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昆山华恒焊接设备技术公司见到徐绪炯的时候,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蓝色工作服上粘着块黑色油迹的瘦小中年男人,竟是位拥有6700万个人资产的大老板。然而,当年他却是个带着几百万元欠债,“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来到昆山创业的,终于奇迹般崛起。是什么样一种力量在支撑和完善着他的人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我们打开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的心扉,倾听他质朴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开始,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要求全 球所有国家全部采用IAS —《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 表。至此,无论大小公司的会计人员都必须学会使用IAS—《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并按其标准编制会计报表。 由于我国到1998年才加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造成 国内通晓IAS —《国际会计准则》的人才非常缺乏。据悉 全国急需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而真 正掌握IAS—《国际会计准则》的目前国内仅有区区200多 人。 高素质的国际会计人才以成为国内人才需求的当务之 急。 何为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In…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先生在学术研究中对矛盾普遍存在而又呈现为对立统一问题的研究情有独钟。其视华梵融合是相反相成的典型先例;而唐代的胡化和汉化问题、地域观念和全国观念、高门士族和寒门士族的对立与协调则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至于三纲六纪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冲突,更始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对于民国年间中西文化冲突中产生的西化倾向和保守主义的对立,陈寅恪先生不仅坚持调和或中庸的态度,还相信相反相成能使中国文化得到振兴。陈寅恪的相反相成说是针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思想界论争频起、各种主张自以为是,尤其是在对待中西文化关系的态度上的巨大分歧而发。他有意弘扬相反相成的哲学原理,并通过发掘历史上对立事物或成功融合的事例,或对立造成悲剧的不合理现象,表达相反相成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再次见到张文中博士的时候,已经是寒风萧瑟的冬天,但是在物美集团董事长办公室里,却是阳光明媚,张文中看上去气定神怡,心情不错。原来在这之前,刚好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崇文区一家盈利状况良好的商业企业已经决定和物美合作,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由物美进行管理;二是由物美和北京市属的几家连锁企业共同发起的首连集团即将出发远航。这意味着物美能够再次实现快速发展。要知道,成为中国民族零售企业的巨头,一直是张文中的梦想,尽管物美八年的历程并不轻松,但张文中和他的同事们正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如今,物美的超市已经达到200…  相似文献   

5.
在美术界乃至文化界提到“陈传席”这个名字,鲜有人不知。除了1996年的那篇“评刘海粟”一文所引起的轩然大波,还因为他经常在海内外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说一些令人悚然的真话,这样,难免冒犯一些“至尊”,让大家难堪、尴尬。对些有颔首称是的,也有摆头说不的,有称其鲁莽的,也有大声叫好的。而陈传席却全然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向“艺术大师”叫板 刘海粟,中国美术界的资深元老,在国内国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不仅在国画、西画上造诣颇高,而且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都是既定的公认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与业余英语学习相比,全日制英语培训虽小荷渐露尖尖角,却渐渐成了英语培训的新的兴奋点,吸引了越来越多英语的学习者。有的是在职人员辞掉工作以求“充电”,还有一部分高中毕业生、三校毕业生、高职生延迟步入职场或暂不升学,专门抽出一段时间来学习英语,以换取日后回报的砝码。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可自行管理养老金投资从1992年起,澳大利亚法律强制规定雇主按雇员年收入的9%工资额交到政府承认的养老基金,为个人退休后或失去劳动能力时提供保障.这个9%的比例会逐年增加.2013年起,政府规定雇主至少要为员工缴纳税前工资9.25%的养老金,而在2019年到2020年间将逐步上升为12%.雇员也可自愿供款到专门的养老金基金管理公司或自行管理养老金基金,再由基金管理公司等对这笔钱进行管理和投资,争取获得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8.
玲儿 《新天地》2017,(9):22-23
近代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被学术界誉为"学贯中西新旧",精通多种语言,在历史、文学、语言方面著述甚多.陈寅恪的侄孙陈贻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我和叔公相处的时间很短,那时叔公的双眼已经失明了.但是在我心里,他却是独立与自由最好的践行者.他能在复杂的利益格局变化中独善其身,安心治学."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交换的角度分析文凭的交换价值。认为文凭作为个人受教育与训练的凭证,正充当个人与社会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与财富、权力、地位等社会资源进行广泛的交换。  相似文献   

