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朝外交屡遭失败,究其根源,最高统治者对外思想的失误难辞其咎.北宋听政皇后执行的对外思想导致了宋外交的被动地位,影响着宋中、后期的外交轨迹,其对外思想以绍述先王、守内虚外为基础;对外闭关自守、崇尚中庸;对强敌妥协退让,和平至上.这些思想的产生与宋的"祖宗家法"、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男尊女卑思想意识及她们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北宋经济发达,政治制度完善,文化繁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前列。唯独在军事上,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夏和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议和苟安,直至灭亡。造成北宋军事上这种惨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北宋统治者推行的守内虚外政策。 一、北宋推行守内虚外政策的 表现 守内虚外政策是指政府用主要兵力驻守内地,以镇压人民的反抗,而仅以少量兵力驻防边境,在边境上实行消极防御的政策。宋太宗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慎也。”正是适应了北宋统治者这种“惧内”心理,守内虚外政…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宋封建王朝,“守内虚外”,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之中,国势衰弱不振,直至灭亡。但是,宋有天下,先后三百余年,地方上没有出现过公开的分裂割据,这是与宋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集权的措施和改革分不开的。从法律这个方面来看,宋朝的法制比汉朝以后的各代都为完密。以往各朝的法典往往是  相似文献   

4.
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守中治边”和“守在四夷”是清前期统治者治边理念的核心。与历代王朝不同的是,清朝设立了主管西、北边疆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为了巩固和加强对新疆的统治,稳固西北边防,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置伊犁将军,在新疆实行军府制统治;八旗、绿营分驻新疆南北;在边境地区设立卡伦,定期巡边;辟治交通,建立新疆台站体系;屯田实边等等。  相似文献   

5.
“守内虚外”是北宋初期确立的三大国策之一 ,并一直延续到南宋末。这是长期以来史学界的一致看法。实际上 ,南宋与北宋比较 ,国内外情况不尽相同。南宋有着比北宋更为严峻的边疆形势 ,这就决定了南宋不可能仍然以此作为其国策 ,而是既要“守内” ,又必须重视防外。  相似文献   

6.
宋太宗时期,宋朝的对外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辽主动出击到虚内守外、以防为主。张洎在太宗朝累官至给事中、参知政事,参与了宋王朝的重要政治活动,他几次上奏言边事,表达了其消极防御的外交思想。张洎提出在外交模式上防守勿攻、敌去勿追的思想;在内政与外交问题上,主张把内政放在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在西夏对宋边境的战争中,提出弃地妥协的主张。张洎理想主义的消极防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宗朝及北宋中、后期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7.
长城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明朝"华夷之辨"思想的变化是明长城修建的内在驱动力;明长城在"守中治边"的方略中发挥其御外制内的功能。明长城具有御外和控内的双向作用,朝廷试图依托长城建立符合王朝理想的统治秩序,因此,明长城在构建华夏族群为核心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宋建立在五代的废墟之上 ,统治者的内外方针都是建在“守内虚外”这一基点上 ,在达到政权稳固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而最可悲的是后世君主不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项方针政策 ,致使负面影响愈其扩大 ,加之军政腐败及皇帝个人性格的弱点 ,终于促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孔子曰“为政以德”。实行德政,是儒家所主张的基本统治原则。德政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仁”;而加强统治者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儒家学说把实行统治的原则和对个人思想道德规范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  相似文献   

10.
北宋前期的王朝建设之路经历了由构想到追求"大一统",再到转向"守内虚外"国策的演变过程。宋太祖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并设想完成该方针以后,通过和平赎买或武力收复的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恢复幽云十六州,有文治与武功并重的理念。雍熙北伐之前,宋太宗致力于实现乃兄构建的国家"大一统"建设构想。两次北伐失败以后,开始由积极进攻转变为保守防御,进而逐步转向"守内虚外"的国策。宋真宗签订"澶渊之盟"以后,进一步发展了"守内虚外"的国策,北宋前期的"大一统"构想彻底破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边防经略理念也逐步由积极进取的军事化经略,向弭兵共处的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11.
论《幽兰草》的创作、结集时间以及价值定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刻本《幽兰草》标志着云间词派的确立,是研究该词派早期创作和理论主张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从"云间三子"的交往活动和文本两方面来考察,《幽兰草》的大致创作时间是在明崇祯七年至十年之间,约结集于崇祯十年."云间三子"创作《幽兰草》时,在词学观上有着某种共识,并自觉地用相对统一的标准去实践这种共识.从题材、语象的选择,到以小令为主的体式运用,以及蕴涵于作品中的内在情思和意蕴,都体现了"云间三子"对南唐、北宋婉约词派的认同和回归,其矫正明词异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结束明词颓势、使词重新回到本体轨道上来的一个闪亮起点.  相似文献   

12.
IRT: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下半叶 ,项目反应理论在国外得以迅速发展和推广。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测试可以根据被试对一个或多个项目的反应进行个体特性评估 ,同时还可以求出这种特性评估的测量误差。因此 ,这一理论在计算机适应性测试研究和开发中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论政党和谐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党和谐包括党内和谐与党际和谐两个层次。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党内和谐的基础,高度的团结统一是党内和谐的表征,充分的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保障,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党内和谐的原动力。差异性是党际和谐的前提,共同理想是党际和谐的基础,相对稳定、不断优化的党际关系模式是党际和谐的保障,促进民主是党际和谐的价值目标。加强政党制度建设,在政治实践中促进各政党的成熟与发展,是当前促进政党实质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里的特殊意义上的剩余价值是造福价值。这种能够给人们创造物质福利的价值,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有自己的特殊的性质。与造福价值相应的“生产造福价值,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福利”的是造福价值规律。这条规律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规律,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又有自己特殊的提高造福价值的方法。与造福价值是社会主义利润的源泉,“人民富裕幸福”、“共同富裕”的价值保证相联,创造和生产造福价值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而与这个生产目的相联,造福价值规律既决定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又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竖起了一座分水岭,还将成为走向共产主义未来的经济保证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8年对残疾人就业状况的调查资料,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就业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差异较大,对农村和女性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较简单;影响城市和男性就业的因素较多;比较而言,已婚男性及户主等群体就业倾向较高;身体残疾对就业有影响;家庭住房及家电拥有情况对就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中间代”这一诗学命名的意义、特点和局限 ,并对中间代诗人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写作倾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球伦理提出的时代背景是全球化带来的伦理冲突和全球性问题的显现。全球伦理是避免相对主义的伦理,是相对于区域性伦理而言的、普世同质意义上的、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应该共同遵守的伦理,是"全球意识伦理",指向全球性共同问题的、最低限度的底线伦理,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伦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等学术界讨论的前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属种关系的角度看 ,本质存在于属的内容之中 ,是属的根本性的内容 ,它构成了属存在的基础和根据。依据事物属种关系的一定层次可以将本质划分为两个基本层次 :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这两个基本层次构成的统一体 ,把握这一点对于认识和改造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残疾人工作实践存在着诸多困境,其根源在于对残疾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忽视,因此应以增权新视角指导残疾人工作。在分析残疾人无权的表现和去权的社会性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残疾人的增权信念和增权策略,指出应通过康复、教育、就业、组织、制度和文化等途径实现残疾人的增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