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 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意识、观念以及文明现象的集中体现。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一定社会的精神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有关,同时还受全球意识和历史的民族意识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象及其规律时,第一,要面向世界,考查全球的文明意识、观念以及文明现象及其规律;第二,要面向未来,注意全球文明意识、观念的发展演变特点和趋势;第三,最重要的是要面向四个现代化,考查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特点,不仅要考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而且要考查整个社会变革对文明现象的影响。换句话说,应从总体上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为了对这一复杂问题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还应从纵向了解和考查各种文明现象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最近召开年会,着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文明不仅是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进步状态,不仅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是还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进步状态之外的其他进步状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还存在着别的文明。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所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外的其他进步状态,是指时代文明、国家文明、民族文明、家庭文明、制度文明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著作中谈论文明的时候,都曾经  相似文献   

3.
于卫青 《人文杂志》2001,(6):134-137
波斯民族崛起于伊朗高原,并创建了世界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从文明交往的宏观考察,波斯帝国正处在原始文明的点线交往向奴隶制文明的区域交往过渡的时期.在其统治的三百年间,波斯帝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波斯帝国的兴衰历程充分彰显了它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典型特征,是世界历史上以国家、民族为主体的文明交往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4.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地区语言的丰富性.语言是构成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而中亚这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加之历史与地缘的原因,中亚地区的语言丰富而复杂便是一个现实的特征.因此要了解中亚就必须先要了解中亚的语言,再加之在中国与中亚之问以语言为载体的各项合作是历史与现实的必需.那么中国与中亚的关系要想有新的更高的发展,了解中亚的语言对于中国来说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和对外战略又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一、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表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人类心理方面分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曾把“尊重需要“看做人的五个基本需要层次之一,可见,需要被尊重是人的本能。因此,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首先要给对方以尊重,这样,交际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在人际交往中,是否相互尊重,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程度。这种尊重表现在语言中,便是许多语言中都有的语言文明现象,如敬辞、谦辞等。运用文明语言进行交际,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普遍现象,而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古国,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的。开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地指出: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三十二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同它的物质文明建设事业一样取得很大成就,同时也有严重失误。目前,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正在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我们当前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回顾一下三十二年的曲折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以提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自觉性,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誉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尺度陈建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要大力倡导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社会信誉的高低,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单位、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历史经验说明,当国家政治清明、民族团结、世风景气、社会稳定时,社会信...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究竟有着哪些本质区别?既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种崭新的精神文明,那么为什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尚处于较低水平的阶段,在不少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都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作一些论述。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9.
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为了切实贯彻这个方针,需要做许多工作,其中加强、加速法制建设,使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以法建设的轨道,是关键的一环。一、法制化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它本身就是文明社会、文明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强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论青年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青年的道德建设潘逸阳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而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又直接影响到我国下一个世纪的精神面貌。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如何适应时...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借鉴国外精神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成功之道,本文撷取国外一些国家的经验.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将语言纳入国家民族的构建中,尤其是独立后对语言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使其语言政策更好地适应本国的发展需求。由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特殊情况,吉尔吉斯语被定为国家语言,加强吉尔吉斯语的地位、扩大其使用范围是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其构建国家民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符合吉尔吉斯斯坦主体民族的民族心理倾向。吉尔吉斯语的发展过程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但是,吉尔吉斯语使用人数已在该国占据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文明与价值     
《东岳论丛》2016,(3):152-157
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都具有引领作用。文明的历史是一个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程度不断深化、标准不断提升的过程,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构成的社会形态成为人类文明的时代标志。文明具有民族特色、制度属性、时代内涵、文化禀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文明价值观要求追求理想、崇尚科学、恪守道德、塑造美好,文明国家的建设与文明价值观的培育是同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作为四化建设的一个伟大战略目标列入了我国人民的议事日程。这里我想就精神文明的几个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关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概念 “文明”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词。在原来的使用中,文明与广义的文化,一般说来是没有多大区别的。进入十九世纪以后,才在文明与文化同义的基础上把文明看作是有异于其他文化的一种文化,即人类发展中的某种阶段的文化。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援引摩尔根使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概念探微徐秋原一精神文明是标志社会文明进步的动态概念。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应当首先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加以考察。社会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作过周详的描述。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它是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诸因素混合的产物,首先是地理与历史混合的产物。语言随着地理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一个社会(民族、国家)原来使用一种统一的语言而并不存在地方的差异,但随着这个社会(民族、国家)的疆  相似文献   

17.
出租汽车的产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它是直接面向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反映了一个部门乃至全行业的精神风貌。因此,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一、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出租汽车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指优良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质量,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遵章守纪,文明服务,责任心强…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语言学中的典故词语的多寡,往往可以作为测量该民族该国家精神文明的标尺,并标志着其历史文化宝藏的丰富与否。汉语典故词语所具有的凝缩性、经典性、融合性、国俗性等性质,将典故词语与其他词语有效地区别开来,而典故词语的概括式、缩合式、截取式、复合式、藏词式、飞白式、序换式等构成形式对我们认识、掌握这一语言瑰宝,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冯丽 《兰州学刊》2002,(6):65-65
档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见之于文字的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门、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各方面情况的系统的资料."档案意识"顾名思义就是人们通过了解档案、认识档案,从而学会利用档案这个重要的信息资源.本文就如何提高档案意识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入手,探究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撑作用;分析了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功能作用;分析了民族精神培育与弘扬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