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解构"的角度出发分析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起源、内涵与当下意义,罗兰.巴特否定了作者的权威地位,将作品与文本区别开来,让读者参与到文本的建构过程。通过对罗兰·巴特文本理论的整体观照,不难发现其反体制和反权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对文学文本的开放与自由的追寻。其文本理论给当下的中国文艺理论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当前历史影视剧创作呈现出"历史正剧"与"历史戏说剧"相合流的倾向,这一合流是当下文化现实中"三元"将"历史戏说剧"的核心文本--"民间文本"当作"共谋"载体被张扬的结果,"民间文本"由此改写了官方/精英文本对历史的常规书写.当前针对这一现象的批评话语则十分单一,基本是站在主导意识形态的立场上抨击"戏说化"的弊端,对历史影视剧创作的改观缺乏现实参照.  相似文献   

3.
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借鉴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争的现象,然而又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20世纪30年代,李健吾在其文学批评中详细探讨了文学文本间的相互"影响"问题,认为文学文本间的互相影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互相借用的文本之间的差异性和彼此创新是互文本的生命力所在。这正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互文性理论的要义。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当下,李健吾的"影响"论观点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彰显出他文学批评思想的理论张力和强烈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下,重提"细读"的原因在于,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文本细读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脱离文本细读的政治比附和随意发挥上.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反观"细读"的提出者--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则不难发现其在文本细读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批判意识.对于长期缺乏"细读"的中国文艺学界来说,在当下盛行新观念、新理论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确定"直面文本"的批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具体可行的细读方法和步骤,是当前文学理论不可回避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苏童在2002年推出号称“第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世纪末中国城市生活写真”的《蛇为什么会飞》,该小说与苏童以往的历史小说有何异同,它的价值又在哪里,本文从苏童的历史意识,角色重心置换,以及其超越当下的努力三个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桂茹 《学术论坛》2012,(6):192-196
后现代"戏仿"文本有意向叙事成规和传统惯例进行挑战,在解构与批评中生成新的文本和意义。同时,后现代"戏仿"热衷于将线性的有序的时间模式打破,在当下的类似于"精神分裂"的空间体验中表现后现代的空间逻辑。后现代"戏仿"究竟是一种有意义的"抵抗"还是一种无聊的游戏,人们必须进入具体的文化语境才可能得出有效的美学阐释。  相似文献   

