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游记》是否为"辅教"之书,乃学术史的一桩公案。这一公案形成的文本原因,在于《西游记》具有似佛非佛、似道非道的表象,论争各方皆能从中找到"立"和"破"的依据。《西游记》驳杂的宗教表象是对宗教经典、人物和故事的"误读",小说也由此具备了解构主义特征。表现之一是"新的文本的产生",之二是宗教意义的消解。故而,无论视《西游记》为佛教书,还是道教书,任何试图将其定于一尊的努力,皆与《西游记》的解构性质迥不相侔。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考察繁本小说《西游记》宗教描写的迁移情况。从本事缘起的角度看,《西游记》的写定者对于《心经》作用的特定呈现,体现出宗教情感思维依然是小说创作的内在依据;历代僧传中的高僧感通故事及其在民间的广为传播,对于《西游记》小说创作具有文本拓展意义。小说中宗教意识与世俗观念的贴合,以及宗教描写向现实人生的转移,隐现了时事缘起的写作意图,代表了宗教描写艺术转换的主要进路。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西游记》的回目、韵语、人名地名等文化信息入手,对《西游记》的宗教文化思想进行了剖析,认为《西游记》的主题就是道教全真道的金丹大道。  相似文献   

4.
清代先后出现过六家以金丹之道评点小说《西游记》的评点本,六家评点本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指出道教内丹修炼的要旨,批驳内丹学之外的一切旁门左道,借助五行和《易经》的义理和卦象阐释金丹之道,这构成了《西游记》道教评点本的主要内容。《西游记》小说回目和文本中大量的宗教术语和诗词,是评点者以宗教眼光看待和评点《西游记》的最表层化的因素;中国文人以文证道的思维模式,是更为深入的内在原因;评点者身份的改变及其思维的进一步道教化、非文学化,是《西游记》评本道教化的内在动力;《西游记》道教评点本对内丹学的阐释也是清代道教总体衰微、而内丹学却特盛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李提摩太最早将《西游记》较为完整地介绍到西方世界。在宗教对话成全模式之下,李提摩太虽然对以大乘佛教为代表的中国宗教表现出更加宽容的气度,但他仍然坚持基督教信仰的优越性,故而其翻译也都打上了深刻的基督教烙印。作为李氏唯一的一部文学译著,《西游记》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李提摩太一生的宗教理想,这无论从他翻译《西游记》的动机和意图,还是从他对《西游记》作者丘处机的认识与推崇上都可见一斑。虽然他始终站在基督教立场上阐发《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宗教文化意义,但他的这种努力,无疑对西方世界理解和关注中国,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安纲教授等从宗教文化学角度对《西游记》的研究有可观的成绩,可以看作“一家之言”。但这不能否定《西游记》的小说性质,不能代替从社会学角度对该小说的观照解读、分析研究。尤其不能把道学家的“明心见性”理论与无产阶级的大公无私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正> 《西游记》是一部诙谐幽默涉笔成趣而非兴寄微茫的作品。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很严肃很完整的主题思想。尽管如此,《西游记》无论在集体创作的流传过程,还是吴承恩取熔传说独铸伟篇的个人创作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某些观念的影响和支配。这些观念有的是当时时代的色彩,有的是集体观念的历史积淀。本文着重谈谈《西游记》的一种宗教观念即三教合一与对佛道的轩轾。这种复杂的观念贯穿于《西游记》的始终,限于篇幅,我们只能择要而论之,目的在于从文学创作内部的规律与从古代宗教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三教合一与佛道轩轾这种宗教观念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8.
在《西游记》众多续作中 ,董说创作的《西游补》和周星驰主演的电视剧《大话西游》有着解构经典的独特意义。《西游补》和《大话西游》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语言使用等方面解构着《西游记》 ,《大话西游》的解构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西游补》的解构则有历史与宗教的双重背景。《西游记》自身存在的解构性以及续作对原作继承和解构的二律背反规律 ,决定了《西游补》、《大话西游》选取《西游记》作为其解构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一、《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写到两块顽石 ,《红楼梦》是从《西游记》的描写中演化出来的。曹雪芹把孙悟空的血液大量注入到贾宝玉血管里去。孙悟空和贾宝玉在强或弱之点上 ,基本是相似的。他们反抗、斗争 ,有似石头 ;他们又一齐归于佛 ,在宗教的牢宠下无能为力。吴承恩和曹雪芹都是石头的歌颂者 ,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被塑造 ,便是明证。二、《西游记》写到的人间国度及地方行政区域凡十余 ,大都是吴承恩凭空结撰的。似西梁女国、车迟国据平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而扩大渲染的是少数。三、散见于明代其他小说、戏曲中片断的、不同于吴承恩《西游记》的孙悟空故事主要有 :1 孙悟空有儿有女 ;2 孙悟空的金箍棒系得自南海龙王敖钦处 ,名“如意棍” ;3 孙悟空一个筋斗打八万四千里。四、《西游记》以邵雍象数学宇宙发生论开头。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的文化信息与主题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负载的文化信息偏于宗教方面。对该书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但它不能代替对艺术创作成品——小说主题思想的研究。文章以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佛法无边,佛光普照;佛为世用,呵护政教。  相似文献   

