗居陋室,没有卫生设施、没有煤气。由此不是可以看出这位人民公仆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吗? 但不讳言,在时下经济大潮的  相似文献   

20.
神话其表,世情其骨历来认为《西游记》是神话(神魔)小说,实际应归之于世情类;或者说,是神话其表,世情其骨。凡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反映社会现实。列宁论托尔斯泰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吴承恩写《西游记》,无论其形式(神话)或思想内容,均有其社会背景,也具有“镜子”的作用。《西游记》成书的年代,正当明王朝中叶。时君昏臣庸,虎狼当道,贪婪凶残,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吴承恩以民间传闻为题材,用神话形式来写小说,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采取的一种战略战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目的在于暴露和批判丑恶的社会现实。用神话的形式,就可以喜笑怒骂,来调侃一切。甚至借孙行者之口,大胆地呼喊出了“皇帝轮流做”的口号。这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