10.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不同阶段,其交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聚谈、诗文唱和及书信来往是他一生的主要交友方式.陈寅恪与吴宓是结交最早、两心相知、友谊深挚、始终不渝的朋友;王国维是陈寅恪思想感情、学术境界最为相知的挚友;冼玉清是陈寅恪的异性知音;陈垣是陈寅恪在学术上比较推重的朋友;傅斯年是陈寅恪与官员交情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术上的朋友.陈寅恪的朋友大都有到国外留学研究的经历,大都钟情于学术文化事业且有较高的学识.陈寅恪一生虽从未说过自己的交友原则,但他的交友是有一定之规的第一,学术上的相互推重和相互得到教益,从无文人相轻或相互吹捧之意;第二,学术上的平等地位,可以自由争论,学术争论并不影响个人感情;第三,思想感情、学术境界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虽然陈寅恪本人无意建构其文艺美学观,但他长期研究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文学、历史、哲学等现代学科的混合形态,在其为数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中时有对中国文学与艺术的深刻领悟和独到见解。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整体上有这几个主要方面:内涵丰富的"自由之思想"说与创作的"天才"论构成了其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真性情"与"意境"论是对文艺文本审美特性的把握;而"了解之同情"更是其文艺美学之接受主体最应该关注的特点。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的若干观点既有对传统文艺美学的借鉴又浸透着其浓厚的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12.
11月2日晚,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指挥家陈燮阳手腕一抬,像点开了一个无形的开关,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对阳光的忆念>缓缓溢出,融化在大剧院的空气中.  相似文献   

13.
克洛德·西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新小说家之一,但他在中国的知名度与他的成就似乎不成正比,可谓是一位坐在阴影中的大家.究其原因,首先是其作品的语言太艰涩,思维太跳跃,使得译文很难准确再现其原文风貌,从而影响了其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其次,可能与西蒙的创作风格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光茫 《社区》2013,(35):14-14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几乎同时代的文人都极尊崇他。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竞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  相似文献   

15.
今人追忆一代大师陈寅恪多从其文章与人格入手,而甚忽略先生对于后辈学子的关怀,本文主要论述了寅恪先生为学生荐事、荐文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诗歌史上,陈寅恪以历史家、思想家的身份进行诗歌创作,融文史研究与生命感悟于一体,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态。陈寅恪以韩偓、苏轼等作为“对镜写真”的对象,将笔锋集中在表现劫灰之世、衰残之象以及惊悚之心上,从而演绎自己生活于人间却处于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特征。陈寅恪的诗歌忠实反映历史,细致刻画内心,兼有诗史与心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治学以“以诗证史”擅场,解诗则长于“以史笺诗”,评价诗歌多着眼于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他的诗歌创作也多以时事为背景和题材,秉笔直书,不避不讳。因此,《陈寅恪诗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和一位真实的诗人。他为数不多的存世诗歌,写作目的如其自评《柳如是别传》,乃是“痛哭古人,留赠来者”;而作为情感的寄托,陈寅恪的诗歌也更能体现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在陈寅恪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纪念这位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9.
张昌华 《社区》2009,(26):9-9
陈寅恪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粱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  相似文献   

20.
陈寅恪先生专治史学,兼及语言、宗教、文学等多种学科,在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方面并元特别系统的论述,偶尔强调影响研究的学理性,并与文化研究相联。但寥寥数语,却极为睿智与深入。在具体研究实践中,陈先生擅长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关系的研究,并与历史、语言学等互相发明。探幽烛微、多所新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