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锋文学诞生于改革开放伊始,是本世纪拿来主义传统的又一次再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在中国文学界的一次借鉴和演绎,是80年代中后期中国特色文化语境、审美意识形态和全球性商业及文化活动的联袂产物。先锋文学以其新的叙事视点和叙事话语方式,展示出独特的叙事情境和叙事结构,证明新的叙事方式的可行性并预示文学叙事发展新的可能性。它的介入为中国文学注入一股鲜活的血液,拓展了叙事天地、开阔了叙事视野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以其超越生死的爱恨情仇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独特的叙事时间手法是其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率角度,分析作者对倒叙和预叙、省略和停顿、单一和重复等叙事时间手法的巧妙运用,论述《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特色,领略《呼啸山庄》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小说<色·戒>中,张爱玲运用现代叙事方式显示出其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这里运用叙述学理论,从形式角度详尽剖析张爱玲小说现代叙事艺术,指出个人叙事对宏大叙事的消解、限知视角对全知视角的侵入、叙事时间对故事时间的超越是小说<色·戒>叙事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叙事”的核心内涵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中国传统叙事以史传叙事为源起,以道德叙事为核心,注重实录性和伦理性。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传统叙事在两汉魏晋时期经历了从史传叙事到民间叙事的转变,表现为小说的兴起和发展。但史传叙事与民间叙事的发展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史传叙事的实录性和伦理性在民间叙事中得以保留,两者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叙事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6.
拉斐尔前派诗歌的“虚构死亡”叙事是其“现世死亡”的叙事变异,也是“死亡恐惧意识”到“死亡不惧意识”转化的表征。空间叙事视阈下,以叙事空间天堂或天国、地狱或冥府、墓地或家园等为“虚构死亡”的文本叙述层,解读拉斐尔前派诗歌的来世复活与生死轮回哲学观,死亡的不惧意识和不朽思想,分析诗人超然物外的“出世”境界,论证诗人在精神层面对死亡的独特认知,发掘虚构死亡意识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居易既有面向社会、反映现实、具有美刺作用的叙事诗篇,也有面向自我、表现个人经历及感受的叙事诗篇,其叙事诗题材的确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他对叙事角度、方式和时间等的艺术处理,体现出自然的叙事技巧、统一性的情节和多棱性的人物形象,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视野和风格。本文试从叙事内容和叙事特征这两方面来谈谈现实主义诗人自居易叙事诗体现出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8.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是在一种倒叙的叙事时间模式下来进行叙述的,本文试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对其进行解析,以阐释其独特的叙事时间魅力.  相似文献   

9.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艺术,进而探索帕慕克对小说形式创新所做的努力及其意义。《我的名字叫红》是帕慕克探索小说形式创新的典型文本,其独特的叙事行进方式使小说的创作达到空前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喧哗与骚动》以新颖独特的叙事手法,成为福克纳的第一部最富创造性的作品并为他赢得了享誉世界的声誉。其中对叙事视角灵活的应用,使得作品更能把握现代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从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出发,用班吉这个有限视角,我们可以对其新奇的叙事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图像已成为人们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从叙事角度看,传统叙事转向图像叙事已成为必然。武术非遗能够进行图像叙事主要由于图像独特功能和地位的确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武术的图像传播经验、视觉范式的转变等方面的原因。武术非遗的图像叙事在内容展现、大众关注、隐喻价值、引导认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处理好感性突出、娱乐性放大、过度虚拟性、碎片性的冲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提升武术非遗叙事者图像运用水平,发挥武术非遗图像叙事的优势;构建新时代武术非遗图像叙事文本,提高武术非遗图像叙事的质量;培养武术非遗叙事对象的图像素养,提升武术非遗图像的辨别力;改善武术非遗图像叙事条件,优化武术非遗图像叙事环境,从而更好地利用图像进行武术非遗故事的讲述。  相似文献   

12.
儿童视角的叙事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儿童视角是儿童发现以后被作家们所亲睐的一种叙事策略 ,它的出现而构成的叙事学意义是多重的 :直接参与了对传统的全知叙事视角的变革 ;形成了活泼天真的叙述者及独特的文本内容、单纯稚嫩清新的叙事口吻、冷静客观的叙事态度以及复调的结构特征等等  相似文献   

13.
略萨的代表作<酒吧长谈>运用了"对话波"这样一种独特的叙事形式结构全篇.其中的"对话"艺术,不仅可以展示对话人物的个性特征,限制叙述人的主观干预性,使小说叙事更为"客观";还可以引发叙事时空的转换,推动情节的发展,造就独特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上,戏曲电视剧是电视剧的叙事优势和戏曲的抒情魅力相结合的产物。在叙事模式上,立足于将戏曲艺术的叙事平淡、抒情夸张和电视剧艺术的叙事讲究、抒情内化的特点和谐统一起来,把“情”作为两种艺术的契合点,多种艺术因子的独特组合为叙事模式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戏曲电视剧叙事模式的选择和选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太阳照常升起》以崭新的视角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这种独特的叙事主要呈现为碎片化的特征,即从组合段叙事、非情节叙事、开放式结局三个方面对影片进行阐释,并展示导演和观众间的一种智力博弈。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呼兰河传》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空间叙事形态,它表现在文本结构、叙事策略及话语等方面。小说对文本时空关系采用了特殊的处理方式,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以及“回溯性”叙事的某些功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空间叙事形式上的独特性,由此折射出作者在面对故乡时复杂的心理。这种叙事方式为中国现代文学处理个体与故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古龙小说中叙事策略的极变表现在:从人物身份、侠客武功等"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叙事权威;利用独特的干预叙事策略,使叙事者、被叙事者与读者关系交织,从而极具艺术张力;同时,对传统武侠模式进行颠覆,体现了过分追求"个体"完整性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8.
书信体小说独特的文体和叙事特征,是它在出现后几年间迅速达到创作高潮,转而又急遽衰退的重要原因.从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现代文学史上大量此类小说作了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对该文体的叙事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认为中国现代书信体小说以单视角为主,多为回顾时态的嵌套式双线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9.
梵剧《沙恭达罗》的显在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戏剧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沙恭达罗》是其最重要的分支古典梵语戏剧中最优秀也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剧本。该剧受到西方的广泛欢迎,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与其它两大戏剧体系的优秀作品一样,《沙恭达罗》在叙事方面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它的序幕叙事非常独特,不同于西方的歌队叙事,但与中国的“先声”叙事、“传概”叙事等相似。其用以叙人、叙事、叙景和叙情的独白、对白、旁白等都十分成功。长时空独白叙事、插曲叙事、幕后语叙事等也是该剧的重要特色。其剧名和幕名叙事是其它戏剧体系的作品中十分罕见的叙事类型。除第一文本叙事即主体台词叙事以外,《沙恭达罗》的第二文本叙事即舞台提示叙事也比较成功,但不太全面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的文学叙事游离于意识形态的“跟风”和文学的“轰动效应”,别具一格地形成了“梦醒说梦”的叙事图谱,它在叙事的结构模式、文本形式、视角定位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面目,其背后的叙事动力就是“梦醒说梦”:“梦醒”就是“终极目的的缺席”:“说梦”就是“谎言虚设的在场”。在“梦醒”与“说梦”的二律背反中建构了史铁生的“过程即目的”的叙事悲歌,在实践理性上,既拯救了小写的“我”,更召唤了大写的“我们”,在当下的欲望化叙事和消费性叙事中奏响了清醒的“思想清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