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根民 《天府新论》2013,(5):145-149,158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感悟自然生命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价值,以致从礼教人伦和天人之际两个维度来谋求身心的谐调。移情观照下的自然山水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人类社会的印迹,它们逐步由欣赏的对象演变为构建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并堂而皇之地跨入了传统文化的殿堂。一旦自然山水被人为添加修、齐、治、平等价值因子,自然山水就逐渐剥离事物的原初本性,而染上了善恶判断的道德色彩,嬗变成千古文人抒写心志的一个重要凭借。  相似文献   

2.
苏轼秉山川之灵、关天地之运,四十余年间宦游南北,“身行万里半天下”,所到之处,“餐山色,饮湖光”,神与物游,思与境偕,挥毫留下成百上千的山水诗词文赋,词章卓玮,炳蔚文囿,在山水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诗人直面万物,在沉思默想中同众生沟通、交流,于是百端感悟,发自内心深处而流于笔端,遂为山水诗。诗人的人格在其审美创造及与人相关的生活行为中生成,并整体性地呈现于他的作品。诗人作为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是自我的无意识表露。  相似文献   

4.
追求人与大自然的新型关系──新时期自然山水诗解读姜振昌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所教授19世纪最初几十年的英国诗人们曾经对表现大自然热衷到一种痴醉状态,以致于勃兰兑斯说它"创造出一种支配着整个文学界的自然主义"①。20世纪初,美国则出现以杰克·伦敦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道教的操作层面——方术及其与名山的特殊关系,揭示道教通过信仰走向“自然之道”的过程中的艺术化与审美化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美学意义。道教的方术是它明显区别于世界其他成熟的宗教的显著特点之一。由炼丹、气功、房中术等等追求人在现世成仙,既是对人生的肯定又是对人生的艺术化超越;在方术中形成的道教与自然的特殊关系,使自然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而直接被融入到审美创造的领域,这一点在其他民族却是在相当晚近的时代才成为事实。由此道教对中国美学及其艺术创造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六朝时代南方的独特地域文化风尚、学术思想氛围,无疑是形成南朝文学“清统”风格特色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陈寅格先生所云:“盖汉代学校制度废驰,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限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两点不可分离。”①而南朝的文化风尚、学术思想又以佛学(般若学与涅梁学)为其核心。本文拟就当时佛学从般若学向涅梁学转轨的角度,来分析南朝文学从山水到美人的变奏现象,以便对山水诗与它体诗相继兴盛的问题,作一点新的解说。一、“即色——游立”的艺术结构从历史与地域眼光…  相似文献   

7.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原道”篇是其庞大理论体系的起点,篇中刘肥提出了“自然之道”、天地自然之美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人文”则是圣人“原道心而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而形成。这一衍化生成过程,刘勰称为“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①。论述了人为的艺术美与原始的自然美的关系,推崇自然的文学创作。“物色”篇专论各种自然现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它讲述了《诗经》、《楚辞》以来的文学创作中的自然,实际上是将中国的自然山水文学做了一次小小的概括、总结。刘勰提出自然山水对于触发人们艺术…  相似文献   

8.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这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种普遍的民族审美趣尚。而在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趣味的形成过程中,山水作为一种自然对象,不但充当了从老在哲学上的自然之道向艺术审美上的自然之美转化的中介,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然观”的影响下,启发、促成了自然美审美理论丰富内涵的展开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艺术来表现自然,用自然来隐喻人生,从人生又回到自然和艺术,使艺术人生化,又隐含着人生的艺术化,从而创造出山水诗画独特的中国式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赫哲族的日月星宿神话、山川树木神话、风雨雷火神话的分析,认为该神话是原始人想像的产物,是自然崇拜结果,反映了民族文化特色和赫哲族先人的原始思维。  相似文献   

11.
发展理论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从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转变。二是从以发展“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主体”为中心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论在80年代初形成,现已成为世纪转换之际最重要的命题和各国尤其是重大国际会议关注的焦点。同时,亦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并上升到全人类迈向周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而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和推行。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建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政府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也包括政府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政府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研究的深化。政府与自然伦理关系的提出,使政府与自然都成了伦理主体,而且,在政府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道德要调节的对象只能是政府的行为,由此形成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种纯粹指向政府的单向度的规范形式。因此,政府就成为自然环境的最大责任人。政府环境伦理责任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环境伦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环保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一) 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不同的时代,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大致说来,希腊时代从天赋的方面来理解自然,因此,自然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就是天赋与学习的问题。柏拉图偏重于天赋的方面,亚里士多德则偏重于学习的方面。到了中世纪,自然成了神的外衣;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就是艺术必须依照神所启示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与自然关系之辨正韩民青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代哲学反思的一个热点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呢?只有从物质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从人类发展的总体上去考察,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准确审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从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科技的发展,审美教育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美育与精神文明关系,全面阐述了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最主要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同时提出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美育,不仅学校有责、家庭有责,社会各界特别是理论界、文化艺术界都应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美学家研究自然美学大多从艺术与自然比较开始,从中找出自然的独特审美个性,并强调自然审美的独立性;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同时也为自然美学带来巨大的理论误区。在历史上,我们无法想象艺术产生之前人类欣赏自然的情形;在逻辑上,没有艺术这一参照,自然美学似乎就无法建立。中国古代美学资源则支持另一种假说:自然审美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自然审美不只可以独立于艺术而存在,它同时也为人类艺术创造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不是自然审美依赖于艺术,而是艺术创造依赖于自然审美经验。恰当的自然美学应当从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之独立、系统研究开始,而不应当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  相似文献   

17.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以自然之友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体而言,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问关系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政府支持型为主、政府中立型和政府抑制型为辅的"政府主导型"格局,影响这一关系格局变化的宏观因素有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环境非政府组织自身的阶段性变化和政治机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在上述框架之下对自然之友成立以来与政府关系的演变历程做个例分析,可以发现它与政府间的关系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确实呈现出合作互补的一面,但却很难简单理解成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问关系格局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的经验性证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彰显葛洪对自然的复杂态度,作者认为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葛洪及其信徒都不可能超越这个世界,最多是短时间摆脱尘世。相反,在向其目标迈进的每一步,都要感谢这个世界。所有超越这个世界的道路都只能在这个世界找到;通向彼岸的路始于此岸。由此,我们解除生态危机的最大希望是在政治行为的指导下,谨慎、周密地使用技术,从而折回到把我们带入这场危机的道路上去。  相似文献   

19.
传统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观源于六朝谢赫的"随类赋彩"."随类赋彩"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按照物象的固有色来运用色彩.重"气韵"是山水画发展中的精神内涵,青绿山水画也不例外.气韵,是既有物质,也有精神的,因此,"随类赋彩"所具有的意义就更广泛而深刻了.  相似文献   

20.
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论追问——兼论自然的价值与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人性为基础展开的,自然的价值是基于人性而被发现的,自然的生态价值在根本上影响与制约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正确处理人之自然需要的无限性与自然工具价值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种必要。人类作为人类与自然关系中的惟一能动者,必须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善待自然,构建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生态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