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存在的追问一直困扰着人类。20世纪以后,人们重新审视语言、人和存在的关系,终于发现语言既不是表达,也不是人的一种活动。语言就是语言本身,不是其它任何东西,人们可以在语言中保护存在并在存在中与语言共处。人们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家园,即语言。但是,语言也是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后现代以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不再是稳定的统一体,却变成了无休止的延异活动,语言无法再保护人类的存在。语言的表征陷入了困境,人类的存在也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2.
"山"是毛泽东诗词中复现最多的意象之一,成为毛诗中一道独特的诗学景观.本文从文化符号、象征意象和人格画像三个层面分析,试图透视这种诗学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诗学意义和诗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从天文考古学、文字学等多维视角看,具茨山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体系,不仅蕴含着古代天文历法的丰富内涵,而且还承载着汉字起源的深邃历史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原具茨山的"岩画图法"上承远古结绳之法,下启后世汉字六书,是中国文字起源于本土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赶山鞭型传说在西南地区有较集中的流传 ,此型传说大多包含一个禁忌母题。通过对禁忌母题中“鞭、石、猪”三个主要意象符号的文化诠释 ,认识到“鞭赶”乃源自古代祈雨活动中的性崇拜。这一崇拜观念移植到故事文本中 ,便异化为一个禁忌母题  相似文献   

5.
杜光庭是唐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他在云南、四川都留下传道的遗迹。杜光庭的弘道活动主要在蜀中,云南杜光庭信仰是道教影响的产物,它折射反映出南诏时期道教的传播。基于此时代背景的杜光庭信仰,可以说既是道教传播的一个符号,也是南诏道教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良渚符号种类达百余种,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符号的发生与发展并不孤立,而是与其他符号存在关联。良渚符号与大汶口符号存在传播关系,与河姆渡符号、崧泽符号存在继承关系,但与古汉字、清江吴城符号并不存在直接关系。良渚符号既继承前代的符号,也与周边的符号存在交流。  相似文献   

7.
形象泛化是“读图时代”的突出特征,然而要想深刻解释此一现象,必须对形象嬗变的整个历程进行分析,在此漫长历程中,人类意识的变迁则是最为关键的。艺术形象嬗变轨迹大体上可分为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三个阶段,即前艺术、传统艺术、时尚艺术,此一分期的背景依据则是人类心理意识的觉醒与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论     
与其他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以语音形式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承传性和层级性5个特点;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的基础,也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决定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社会性、强制性、可变性、不变性;理据性是语言符号命名与理解的依据,其外部依据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内部依据是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了语言符号系统性对任意性的制约,但承认理据性并不能否定任意性这一符号的根本属性。最后,语言是个共时态的价值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恶搞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符号学意义。具体而言,即研究符号运作背后以何种符号思维推动并以什么符号工具实现符号运作过程。将恶搞与狂欢化理论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三个层面存在相似性,从而提出狂欢化符号思维是恶搞符号运作背后的驱动力量;通过对具体恶搞文本中符号片面化、符号降解和伴随文本三种符号工具的分析,例证狂欢化符号思维这一隐含的社会文化规约是如何驱动恶搞符号运作过程的。恶搞文化现象的符号学意义在于,在后现代主义观照下,以“狂欢化”符号思维主导的恶搞符号运作通过夸张、讽刺、搞笑等外显表达层面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也是在解构颠覆既定世界,重构新的意义世界,它隐含着对新生、创新、变革和多元化的憧憬。  相似文献   

10.
意义是一个抽象的复杂概念,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意义的创造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最基本活动。对商标符号的意义及其表征的研究,必须将设计者赋予的含义、符号传达的含义和接受者阐释的意义都纳入到符号表征的意义结构中来,在阐释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商标符号的意义。文章从符号意义结构、符号含义预设、符号含义传达、符号意义阐释等方面,探索性地论述了商标符号的意义及其表征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1.
"庆阳石造像与古石刻艺术鉴赏研讨会"是一次由地方政府与学术研究单位联合举办的讨论陇东古石刻艺术价值的学术会议。与会代表就陇东石造像与古石刻的特征、石刻断代、佛教艺术资源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神道石刻展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成就,也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以及视死如生的厚葬和封建的等级礼制,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其在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其艺术风格体现了我国石刻艺术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南北朝时期在雕塑艺术方面有划时代的成就 ,北方佛教的巨大造像 ,南方陵墓的雄健石塑 ,都将我国雕塑艺术推向了高峰 ,尤其是南朝陵墓上的石麒麟 ,石辟邪 ,墓中随葬的陶俑 ,都让我们感受到威武和力量以及人的温馨  相似文献   

14.
西汉墓前石雕质朴自然,气魄沉雄博大,与中原传统的造型方式有明显的差异,显现出较少的艺术传承性。该文拟以霍去病墓前石雕为例,从题材、摆放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论述西域欧亚草原石刻对西汉墓前石雕造型观念的影响,说明西汉在平定匈奴、外通西域的过程中,艺术上不断地吸收欧亚草原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石雕风貌。  相似文献   

15.
石盘汉墓彩绘画像石的发现,改变了晋陕两地画像石艺术形式的传统观念,再次拓展了对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全貌的认识。对该墓葬较为确切的纪年判断,关系到对该地区画像石风格特征、演变规律的研究,也关系到汉代彩绘画像石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等问题的研究。石盘墓的断代,其发掘报告中说得较为宽泛,"约在东汉桓帝、灵帝之间"。运用图像语言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该墓画像石的图像结构与造型特征,均与桓帝和平元年画像石相去甚远,而与灵帝建宁四年、熹平四年时相近。因此,石盘墓的完成年代应该就在175年前后的数年之间。  相似文献   

16.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现存汉代画像石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完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绘画表现、艺术审美的追求,是研究汉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资料。南阳汉画像石在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和意象造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7.
画像砖石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在这艺术的背后,隐藏着艺术创作者巨大的心理力量,构成一种强大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丰富的艺术想象与联想、真挚的情感、突如其来的灵感和原始集体无意识等各种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叠石文化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叠石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精髓。思想派“士人”在叠石意境层面,通过著作、绘画创作来注重文人画意、文人画理和文人画境;技术派“匠人”在叠石实践层面取法山水画,不断提高自身叠石技巧。思想派“士人”与技术派“匠人”有机结合,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江南私家园林叠石文化。“士匠结合”不断发展,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似现代设计团队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苏州历史上石桥众多,造型各异,体现出典型的江南文化特色。古桥石作艺术保护和合理开发,对于提升城市品位,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苏州古桥石作艺术与景观资源开发要在保护古桥原有意韵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古桥石作艺术与周边的人居环境及景观资源的关系。为此,古石桥景观设计要注重把握好满足使用功能、有利节约成本、符合观赏习惯和自然和谐共生四个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古桥周边的建筑功能、优化古桥现有的植物景观和挖掘古桥传承的历史文化等路径,促进古桥石作艺术与景观资源的融合与开发。  相似文献   

20.
刘剑丽 《南都学坛》2003,23(6):17-18
南阳汉画像石动物形象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寓意,反映了汉代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和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