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语》中关于儒学的概念多是事实描述而非道德形而上学式的,从这个特色出发,《学而》这个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孔子修身观的文本,在修身作为不断学习的过程、修身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以及修身中道德体验与礼仪实践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凸现了孔子修身观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朱熹论修身     
朱熹的修身思想是其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继承了孔孟儒家的修身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发展,通过注解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把修身与穷理联系起来,而具有新时代修身思想的特征。朱熹在重视和提倡修身的同时,亦强调把修身落实到笃行上,主张修身之要在于实际去做,而非空谈心性修养。朱熹的修身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仁与修身》中可以看出杜维明将儒学修身思想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努力。第一,方法论上的努力。这首先主要体现在运用分析的、描述的方式公正地挖掘儒家精神传统。其次,运用与西方哲学对话的方法来分析儒家的修身思想。第二,解释内容上的努力。这主要体现为运用西方的某些概念来对比儒家修身思想,以求得对儒家修身思想的现代理解。这些概念主要包括普遍性与个体性、经验性与先验性、内在性与外在性等。总体说来,在《仁与修身》中,体现了杜维明与之前新儒家运用西方哲学的不同:强调儒学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对话而不是对其直接的运用。这一点预示了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孔子的修身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丰富而完善的修身思想,孔子的修身理论对个人人格的完善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修身思想的内容、目的、方法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归纳分析法从曾国藩修身内容、思想渊源、影响等诸方面来剖析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对当代青少年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与和谐图书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谐、融合、和睦的思想和观念。文章就构建和谐图书馆过程中,如何借鉴儒家传统文化包含的"以民为本"、"修身正己"、"和而不同"和"举贤任能"思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独具特色。他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修身理论运用到共产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中 ,提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多方面内容和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修身文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传统修身文化是内涵丰富而哲理深刻的文化,它以人性理论作为修身的思想基础,以道德自律作为修身的基本模式,以精神境界作为修身的理想追求,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要想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可以从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中去寻求答案。因为这种“仁”的思想对处理家庭关系、搞好管理工作和正确结交朋友都有借鉴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从个体自身角度出发,需要掌握孔子关于修身的一套原则和方法,即自律克已、自省向善、勇于改过。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对人类寻找健康和谐的人际世界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0.
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礼为核心,尊崇孝道,要求官员既修形也修心,既注重外在形态与仪态,克己复礼;又注重内心的修养,抑欲正心,轻利重义,舍生取义。修身思想在思想层面上为官员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促使官员自治文化的形成,并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对中国古代的吏治产生作用。在中国古代,官员修身的程度直接影响吏治的状态,修身思想对中国古代官员的治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味着外语教育须全方位变革才能适应并服务外语课程思政的新要求。以《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六单元)为案例展示了教材内容二次开发能有效服务课程思政新需求。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1)提炼思政主题思想,明确育人目标;2)运用内容型教学法实现主题统领教学活动,并置语言能力与情怀格局的培养;3)围绕主题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实现课内课外有效互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养成的目标应符合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要求。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有别于生态德育,生态道德素质重在养成。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应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原则。应重点关注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陶冶大学生态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生态道德意志,以最终规范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试论加强大学毕业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大学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论述了对大学毕业班学生加强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并从主旋律教育、实践环节、日常生活等三方面探讨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蒙以养正是朱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宗旨,教以人伦是其道德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朱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表现为自由之到知之的依次递进过程,而通过实践和训练使儿童学眼前事,则是朱熹强调的道德养成途径。朱熹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是一笔极为丰厚的遗产,值得认真研究,批判继承,它为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试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与途径,具体包括“两课”教学改革,“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作用的发挥,文化素质培养, 自我修养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菩萨行”既指道德修养行为之本身,又指道德修养之过程,还是道德修养之方法;“菩萨行”主要特征体现为“入世修证重于出世修证”、“利他重于自利”、“中土圣贤即大乘菩萨”;“菩萨行”精神的意义在于它带给整个社会的价值,是一种以失去小我而赢得大我、失去有限而赢得无限、失去有形而赢得神圣的道德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的成败主要在于教师的基本素质,为此师德建设就显得极其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师德建设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改革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相似文献   

18.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学术思想界开始出现将儒家的道德哲学与经世意识相结合,"体用并重"、"内圣外王兼治"的思想趋向,并形成涌动一时的实学思潮.在明代学术思想的这个嬗变历程当中,唐顺之的学术思想及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尤其是唐顺之"道器不二"、"技艺与德岂可分两事"的实学思想阐述,在赋予形下意义的"技艺"之形上理论说明的同时,也使得原本在儒家意识中处于紧张的"德"与"技艺"得到了缓解,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构成了他在思想史中的特有意义.然而此后唐顺之的思想又发 生了转向,转向于专注于儒家为己之学的内在探求,从而展现了儒家思想在走向近代之途中的困境和局限,而这也是唐顺之学术的另一层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高校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努力建设健全以规范高校领导干部行为为重点的权利约束机制 ;以及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如何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导师的学术道德修养是决定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教育界不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提出高校研究生导师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科学地合理设置多样化评价指标,不断完善导师监督体系,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