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陈三立的生平及思想 陈三立(1852—1936),字伯严,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儿子,早年曾助其父在湖南创立新政。戊戌变法后,他父亲因举荐“戊戌变法六君子”中的刘光弟、杨锐被劾,父子两人永不得叙用,此后他终生未再进入官场。陈宝箴病逝西山(又名散原山)后,他移居金陵。  相似文献   

2.
历山按孟子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耕处应与始生之似尤为可信故以此山为正而凡地相去不远自当以在山东者为是今济南府厯城县以山得名相沿甚久他处厯山亦各分考附载於后济南府之历山天下称舜耕之历山有八。在山东者三。在山西者一。在浙江者三。在直隶者一。其在山东者。一在今济南府城南五里。一名舜耕山。一名大佛头山。一名千佛山。按历城县志。山川、历山在城南五里。亦名佛山。齐乘曰、图记皆谓齐之南山为历山。舜所耕处。故其城为历城。为信然也。按济南府志、山川、历山在历城县南五里。一名舜耕山。古有舜祠。隋开皇间。因石作  相似文献   

3.
座落在南京城东的钟山风景区,以其磅礴的山川气势、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湖光山色而成为南京第一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中山陵,作为金陵文化的特色之一,为钟山风景区倍增光彩,使之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南京的窗口之一。钟山风景区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目前在保护和开发中的一些举措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4.
栖霞山是历史上文化名山 ,它的历史文化一直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 ,被专家们评价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栖霞山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和佛教圣地 ,素有“秋栖霞”之美誉。全山由三山二涧组成 :主峰凤翔峰海拔 2 86米 ,主峰绵延向东 ,称东峰 ,其形似卧龙 ,又名龙山 ;主峰西侧 ,一岭突兀 ,称西峰 ,其状如伏虎 ,又名虎山 ,以中峰相隔有两涧 ,即桃花涧、中峰涧。清乾隆皇帝游历到此 ,欣然赞之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 (公元 4 89) ,由南齐处士明僧绍捐宅为寺 ,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唐代时 ,与山东…  相似文献   

5.
53九疑山     
九疑山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约三十公里处。也称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因境内有舜源、娥皇、女英、杞林、石城、石楼、朱明、箫韶、桂林九座峰峦,且峰峰相似难以区别,故名。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的别称颇多,金陵即是其一。战国时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清凉山(石城山)设置金陵邑。东晋王导曾谓:“建康古之金陵。”唐人诗篇中的金陵游历诗,怀古诗触目皆是,多指现今的南京市。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一脉相承———从《漫话秦淮》到《钟山风采》蔡健(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南京210008)“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古城南京六朝建都,十代立会,不仅自然风貌独特,而且人文景观荟萃,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从玄武湖到中山陵,从夫子庙到中华门,山水城林风...  相似文献   

8.
以《山海经》及《穆天子传》的具体描述与当代交通史、地质学、考古学的成果相印证,确认了"舂山"、"钟山"、"珠泽"等古地名的当代位置,并再次验证了《定位"古昆仑山"》一文对"洋水"、"黑水"做出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41浮丘山     
浮丘山位于河南省浚县城南,大伾山之西1公里许。宋代称小横山,金元时称浮龙山,因山势状若浮舟而得名。明嘉靖年间,浚县城墙横跨其上,将山分为两部。城内部分建一居姑庵,因名小姑山;城外部分称南山。  相似文献   

10.
罗大纲是前期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从广西到金陵,许多重大战役都是他担任首攻,而且战绩显赫,是一名为清军闻之丧胆的虎将。他在攻克永安,永安突围,以及下武汉、克金陵都取得了辉煌战果。罗大纲不仅是一名骁勇的战将,而且在诸如进军目标、建都大计、外交方针上都有独到的见解,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清方情报人员张德坚说:“罗大纲慓悍机警,贼中号为能者,然因非粤西老贼,功在秦日纲之上,而不封侯王”。这个看法前半段对罗大纲的评价,倒是客观的,后半段说他不受重赏,就有  相似文献   

11.
陈红英 《南方论刊》2010,(12):75-78
金陵文化走进南京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要求。内涵丰富的金陵文化中的水文化与山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的名人资源和经济发展成就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好素材。通过适时关注金陵文化的热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搞好理论性教学;围绕金陵文化进行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应用性教学水平,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文史哲》1984年第5期刊登了萧洪林、邵立均二同志的《刘勰与莒县定林寺》一文(以下简称萧文)。文章认为刘勰晚年出家后,由南朝入北朝,在莒县创建了定林寺。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特提商榷意见如下。一《梁书·刘勰传》载:“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按:此指钟山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这里说得很明白,刘勰在钟山定林寺出家后不到一年就死了。  相似文献   

