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觉与人才成长--《当代中国概论》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述卓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127-128
《当代中国概论》是一本关于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书。对于广大大学生 ,尤其是在中国内地求学的海外和港澳台学生而言 ,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是极其有益和重要的。当今世界 ,文化多元化趋势日趋彰显 ,业已成为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网络化并列的世界发展重要特征。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语境下 ,“文化自觉”问题日益紧迫地凸显出来。什么是文化自觉 ?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自己最先提出的这一命题是这样诠释的 :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空想 ,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一书,阐述了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经验做了简明的概括.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并揭示了其中的艰难曲折;阐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和外部文化环境,并着重探讨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和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全书最后落脚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该书立意高远,角度新颖;视野开阔,高屋建瓴;谈古论今,脉络清晰;求真务实,合情入理,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李春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2):148-149
现代科技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科学生学习掌握科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当代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科学精神的提升,是极为必要的。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才能发挥科学课程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天问》、《卜居》、《渔父》形式上韵散结合,介于诗与散文之间,是从楚辞到汉赋的过渡性作品,是“不歌而诵”的赋的先导。内容上则彰善瘅恶,激浊扬清,表现对丑恶现实黑暗社会的无比愤慨和无情揭露,既是抒发牢骚的泄愤之作,也是典型的社会批评,是辞赋体杂文的开山之作,对后代的赋体杂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的"必读之书"--评蓝普顿力作《同床异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荣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5,(3):122-124
《同床异梦》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冷战后十余年间中美之间的互动,并就如何在新世纪更有成效地处理中美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该书以其丰富的资料、独特的取材、客观的立场为中美两国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被誉为理解中美关系的“必读之书”。 相似文献
6.
认识和发展当代先进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历史演进中,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过程中。由此,我们通过认识当代先进生产力,把握其特征和发展规律来促进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诗经·国风>开创了比兴传统,其中"以男女喻君臣"的表现"弃妇情结"的抒写传统,堪称"风景这边独好",深受后世悲士与逐臣之青睐.屈原首沾其溉,他于<国风>传统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发扬光大,将"弃妇情结"之抒写传统更为自觉而广泛地运用于<离骚>等作品中,淋漓尽致地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士情怀,由此奠定了中国文学"弃妇情结"的抒写模式.<风><骚>"弃妇情结"抒写传统前后相续,同中有异.在表现手法、托寓寄情、意志情感、心理刻画、结构安排、形象塑造、情景结合、语言描写等方面,<风><骚>均呈现出由简而繁、由浅而深、由实而虚等明显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趣味.这正是屈原继承并发扬<诗经>比兴传统,使其诗歌艺术思维产生巨大飞跃的可喜之处.由<风><骚>所形成的中国文学"弃妇情结"的表现传统,开启了后世悲士不遇文学主题之新径. 相似文献
8.
《镜花缘》是就《山海经》所记海外人光怪陆离的形体特征 ,进行荒诞文学性的演绎。写作方式有解说式、映照式两类。旨意都是嘲谑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习俗 ,但艺术性却有高低差异。博学家作小说 ,赖博学以成 ,又受博学之害。 相似文献
9.
明人陶禹范的《天涯亭记》在内容、结构、段落格式和句式,以及写作背景上,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多有相似之处。《天涯亭介》对总体环境的描写比较薄弱、写景文字显得做作、非写景文字偏多、思想境界不够高、整体结构层递关系不清,但其对天涯亭周围四季景色和各种环境要素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南疆水乡的自然和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介绍和评析建国以来学术界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西游记》主题观:“政治说”、“游戏说”、“哲理说”、“宗教说”,以及这些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揭示建国以来《西游记》主题研究的概貌、发展轨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邪教传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当代中国邪教传播的路径和手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阐述了民众痴迷邪教与邪教传播的双向互动关系,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视了邪教在当代中国蔓延发展的内幕。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西方,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其作了明文规定。我国立法尚未确立沉默权制度,与公约的规定存在很大差距。从人权保护、制止刑讯逼供、平衡刑事诉讼双方控辩力量等方面来看,当前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均有必要性。从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应建立有限制的、与鼓励坦白制度相结合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俊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6):173-1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是必然趋势。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概论》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整合,结合专业特点促进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效衔接,将《概论》课教学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培养 ,是全民族的神圣职责 ;更是青年一代的神全职责。如何通过《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习 ,培养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是值得我们每个从事该门课教学研究人员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爱国主义的思考、爱国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和在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的方针等方面的分析 ,探索教学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周易》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一书中保留了大量有关我国传统建筑的史料,对我国的建筑文化影响深远。《周易》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出了哲学阐释,形成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源自《周易》的宗法礼制也渗透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形成了影响,堪舆相宅理论也是由《周易》的术数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课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运用邓小平的智慧来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怎样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梳理文本评注入手,理清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脉络,揭示《氓》怨恨负心男子、渴望两情和谐的主题。唤醒婚恋中女性的自我意识是此诗最大的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拉摩的侄儿》与《地下室手记》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有很大差异,如果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观照,可知其原因在于:二者处在独白和复调两种不同的艺术语境;不同的语境中对话巨大差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红旗谱>在17年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它将表现重点放在了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奇色彩的乡土中国的反抗者、边缘人物"朱老巩"、"朱老忠"、"李霜泗"一类人身上,深刻地揭示了乡土中国的革命与民间追求"公义"的文化传统的关联,形象地回答了乡村民众为什么向往革命,"革命"是如何改变了农民的命运的时代重大命题,在表现革命的政治内容的同时接通了乡土中国的"地气",这使得它具有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