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公共空间是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与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同,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能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事实上的单向传播(灌输)模式,使双向对称传播(互动)得以落实,从而真正成为公民与政府、政权政治与政权外政治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即通过体恤民众,满足民众的精神诉求,培养民众作为现代人应具备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沟通协调中促进政府与公民相互间的了解、理解和信任,争取公民对政府的自愿合作与对政治的自觉认同,在社会上树立起公共精神品格,使自身成为引导民众、促进民主的"文化场"。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更为关注人本身,更有利于满足人们的交往需求、尊重需求与认同需求;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着眼于让公众舆论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更有利于满足公众政治参与的需求;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更为关注人的生存与处境,更有利于公众缓释精神压力,增强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民主国家普遍的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物质、政治、精神三大文明建设共同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其宗旨是塑造社会的公共精神,社会公正是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之价值核心.为此,大众传媒应着力于促进人权发展、限制公共权力、增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公平,并将重点放在培养社会公众特别是占我国人口多数的农民的政治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3.
公共空间:大众传媒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肩负着意识形态使命,大众传媒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政治需求往往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起着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大众传媒的“喉舌”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革命党”思维模式在我党成为事实上的“执政党”之后,依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随着我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大众传媒仅作为“喉舌”显然已不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伴随,我们的宣传模式尤其是大众传媒的传统定位也必将发生重大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众传媒除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之外,将更加注重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建设。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有利于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作为公共空间是新时期大众传媒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协调、价值规范的功能,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的内在规定性及传播规律和传播形势的必然要求促使我们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但在大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进入一些误区,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对大众传媒进行科学定位与分类,搭建新的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强大阵地,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具有强大号召力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需要.大众传媒凭借其公共空间的优势,能够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培育社会理性并强化和谐、合作氛围,关注、扶持弱势群体以促进团结互助和社会公正.因此,基于"和而不同"的新闻对话理念,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空间是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现代化的产物。公共空间又称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威之间的非官方场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的宣传模式、思想工作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勇于变革。而加强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建设,使其发挥公民社会的某些作用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就会将国家发展与社会公众发展联系起来,在协调、平衡和统一各种不…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作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同传统的大众传媒一样,承担着社会系统的政治功能.从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政治沟通和建构公共领域四个方面对国内互联网政治功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传播全球化所带来全球文化的共享与互动有利于我国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我们要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将大众传媒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有效发挥大众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大众传媒在强调自身建设的同时,更要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功能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传播和渗透。这就要求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抵御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猛烈冲击,规避我国意识形态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作为次级系统的大众传媒通过影响环境认知、促成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能动作用。但在公共危机状态下,大众传媒的“双刃剑”属性相当明显,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存在负效应。因此,需注意探索和掌握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规律,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积极控制,提升和完善社会控制策略,维护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力量,为战胜危机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得益于高新技术的武装,大众传媒的功能愈来愈强大,影响愈来愈深远,传媒研究也开始在思考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从比新闻、比政治更广泛的文化视角透视传媒,以充分揭示传媒的文化渊源,张扬传媒的文化个性。青年学者张福平的新著《文化传媒》正是这方面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深刻诠释了传媒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了大众传媒作为政权的“喉舌”与作为社会的公共空间之双重功能,并将传媒制品的品格优劣归根于传媒人品格之高下,呼吁传媒人应置身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这六种文化的“立交桥”上,从文化个性和文化共性上把握其本质、消化其精髓、吸收其营养,以便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从而对文化负责、对社会复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