7.
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 《学术探索》2012,(10):154-156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诠释者之间互动中进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某些批评家极端的诠释理论是一种反驳,也为当下的文本诠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思和 《河北学刊》2004,24(2):109-116
在当下盛行新方法和新理念而忽视文本细读的学术背景下,细读文本对于以追寻知识分子人文精神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此,有必要澄清文本细读对文学史教学的当下意义,反思细读文本与作为心灵审美的文学性因素的关系,追寻实现文本细读精神享受的“完美”境界,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的重视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蛇郎故事在社会历史的流传演变中具有了中华文化鲜明的特色。其中围绕蛇郎进行争斗的"善恶"两姐妹形象鲜明。笔者用女性主义文艺批评的方法对文本进行解读,挖掘出在姐妹争斗中流露的女性意识,并对该类型故事折射出的中国传统男权社会的文化内涵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鲁迅研究"中存在一种"过度阐释"的现象,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阐释鲁迅"与"本真鲁迅"之间的偏离。"过度阐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索引派"研究的"死灰复燃";二、脱离文本的"自说自话"式的"伪创新";三、涂敷在鲁迅脸上的各种"他者"话语的"雪花膏";四、低水平的重复阐释。"过度阐释"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有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与鲁迅研究面临"无处阐释"和亟待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的困境和危机有关;二、与现行的形式主义学术评价体制有关;三、与当下学术界存在的浮躁学风有关;四、与当下文学研究方法的过分泛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小说是一种倍受压抑的文体。"小道观"自始至终制约着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的发展。到了近代,梁启超特别重视小说的功用价值,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小说的观念才得到根本更新。然而"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这一著名命题,亦有偏颇之处,那就是对小说的地位的矫枉过正。因此文章认为这种思想是梁启超矫枉过正的根源。他利用舆论之威力,把小说置于文学的颠峰,自此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意义得到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2.
刘畅 《兰州学刊》2007,(1):143-145,46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的高峰阶段,长期以来,论及清代长篇小说,常常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代表.《歧路灯》作为这一时期作品,名不见经传,虽为一部六十余万言的长篇小说,生成于《红楼梦》之前和《儒林外史》之后,但是,时至20世纪80年代初,《歧路灯》才得以大规模出版.此作品于两个世纪间被"悬置",抄本之多几于其他任何作品之上,流播空间狭小,始终走不出中原大地,竟几成为一大憾事.从传播与接受角度解析《歧路灯》,有助于其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13.
“章法”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从传统“小学”引进的结构概念。起结章法属于古注语的篇法 ,表现小说叙事的层次特点 :遥对章法近似古汉语的对比修辞 ,表现了章法的层面 ,构成叙事的情节和话语关系 ;板定章法指明清小说中一些特有的语言表述形式和描写技巧 ,形成小说的程式化叙事。章法概念与字法、句法统一在文本的叙事结构中 ,形成了文本叙事的语言表述层次 ,又与建筑概念和戏曲概念共同建构出小说叙事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14.
潘海鸥 《阴山学刊》2009,22(6):55-58
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后期崛起于文坛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创作潮流:新写实小说关注普通人的世俗欲求,将日常生活叙事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但是受到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的影响,新写实小说带有种种先天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小说创作形态或者说是一种小说创作理念很难维持较长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15.
白春香 《晋阳学刊》2008,2(2):104-108
小说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于与读者的交流,通俗才是小说的本质特征。赵树理小说叙事是一种自觉地和它的读者进行叙事交流的创作活动,努力和隐含读者进行有效的叙事沟通是其创作原则。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赵树理小说终于实现了“五四”以来一直倡导但终究没有实现的文艺大众化。赵树理小说对通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超越了“五四”小说,还原了小说通俗的本质特征,从而对我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我认为,这一点正是赵树理小说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平民小说”与“士人小说”概念的重新提出和定义,并用以宏观关照宋元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金瓶梅》以前的小说多是“平民小说”,明清之际小说主流转向“士人小说”,直至近代。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明代小说的“平民小说”性质。清代“士人小说”的流变及特征。  相似文献   

17.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书中打破了传统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情节构思。通过对时间的巧妙处理展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本文从小说的叙述时间、心理时间以及叙述者对时钟时间的情感倾向三个方面展现了福克纳对时间的非凡的驾驭能力和艺术才华。福克纳对时间的处理成为其表现内容、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它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阎连科的《受活》讲述了一群河南人为了脱贫致富计划购买列宁遗体的夸张故事。小说不断地写到墓地,写到它是如何寄托着贫困的残疾村庄的人民对幸福的渴求。小说在叙事文本方面做了大胆探索,它解决了中国当代文学长期困扰的不能面对的难题:如何在描写中国本土生活现实时,小说可能具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性的特质。《受活》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却不是单纯的形式主义,它深刻地描写了中国最贫困艰难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心态,从中表现出强烈的黑色幽默与历史反讽。小说的文本实验没有任何生硬之嫌,对方言的有意运用,也包含着强烈的解构中心的意味。小说揭示的理论意义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9.
明代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明朝相对较为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市民阶层的扩大和个性思潮张扬给明代神魔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明代神魔小说以《西游记》为代表作,在整体上达到了神魔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对后代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神魔小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酝酿期、繁荣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中国现代小说学走向成熟的百年。它的成因是:由唐至清,中国古典小说成熟了,明清评点派小说学应运而生,这是先期准备;20世纪之初,中国小说的“俗”性已经确立,有助于小说学融入时代、靠向民众;大时代,大话题,大手笔,催生了小说学大学问;中西文化大交汇,为中国小说学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机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