13.
一马湖江在元代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范围,马湖路则是元代特有的政区设置。在叙述元代马湖江和马湖路的含义和变迁时,有必要先从马湖说起。顾名思义,马湖江和马湖路是因马湖而得名的。马湖又名龙马湖,《明史·四川土司传》谓:“马湖,汉牂舸郡内地也,有龙马湖,因名焉”。龙马湖是一个由于大自然变迁造化而形成的山顶湖泊。关于这一山顶湖泊当年的规模和景观,《永乐大典》里保存着《元一统志》里的一段文字:“马湖在马湖路西南一百七十里。湖在山顶。其山南江二十里,周围四十里,高二百余丈。湖长二十里,广七里有余。中有土山,可居四百余人。未归附前,  相似文献   

14.
金陵传统文化的特色主要是水文化与山文化相映 ,中华南北文化的交流 ,庙堂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 ,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 ,其基本精神即先进性是进取精神、争胜意识和爱国主义。在南京城市现代化与先进文化的建设中 ,只有坚持与发展金陵特色文化 ,才能不断增强南京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  相似文献   

15.
52小洋山     
《中文信息》2008,(2):92-93
小洋山位于杭州湾口,旧称羊山,与大洋山以及沈家湾岛和唐脑山等均为崎岖列岛主要岛屿,列岛由83个小岛礁组成,多裸岩石秃石,因路崎岖不平,故名。它录属浙江省崎岖列岛的国家级风景区,素以“碧海奇礁,金沙渔火”的海岛风光著称,后来又因岛域较小而改称小羊山,后演写为洋山、小洋山,另有三塔山和猴山等名。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石钟山记》,是清代吴楚材和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中的一篇,现在也是大、中学校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以致成了大家所熟知的名作。 其实,这篇散文并非苏轼的力作。文章中存在着明显的失误。他所记述的石钟山并不全面,对山名的由来也解释得并不正确。 石钟山何由得名,历来的说法有三:一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二是山石扣之,铿然有金声;三是山体上锐而下广,形如覆钟。前两种以声论,后一种取形论。自苏轼《石钟山记》出,第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几  相似文献   

17.
(一)创建时间斋教——"吃素教,吃素教人每誓愿终身吃素,故谓之吃长素,称为教者,以自立门户,集众成会,并有大小头目分管统领"——是明清两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教门组织.它和白莲教的许多支派一样,是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因斋菜音近,又名为菜党、菜会.当时,斋教活跃在两个地区:一是以江西的封禁山(旧名铜塘山)为中心,蔓延于闽浙粤赣诸省;一是以湖南的宝、衡、永各郡为渊薮,散布于两湖、川黔等地.据光绪二十一年六月的《闽省会报》报导,"现江西至福建暨延、建、邵及福州上下游,斋匪不下有百余万之多","现上下游沿江一带,各处均建有斋堂."可见清光绪年间斋教在福建各地的发展极为迅速,势力十分强大.  相似文献   

18.
中唐诗人张祜《题金陵渡》诗:"金陵津渡小山头,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关于诗中的"金陵渡"及"瓜洲"这两处地名,一向有两说:一说在今江苏南京及六合,以中国社科院文研所《唐诗选》为代表;另说则在今江苏镇江及扬州,以沈祖《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代表。笔者同意后说,理由如下:首先,镇江在唐时亦称金陵。编于元代的《至顺镇江志》卷二十"地理"有"唐号金陵"条。下先引本诗(但作杜牧之诗),接着注曰:"盖唐人指京口曰金陵。......杜审权自润州刺史除尚书左仆射,制日:'顷罢机务,镇于金陵。'骆宾王《送阎…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金陵拥有一系列令人骄傲的名胜古迹,为历代文人所吟咏,并得到持续的关注且获得广泛的认同。明代以来,金陵文人在地域文化意识的促动和驱使下,兴起了一股精选胜景重新品题的风气。金陵四十景在这种浓厚的地志意识下兴起了,在绘画上也出现了"金陵八景"、"金陵四十景"之类的描绘。这种直接诉诸感官的图画表现,既强化了胜景的视觉效果,也突显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于是,金陵在前代多重怀古气氛的对照下,藉着多重记述与图像重新建立南京的历史性与地区特色。至清代康熙年间,随着"金陵四十景"的逐步定型,"金陵胜景图"的创作在金陵画家笔下变得越来越普遍,有的内容进而成为一种常见题材。  相似文献   

20.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近体诗中的名篇。诗的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钟山”确指何处?目前学界尚有争议,比较通行的说法是:钟山即今南京的钟山。笔者认为,它似乎不在南京 而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