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柳州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人骨刘文,罗安鹄,朱芳武,卢为善,凌材东,李富强大龙潭位干柳州市南郊大龙潭公园内,距柳江河约3公里。贝丘遗址位于大龙潭东北约10余米的龙潭山南侧名为鲤鱼嘴的山脚岩厦处。该岩厦高约8米,进深约2.5米,高出公路地面约1....  相似文献   

2.
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回族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著作,各省、市、自治区回族地方史的出版及地方回族史料的搜集研究,回族人物研究,清代回民起义研究,回族近代革命史研究,回族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习俗诸问题的研究,回族文学理论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3.
李松松  马廷中 《民族学刊》2015,6(6):82-87, 119-120
明正土司是康区四大土司之首,近30年来,学术界有关明正土司的专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研究还比较薄弱。现有成果在研究资料、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深入发掘资料,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扩大研究内容,进行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应该成为今后明正土司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本世纪50年代前期,广西民族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 面。但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广西民族研究经历了曲折缓慢的发展过程, 到了“文化大革命”则完全停止并受到了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 反正,广西民族研究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研究机构的增加,科研队伍的扩大,学科领域 的不断拓展和创新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总结50年来的经验,坚持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是广西民族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条 件。展望21世纪,广西民族研究事业将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肖维霖 《中国藏学》2023,(4):198-208+220
从国际视角把握涉藏研究态势,从而了解国际藏学研究的演变和进展情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SSCI为数据源,下载了2001—2021年发表的涉藏研究论文数据,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发文量、研究机构、高产作者、研究热点的演变四个维度进行梳理,分析各个阶段的研究主题热点以及该阶段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高产作者的研究侧重点。研究发现,21年来,我国的发文总量居世界首位,年度发文量则从2014年开始超过其他国家,近年来涉藏领域的发文量遥遥领先,同时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发表SSCI涉藏论文较多的中国机构不是国内常见主流藏学研究机构,二是国内SSCI涉藏论文高产作者的研究方向不在传统藏学研究领域,三是SSCI论文呈现的国际涉藏研究热点演变受中国学者研究方向的影响。文章进一步探析了其中的可能原因,并对当前我国涉藏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正确对待SSCI的学术影响力、重视对藏学科研项目的持续资助、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云 《中国藏学》2023,(2):178-188+220
陈庆英先生是著名的藏学家,在藏族历史、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研究,以及藏文历史文献翻译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陈庆英先生的藏学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研究,既是对他去世的一种深切缅怀,也是对他丰厚研究成就的继承发扬,还会对中国藏学事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从藏族历史、藏传佛教、民族关系史等方面梳理了陈庆英先生的代表性著作,在此基础上对其治学路径方法及经验启示进行了初步总结。先生始终坚守中国藏学研究事业的崇高使命,服务国家和人民,有追求、有担当,尊师重道,提携后学,为中国藏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对回族史研究的思考张巨龄在《回族研究》1994年第:j期上发表的文章,对当代回族史研究谈了个人独到的见解。该文进去认为,回族史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无论研究人员的结构、文化素质、思想水平,还是资料的开发、积累、考证、整理以及相应的手段、研究内容等,都...  相似文献   

