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非语言交际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领会别人的意图.其交际形式多样,功能意义重要.在小说<牛虻>中,作者应用多种形式的非语言交际来刻画主人公牛虻等人物的性格与心理,暗示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这些形式有:声音、眼神、面部表情、人的动作等,特别是手的动作以及人的衣着,随身用品和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种传递意义的交际媒介。它既是一种交际系统,又是一种可以表达和代替其他交际系统的超符号系统。不仅语言形式可以表达意义,在社会交际中,与语言交际有关的非语言手段也可以表达意义,所以语篇的整体意义不仅包括由语言形式体现的意义,也包括由非语言手段体现的意义,双方共同组成语篇的意义整体。文章拟从非言语表达手段与语境关系的角度来探讨语篇的连贯,目的是说明非言语表达手段同样在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中起着重要作用并能促进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人物的性格都是通过其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表现出来的。故此,要写好人物,就必须抓住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特征,然后细致描绘。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肢体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心理语言的外露,也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印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体态语言。文章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着手,通过比较中日手势语言,阐述中日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和动作这些非语言交流手段来表达 ,也可以用含蓄的语言抽象地去反映。表达情感的语言交流手段既包括直陈情感的情感词和抒发情感的感叹词 ,又包括暗含情感的情感隐喻 (emotionalmetaphor)。英语情感隐喻系统主要有身体隐喻、自然颜色隐喻、脸色隐喻、自然隐喻、器具隐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之间存在许多象似关系。非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也存在这种自然关系。这些象似关系包括情绪象似性,亲疏象似性,权势象似性等。情绪象似性反映了人类的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人类的情绪体验,亲疏等似譬表示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交际者之间关系的亲疏,权势象似性反映了非语言符号象似于由于交际一方社会地位、阶层高而能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贝克特戏剧中最中心的、最普遍的方面之一.认知语义学认为反讽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贝克特戏剧中千姿百态的人物正是通过反讽等修辞语言展示他们各自丰富的内心情感反应的.本文拟从情感的认知框架解读贝克特戏剧中人物是怎样对使用反讽等修辞语言做出情感反应的.  相似文献   

8.
曹操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蒙古族胡尔奇希日布将《三国演义》分为三个部分,共演述了七十六个小时。胡仁·乌力格尔《三国演义》中曹操残恶的性格特征与蒙古史诗蟒古思形象的残暴性格有一定的相似性,希日布艺术性地塑造了本土化的曹操形象,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蒙汉民族文化交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日布塑造的曹操形象既有残恶之首、奸猾之冠、好色之徒等性格特征,又有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等多面性、复杂性,是一位有血有肉且生动形象的立体化人物。  相似文献   

9.
人的行为,动作、语言是人物思想、情感、性格、品质的外在表现。因此,写人的记叙文通常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来塑造人物的丰满形象,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仿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仔细选择写作对象,最好是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人:亲人、朋友、老师等等;二、描写人物的言行必须根据人物的言行,必须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来写,年龄、身份不同,做出来的动作,说出来的话也会截然不同;三、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切忌无病呻吟,发出空洞的感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自尊心、焦虑、冒险心、移情、抑制和性格的内外向对英语学习者口头交际的影响,指出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分别在与十常侍、董卓等和与刘备等的价值对比中,形成了独自的性格体系。当这种性格的有机组合体已经完成,并在作品结构中定位以后,后人对作为由无数情节与细节组合而成的性格发展史的点滴增删,不可能使之在实质上改变人物性格的主要导向,因而也不会出现两种版本、两个曹操的问题。毛纶、毛宗岗父子在对该书进行修改、评点时,没有改变罗本的结构框架,没有将曹操形象的基本性格因素进行变性处理。虽然强化了正统观念,但艺术逻辑始终置于首位。片面夸大个别改动对形象的实质影响,夸大诗文评语对形象本身客观意义的干预作用,就难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指不用词语的交际,它有无声和有声之分。但通常来说,非语言交际多指无声。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左半球接受语言的逻辑信号,右半球接受非语言即形象信号。同样,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类的思想感情有30%左右是通过非语言手段来传递交流的。如面部表情,称之为“眼晴语言”的眼色,头部动作,坐立姿势和手势的体态语等,所有这些行为动作,所有这些非语言符号,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表达某种意思,传递某种信息,甚至在某种特殊的场合、语境中起到了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人类的非语言交际可以分为下面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副语言符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积极有效地处理副语言符号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副语言符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起,以Forceville为代表的一批国外学者开始着眼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探讨图像、声音、语言等不同模态表征符号中的隐喻构建,研究范围涉及广告、漫画、手势、音乐和电影等,但选取MV为研究对象的却很少,尤其是从体认语言学角度研究的几乎没有。有鉴于此,文章选取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以“反种族歧视”为主题的Black or White MV为语料,基于体认多模态隐喻理论,分析其中有关“骄傲”和“愤怒”情感的多模态隐喻建构。分析发现,在该MV中,“骄傲”和“愤怒”情感都涉及非语言听觉和视觉符号的隐喻建构。“骄傲”分别涉及“骄傲是高音”和“骄傲是向上的舞蹈动作” 隐喻概念;“愤怒”分别涉及“愤怒是高音”和“愤怒是火”隐喻概念。这些非语言符号隐喻概念都是基于人们的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建构起来的,使信息接受主体的情感识解更直接、更快,甚至更强。  相似文献   

15.
非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除了用自然语言交往以外 ,还要借助非语言进行交往 ,如体态语言、服饰语言、颜色语言、环境语言、气味语言等。非语言也叫拟语言 ,这些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积极地作用或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戏剧情境论     
戏剧情境是促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又是戏剧情节的基础。在戏剧创作中,只有把握住了情境,才能为人物多层次的性格、人物的动作、人物间的冲突创造前提条件,才能使演员更准确地理解人物,使观众更投入地体验人物,实现剧中人与现实中人的融合,情感与理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进行考察,网络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可读的语言符号和非可读的副语言符号,而可读的语言符号包括汉字、汉语拼音、英文和数字四个符号系统。网络语言符号系统使用的基本特征是,不同系统的符合可以在同一平面上混合使用。网络语言的认知特征是,网络语言需要在不同的符合体系之间进行心理认知的跳跃与联想,要超出常规的系统与规范。  相似文献   

18.
唐朝与六朝相近,唐人检视六朝较为真切。而自宋以下,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各种因素的作用,对于人物的评价容易失真,关于曹操的评价便是典型。王仲荦先生引用杜甫的《丹青引》评价曹操,说明在宋之前,人们对曹操"还没有微词",从而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同时,王仲荦先生坚持对曹操性格中残酷一面的揭露,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非语言符号中的象似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之间存在许多象似关系。非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也存在这种自然关系。这些象似关系包括情绪象似性,亲疏象似性,权势象似性等。情绪象似性反映了人类的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人类的情绪体验,亲疏象似性表示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交际者之间关系的亲疏,权势象似性反映了非语言符号象似于由于交际一方社会地位、阶层高而能控制另一方行为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语言可分为言语符号系统和非言语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即能表情达意的体态动作--身态语言,是指对言语符号系统起重要辅助作用的交际符号.研究身态语言现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人体语言学.身态语言可从不同角度分类;身态语言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人们时刻都在使用身态语言.研究并运用好身态语言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可增强公关的魅力与活力,促使人际交往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