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敏 《民族论坛》2005,(9):F0002-F0002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湘西州率先在全国西部民族地区大规模实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这项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时,记者采访了湘西州州长杜崇烟。  相似文献   

2.
对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资助基础上突出心理援助,湘西州采取了加强领导、活动推动、课题引领、"群众运动"帮扶等一系例有效举措,这些措施不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提高了资助工作水平,而且,对逐步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促进民族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研究是湖南省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承担的“九五”湖南省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课题研究开始于1995年,1997年学校与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研究院签定研究协议,2001年,研究工作接受湖南省教科院专家验收,被认为“课题研究为民族地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4.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湘西州率先在全国西部民族地区大规模实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这项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时,记者采访了湘西州州长杜崇烟。杜崇烟介绍说,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中共湘两州委、州政府率领265万湘西各族人民,发扬拼搏精神,向贫困挑战,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郭志合 《中国藏学》2015,(2):162-170
拉卜楞因寺而兴,夏河围寺而城。夏河镇兴起与变迁肇始于民国早期,从方志资料中梳理夏河的城镇兴起及城镇化变迁,其经历了一个围寺而城的演进历程,表明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有其自身演进特点。民族地区城镇发展是我国城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扇面,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适应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模式,须借鉴其历史演进轨迹,以明得失。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校多建在民族地区,为促进各民族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平台。民族院校肩负着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和传承的重任。但部分民族院校在民族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没有发挥好,科研方面力度也不足。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提出个人见解,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研究经历了几个不同的理论转向。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民族教育主要为政权建设服务,目标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水平。20世纪80、90年代,民族教育研究倾向于借鉴西方理论,希望通过教育投入和教育体制改革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水平。进入21世纪后,反思性的民族教育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不再单一地追求某个目标,而提倡从多个角度反思民族教育的具体实践,寻找解决民族教育问题的多元化方案。如今,少数民族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逐渐缩小,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趋同,民族教育研究的思路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走向全国性、公共性的民族教育应是今后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8.
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会议,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而作为民主党派,则又是一项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从1981年开始进行对口服务、智力支边.近十年来,先后派出5000多人次,对19个省的3100多个少数民族企业提供了3650多个咨询服务项目,不论是在社会效益还是在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九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向全国少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0种以上的语言。这些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马来、玻里尼西亚、印欧6个语系。由于民族杂居和民族交流,在民族地区往往有一个民族除了使用母语外,还兼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民族语言,即使用双语交际。如何处理好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和促进双语发展,以利于四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国民族语文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田钊平 《民族学刊》2018,9(6):24-33, 103-105
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缩小、协调发展的关键有赖于民族地区家庭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结合恩施州和湘西州2010-2015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民族地区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初始条件的好坏跟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水平的高低成正向关系;提升民族地区的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国家差别化政策的支持。目前国家针对民族地区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差别化精准扶贫政策和差别化职业教育政策存在明显不足,应分别采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宋本江  李六华 《民族论坛》2008,(10):30-31,27
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口素质高低体现的就是人力资本积累量的多少。湘西州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高、人口数量多、整体素质低,严重影响了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贫困进程。本文对湘西州人口素质的现状及原因展开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控制人口增长、转移农村人口等多项措施来提高湘西州人口整体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武陵山片区各地的各项民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总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存在一些差别,各有千秋。比较分析片区各地优惠政策,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好作法好经验,对促进湘西州研究争取和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湘西州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政策环境,最终促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陵山片区各地的各项民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总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在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存在一些差别,各有千秋。比较分析片区各地优惠政策,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好作法好经验,对促进湘西州研究争取和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湘西州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政策环境,最终促进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惟一的自治州,湘西州的民族工作是湖南省民族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994年,湖南省委提出举全省之力扶持湘西州脱贫致富,湘西州委、州政府以此为契机.狠抓各项民族政策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实施“八七扶贫计划”的意见》等3个文件的贯彻落实,把湘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湖南省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湘西州委、州政府在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和湘西州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全州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金融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地认为:民族地区农村需要有一个商品经济的普遍启动。因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是农民贫困的根源。从自然经济通过小商品生产,发展到现代形式的大生产,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商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致富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促使农村商品经济有一个普遍的启动,是今后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和农村金融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八五”期间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湘西自治州教育科研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湘西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及策略,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科研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湘西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苗族儿童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协调发展实验”。该实验从学前班开始,采取“苗文启蒙、双拼过渡、三课并开”的方法进行教学,发挥母语优势,充分利用苗文和汉语拼音两种工具学习汉语,有效地解决了苗族儿童学汉语汉文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揭示了现阶段广西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促进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范式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后3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图景,发现: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思想是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制订的指导思想,强调国家统一和爱国主义。多元文化教育范式在中国体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民族认同研究范式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地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研究范式认为,在中国,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要远远显著于族群差别。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研究范式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范式充分反映了3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变化。少数民族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在不断改进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旨在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放开眼光看就业民族地区下岗职工渴望再就业,民族地区实施再就业工程领导是关键。从采访的情况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民族地区再就业有相当丰富的内容,也还有相当多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最近在深入调研后提出,要树立“八个新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