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青年的思想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了一些变化,青年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日益增强。要做好青年思想工作,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引导教育青年,使青年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行的青年学子,能否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能否坚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会促使更多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但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为新时代下的必要课题。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校园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信仰教育的制度保障;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现实的和践行的信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其方法路径而言,应通过促进大学生知、信、情、意、行的相互转化,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非常重要,应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提到更高的地位。要明确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依据,明确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利和不利的主要因素。大学生要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准确、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上体现的对理想的坚守、事业的执着和对人民挚爱等优秀品质中吸取精神力量,以他们为楷模;应从身边的典型和朋辈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应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不断吸取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求。应该肯定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目前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应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加强人文关怀,通过这些环节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教育意识,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求。应该肯定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在此基础上,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目前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应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加强人文关怀,通过这些环节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仰教育意识,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和信仰遭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这一时代背景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新提出了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整体性科学,也必然要求它的信仰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需要通过教育总体方法的创新即解构和建构的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的同时,建构起自身的主导地位;通过话语体系的创新即国家叙事和个体叙事的融合,使得信仰话语在保证真理性的同时,更能符合青年学生的话语习惯;通过教育模式的创新即交往模式的确立,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互为主体,共享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乎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对青海省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呈现积极、健康与向上的现状,多数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不足,且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差异性,信仰缺失、迷失、功利化、空泛化、宗教化明显,这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与青海省特殊省情和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有关。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理顺机制、明确分工,建设一支政治正确、信仰崇高、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理解内涵、把握本质,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科学探索、因地制宜,凸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性;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和确立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是否有科学而坚定的信仰关系到每个人能否安身立命。调研表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虽然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认为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仅为四成,不过,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达到七成,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知而不信和信而不知的情况共在。同时,也有四成的大学生存在着信仰的迷茫与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缺乏信仰判断与选择能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缺乏应有的魅力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同时,高校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事实上的政策性歧视也是影响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学习成绩好坏、家庭经济状况好坏与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呈现正向关系。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远高于非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理论创新、高校教育理念重视价值理性和避免工具理性恶性膨胀、社会主义实践在效率与公平两个维度都能够显现出与资本主义的相对比较优势,这些是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