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业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因而世纪之交农科大学生的职业适应面既非传统农业,也不是完全意义的现代化农业,而是介于计划农业与市场农业之间、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逐步升级的一种转型农业。高等农业院校检讨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探讨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与方式,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立足于这一宏观时代背景,以准确把握转型农业对农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深入学习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对于转变高等农业教育思想观念 ,推动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须认真领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对我国农村现阶段情况的基本分析 ,从我国“农村尤其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出发 ,明确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必须认真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我省高等农业教育为我省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三农"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的职能和现实,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办好高等农业教育,一是更新观念,提高对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认识;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质量;三是优化研究队伍,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强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更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高等农业教育良好的发展际遇,是高等农业教育的职能要求与历史使命。以美国、日本、荷兰为例,中国可借鉴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村建设的相关经验,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积极互动,大力发展各级培训机制以培育新型农民,调整高等农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机制,以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正处在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阶段,如何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便成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却面临着农业资本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自然资源贫乏和农业人力资本素质低下等困境.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立足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就需要:1、把继承我国优良传统同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和技术相结合;2、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4、转换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精细密集农业;5、加大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的农业发展滞后于东部,农业工程及高等农业工程教育落后是限制因素之一。西部大开发为发展高等农业工程教育创造了发展机遇。从实际出发,发挥西部现有高等教育的潜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辟高等农业工程教育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农业形态。从分析我国传统农业包含的哲学思想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般规律入手,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丢掉传统农业的精华。在探讨制约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因素的基础上,以柑橘为例,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3点重要启示: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秘诀;不懂经济抓不出现代农业;要处理好品质与价格以及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城镇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整个重庆的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整个重庆的全面小康。文章针对重庆特别是农村实际,通过分析重庆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对整个重庆全面小康的影响,破解农村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针对重庆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等农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出高等农业教育在重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紧迫。  相似文献   

10.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城镇化程度低,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整个重庆的现代化;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小康就谈不上整个重庆的全面小康.文章针对重庆特别是农村实际,通过分析重庆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对整个重庆全面小康的影响,破解农村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针对重庆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高等农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出高等农业教育在重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紧迫.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这种转型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撑,农林高校毕业生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已经具备相当的人力资本存量,但由于环境、政策、教育、产业等体制性和机制性因素的制约,还难以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论文利用层次分析法从中截取了补贴和安置政策缺失、产业结构失衡、教育脱节、人文环境闭塞等最主要的障碍因素,提出建立人才引进基金管理制度、构建农区多元化产业格局、建立健全农区人才就业安置政策、重塑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定位、转变农区人文思维定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陕西战略地位重要性日渐显现,陕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开发,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近代水利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科研力量得到增强,棉麦等粮食作物良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推广,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逐步得到运用,近代农垦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战时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步伐的加快,有效地促进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农民职业化的实质在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农民职业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助推现代农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现代主体;通过增进农民利益,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当前,农民职业化遭受着农村人才逆流、农业经营细碎、社会保障残缺、职业教育滞后等障碍的阻滞,而这些障碍的生成皆可归因于相关制度的匮缺。因此,推进农民职业化必须诉之于制度构建,包括人力资本归农制度、农业园区经营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政府的参与发挥着积极作用。从政府作用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新浦现代农业建设的现实基础上,提出发挥政府作用,发展新浦现代农业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复式教学作为班级授课制的一种特殊编制方式,于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推广。复式教学不仅在中国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近代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财政金融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协同性内涵及实现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财政金融服务协同性测度基础上,分析了不协同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财政金融服务协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既有的财政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是在适应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财政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农户存在巨大差异,使得现有的财政金融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存在较大的不协同性,客观需要促进财政金融服务创新,使财政金融服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需求相协同,而这种协同,实质上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财政金融服务供求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农学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活跃着一个由归国农学留学生构成的农学教师群体.20世纪初,苏、浙、粤等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青年胸怀"教育救国"、"农业救国"志向,负笈越洋来到日本及法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习蚕桑、农艺、园艺等农学课程.自1909年起,留学潮逐渐转向美国,更多的青年学生奔赴康奈尔大学等高等院校攻读农学相关学科,并获取了各种学位.从20世纪10年代中后期起,他们陆续归国,加人到围内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队伍行列.他们把西方现代大学理念和高等农学学科体系导人中国,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改造,通过建立"教学、研究、推广"三合一模式,探讨教学理论、编写新教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团体、创设学术期刊等,为我国近代高等农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业作为替代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常规农业的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培育高素质的农民、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农业的生态化转型中,农民也将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农民的发展特别是农民主体性的增强和发展能力的提高,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部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力弱,布局不合理,缺乏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满足城镇发展需要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通过对小城镇目前建设现状分析,提出小城镇建设的相应对策,包括布局战略、产业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最终达到西部地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农林院校产学研结合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农林院校实施产学研结合,是农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三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以及农业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地区差异,使得农林院校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方法上,始终存在着如何适应社会和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问题。正确认识产学研结合在新时期的涵义和意义,探索其基本类型、规律、运行机制和模式等,对合并型高校及农林院校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