11.
《封神演义》蕴涵极为丰富的宗教内容。作者利用宗教知识的优势,将宗教内容完全作为创作的素材进行加工改造。根据宗教生态重构神谱体系,随意搬弄三教人物的出处,夸诞三教的法术,以及对历史的神魔化的表达,都体现出了社会对于宗教神圣的解构,对神仙人造的接受心理以及大众的世俗娱乐心态。通过宗教视野下对小说的解读,不仅印证了宗教生态发展变化,更进一步说明文学与宗教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其宗教信仰自古至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十世纪以前,俄罗斯人的主要宗教是多神教。多神教对俄罗斯民俗文化的形成、语言文字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各大宗教都认为自己是对"终极"的最好回应,但实际上许多宗教的终极形式不相同,它们之间难以真正沟通。宗教以种种"相似终极"形式导致终极领悟,它最终走到世俗心灵认知层面,具有伦理意义。对宗教终极的理解能帮助我们参与宗教交往和建立世俗社会与宗教间的良性关系,有利于文化共建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可以证实伊斯兰教的本质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它的教义中蕴含有大量和平的理念,它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暴力恐怖行为。伊斯兰教文献中的和平理念,足以纠正社会上对伊斯兰教教义的曲解和错误观点。该理念有利于提高宗教人士、讲经者和信教群众对伊斯兰教的本质的理解;有利于通过强有影响力的本民族文献的事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起步阶段,因为历史的原因,对宗教的认识还不是很透彻。虽然在《宪法》中设立了有关宗教的条款,但是对宗教自由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并且缺乏对政教关系明确的规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与世界潮流接轨,从保护基本人权出发,以更加宽容的姿态迎纳宗教,逐步明确宗教信仰自由和实践自由的范围,加大对宗教自由的法律保护,并认真研究宗教行为与政治行为的界限划分,对宗教团体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贫民院集市》是厄普代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小说,虽然写作技巧上不如以后的作品成熟,但它却奠定了厄普代克以后的宗教创作主题。本文从分析《贫民院集市》里两个层面的矛盾入手,揭示这些矛盾实际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宗教信仰和世俗主义及物质主义的对立冲突。身为基督徒的厄普代克在目睹宗教所处的发展困境时,不可抑制地发出了悲叹。  相似文献   

17.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在其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藏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以歌舞为载体表达本民族对神的敬畏和民族信仰。因此,对藏族宗教舞蹈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藏族宗教舞蹈的艺术性和宗教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舞蹈的精髓,从而进一步保护和发扬西藏民族文化,更好地引导藏族宗教舞蹈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宗教社会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和谐与失序,稳定与混乱。而以“全球伦理”与“全球责任”为目标的宗教对话,则对增进宗教理解,解决宗教问题,达到社会和谐与文化共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国,处理好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宗教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宗教生态问题发生的实质,并不仅仅是外来宗教与民族传统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宗教的传承和创新问题。当代滇南地区苗族宗教的发展及其变迁的事实表明,宗教的几度转型及传统宗教信仰的回归,以及给苗族社会和文化的稳定发展带来的动荡和冲击,实质上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如何对待和理解外来文化和宗教的传入与融合的问题。就当前苗族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趋势而言,信仰自觉的正确把握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滇南苗族地区宗教生态平衡与否反映出来的宗教问题,已远超出了宗教信仰自由与否的宗教理解。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19世纪最出色的文坛巨匠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离不开他自身的宗教思想,在宗教对文学产生着影响的同时,文学也对宗教教义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因为宗教和艺术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宗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性格特征,而托尔斯泰对宗教情有独钟,在自己的作品中宣扬宗教思想,或者借助于宗教教义塑造人物形象。本文从宗教思想、文学形象、爱情观以及托尔斯泰主义几个方面对他浑然天成的文学艺术风格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