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元明两个朝代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这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无明两个朝代戏曲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它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元明两个朝代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它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续考●方龄贵前在拙著《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中,检出元明戏曲中所见的蒙古语114条,依次加以诠释;后复撰为《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拾补》,胪举七事,以补前书所未及。近经寻检,重获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二十三事,因复稍事考定,成《元明戏曲中的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社会人类学视角考察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与蒙古语关系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蒙古语的目前困境和未来前景,并就民族与语言关系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蒙古语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与中世纪蒙古语相当接近。本文就无音a在土族语和《蒙古秘史》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饽饽考     
饽饽一词是北方方言中的一个基本词汇,人们通常认为它是少数民族语言,故而出现了蒙古语说和满语说。通过长期研究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实际上该词是汉语词汇,而蒙古语说和满语说都是文化建构和想象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蒙古语书面语非词首音节的短元音在现代蒙古语口语中有弱化以至脱落现象。关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蒙古语的重音位置有关,蒙古语词重音在词首音节,所以词首音节短元音发音清晰响亮,非词首音节短元音就弱化以至脱落。现代蒙古语口语非词首音节的短元音弱化以至脱落,主要与它们辨义功能的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远离蒙古大草原的河湟地区,很早就居住着蒙古尔(moηGol,土族)人。关于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史学界尚未得到统一认识,但在语言学界坚定不移地确认他们操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并且认为与蒙古语之间的差别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可以说河湟地区的蒙古语正是以统一蒙古语的地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下边我们就蒙古尔语作一些必要的分析,看看它同蒙古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对探讨土族族源或许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土族语出自基础蒙古语,后又发展成为独立语言.其长元音的形成与蒙古语有着共同的性质,只是土族语中还没有完成长元音形成的全过程,很多现象则表现为YFY音组向长元音过渡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蒙古语“库伦”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语“库伦”(圆形 )的文化涵义非常丰富。本文从语言入手 ,结合蒙古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逻辑、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诸多方面 ,阐述了业已形成的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库伦文化。文章指出 ,蒙古族库伦文化从平面的圆形开始逐渐发展到立体的圆体及球体 ,这是与蒙古族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 ,从而促进了蒙古族对圆形的合理利用及形态化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蒙古文字是成吉思汗消灭乃蛮部 ,实现蒙古各部统一后 ,用以拼写蒙古语的畏兀字。在为蒙古族发展服务的历史长河中 ,这种文字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的蒙古文字。它演变、发展历史的 ,是蒙古族发展历史的反映和蒙古民族精神的历史体现  相似文献   

13.
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人自古至今使用的蒙古文是从回鹘人那里学来的 ,但回鹘人也曾一度使用过蒙古八思巴字 ,这是古代民族相互学习的结果。元代畏兀儿人使用八思巴字拼写回鹘语的情况还鲜为人知 ,本文对考古发现的回鹘人使用八思巴字回鹘语的印章和文献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以期学术界能对此有所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语言接触影响是一个历时的、自然的动态过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文以青海汉话和青海蒙古语的关系为例,认为所谓"源语"和"受语"关系是可变的,语言接触影响的概念涵盖了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织的一种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西海“流虏”是指经常往来于蒙古草原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众,他们为护持藏传佛教而频繁来往于蒙古与青海甚至是西藏之间。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密切了蒙古与青海西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格鲁派在蒙古迅速普及并在西藏占据了优势地位。从长远来看,流虏”对蒙藏关系的沟通为清朝进一步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的蒙藏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清朝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统治,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的青海佑宁寺,以高僧辈出、著作宏富而驰名蒙、藏、土等地区,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佑宁寺在宗教方面的历史贡献前人已有著述,本文则试从其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佑宁寺在密切蒙藏关系、清中央王朝对蒙藏地区的统治所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