8.
90年代民族关系研究及提高研究水平需解决的问题周竞红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世界形势也有了巨大的变化,民族和民族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民族关系研究有了其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亦十分活跃并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回族学会欣闻《回族研究》创刊10周年,谨向贵刊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多年来一直辛勤耕耘的贵刊全体同仁致以亲切问候和感谢。10年前,《回族研究》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回族研究事业历经“文革动乱”的破坏之后,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恢复了生机,走向健康发展的坦途。《回族研究》的创刊,是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10年来,《回族研究》以突出学术性、科学性为办刊宗旨,始终坚持走求实、创新之路,刊载了大量论文、文章和译文,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回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的内…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研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理论研究综述之七马■,中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理论界就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专家、学者们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现将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志农  高云松 《民族学刊》2019,10(4):37-46, 109-111
“西藏问题”,尤其是中国海外藏人问题,是我国党和政府始终关切的重要问题。自1959年西藏叛乱以后,中国海外藏人问题在一些西方国家备受关注,也成为欧美学者们竞相展开调查研究的重要领域,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涉及了国际关系、人口迁移、国际援助、难民政策、身份政治、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本文将在对大量欧美学者的相关专著与论文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厘清欧美学界海外藏人研究的基本特点,对欧美学界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欧美学者对中国海外藏人社区的实地研究,指出许多研究过分服务于政治目的,或研究中情绪色彩过重,或关注点过于集中于中国海外藏人的处境状况。因此,国内的相关研究应发挥本土优势,关注中国海外藏人生活境遇,将海外藏人研究与国内藏族研究相结合,构建起更加完整的藏族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壮泰诸民族渊源关系研究之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壮侗语诸民族与越南的岱、侬、泰、布依、热依、高栏等民族及老挝的佬、普泰、泐、润、央、赛克族,泰国的泰、佬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24个民族,具有历史的亲缘关系。经过各国学者的长期研究,虽然取得了大批的成果,但尚缺乏对上述24个民族的整体性比较研究,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与揭示。本文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整体研究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收集并利用古籍和民间传说资料,多角度的考察研究方法,研究周边各民族形成和出现的年代。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研究,各种史学著作层出不穷,史著的体裁也丰富多采。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有了更新和发展,史学新体裁的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白寿彝先生尝试的新综合体体裁尤为史学界所重视。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  相似文献   

14.
云南回族研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对以往的云南回族研究进行了回顾,展望了未来的云南回族研究工作。认为21世纪的云南回族研究,应根据云南回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作出全面、系统的研究。云南回族研究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观锻炼体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观锻炼体验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探讨了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多元化是目前世界的总体特点,也是藏学研究的大背景特点。全球化背景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藏学研究产生了近乎本质的变化:其一,以前的藏学研究相对封闭,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已逐步走向开放;其二,以前的藏学研究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突出,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在这些方面均有突破;其三,以前的藏学研究手段(尤其是信息处理和传播手段)落后,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可以说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四,以前的藏学研究学科研究领域相对狭小,而现在的藏学研究几乎已涉及了所有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徐晓望 《民族研究》2001,(2):103-105
汉民族研究2000 年国际学术会议,于2000 年8 月21 日至23 日在福建泉州市召开。到会的代表有130 多人,其中来自台港澳地区及日本等地的学者22 人。本届学术会议的主题是“海峡两岸汉民族源流与发展展望”。本届会议在学术上的特点表现为方法论上的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的探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海外华人族裔研究、汉民族区域性研究,以及汉族21世纪的发展等多个方面。(一)关于汉族源流及民族关系研究   在汉族研究方面,与会者深深感到同对少数民族的研究相比,对汉民族的研究落后了,但是,它的地位与影响,决定了它将成为2…  相似文献   

18.
阿尔泰学者们的理想园地●陈乃雄(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欣逢《西北民族研究》创刊十周年喜庆,特驰函遥致衷心的祝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蒙古语族研究、突厥语族研究、满通语族研究都有了蓬勃的发展。学者们在这些领域里埋头耕耘,写出了许多学...  相似文献   

19.
试论民族关系的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当前民族关系的研究需要从传统的经验式的、定性的探讨,提高到逻辑的、进而是量化的分析。这是民族关系研究可取得新的突破的重要方面。但要把民族关系的研究提高到逻辑的、进而是量化的水平,就需要先把民族关系加以分解,分析它的体系和结构,然后研究这一结构的功能及对此实施控制等问题。基于这种考虑,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有关探讨民族关系结构的文章。在这里,笔者再从民族关系对社会所产生的功能,即从民族关系的社会作用角度,进一步探讨民族关系问题,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民族关系的内涵,并从单一民族和多民族社会等不同角度揭示了民族关系所起的作用。对民族关系功能的研究,将会拓展民族关系研究的领域,丰富有关的概念体系,使研究更加规范、科学和客观。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看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里面有我认识的熊坤新教授。据我所知,熊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民族伦理学研究,成绩斐然,所著《民族伦理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自1997年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张岱年、林耀华先生为之作序;《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民族研究》、《道德与文明》等报刊纷纷为之发表了书评;许多院校(包括一些党校)还将该书指定为研究生教材。最近听说熊教授又将研究视角伸展到了世界民族问题热点方面,并屡屡看到他发表的若干篇论文,还出版了大作。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一访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