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南方作家当中有两位残疾的女性,一位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作者麦卡勒斯,风湿热、心脏病和半身不遂造就了这位以塑造孤独畸形的人物而著称的小说家。另一位是奥康纳。奥康纳的命运似乎更不幸,她只活了39岁,在她生命的最后15年里,不得不和家族遗传下来的红斑狼疮作殊死的搏斗,待在农庄里饲养孔雀成了这个未婚女士最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于1899年创作的小说《觉醒》通过描述女主人公艾德娜.庞蒂利埃的几个层面的“觉醒”,努力塑造了一位要求个人自由、敢于表达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敢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然而,艾德娜的这些顿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勇敢却痛苦的历程,远没有达到“醒”的目标。在寻求女性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她的许多梦想一个个地破灭,让她认识到,作为一位女性,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超越了自己能够掌握的界限,她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她自己,最终迫使她彻底放弃自己的所求。作为一个创作和思想观念均先于时代的“新女性作家”,凯特.肖邦错误地选择了《觉醒》创作主题的时机,她的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探究是她同时代的人们无法给出满意答案的,也是她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  相似文献   

3.
《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里,斯坦贝克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里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渴望与男性平等的女性人物,反映了美国社会20世纪30年代妇女的困境和命运。本文通过女性主义者视角,分析了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心理历程和情感世界,揭示出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个艺术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2000年引起轰动的美国影片《男孩不哭》,讲述了1993年发生在美国一个小城市的真实故事:一个叫布兰顿的女孩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别,一直自认是“有性别角色危机的男人”。她到一个新的城市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并找到了理解自己的女友。然而她的行为却不被人们原谅:她死在了一群男人怒气膨胀导致的一场血腥暴力事件中。我国南方一省会城市也有这么一位男孩,  相似文献   

5.
1991年7月,白宫隆重举行典礼,颁发文艺奖章。和巴巴拉·布什总统夫人握手的受誉者虽然相比之下显得矮小,但她端庄娴静、不凡的气度从她穿着黑色丝绒旗袍的身躯里向四周散发,表达了很东方、很中国的女性智慧。她将在这里接受文艺奖章,与美国总统夫妇共进午宴,享受千万人难得的殊荣。 她就是被聘为美国国家文艺委员的卓以玉教授。  相似文献   

6.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与此同时,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尤其是在女性文学和女性学科建设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管曦的故事     
嘉禾 《北京纪事》2015,(12):74-77
好莱坞电影圈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中国女孩,每次工作一定穿得漂漂亮亮,即使要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到处跑,这就是管曦。说到管曦,认识她的人都能给出同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既有天赋又极其努力的人,即便是在忙碌的情况下,每每见到她,都是非常优雅的样子。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她能唱高雅的歌剧,跳欢快的弗拉门戈舞。一个人的时候她又常常写诗,再自己谱曲悠悠地唱出来。在白人、犹太人遍布的好莱坞,毕业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她,做着很少亚裔女性做的职业。于是她就被加上了很多定语:美女导演、亚洲女摄影师。而她现在所收获的一切都源于三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因为一个梦想,横跨太平洋来到了洛杉矶,在这里追寻着她将一生执着的导演梦。  相似文献   

8.
佐拉·尼尔·赫斯顿在她的第二部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塑造了一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黑人女性角色-珍妮.文章通过剖析珍妮与南妮、洛根、乔迪和甜点心的关系,展现珍妮逐步冲破传统世俗的束缚,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成长为一个有着自己声音的成熟女性,并最终实现和超越梦想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先驱兼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短篇杰作.作者在该文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维妙维肖地讲述一位敏感、有事业心的知识女性在父权制婚姻家庭里长期受压抑、遭排斥,逐步被逼上精神崩溃边缘的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本文旨在介绍这位易被忽视的女权主义作家,挖掘她这篇杰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题目设计]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某天,一个爱尔兰的小女孩下了火车,她的手里提了一袋很重的行李。她是去某个城堡里当女仆的。城堡离车站约一英里,小女孩请车站搬行李的工人帮着把行李带到城堡里去,答应给他一先令。这是她口袋里仅有的钱。搬运工人带着不屑的眼光拒绝了。这时一个人走上前来,他穿着随便,就像平常人一样,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罗得岛为自闭症患者举行的募捐活动中,我看到了一个由一家祖孙三代组成的募捐团队,其中,意气风发地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她穿着绿色T恤,戴着白色棒球帽,显得格外年轻而有活力。她慈祥的微笑,热情的解说,感染了周围的民众,大家纷纷慷慨解囊。那一天,她和她的团队不但是这次活动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  相似文献   

12.
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姑娘,在勤工俭学期间遭到了雇主的野蛮殴打和羞辱,毅然将有着显赫政治地位的美国老板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面对被告律师、法官的压力和自己律师的临阵退缩,势孤力单的她不屈不挠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最终为自己讨回了公道,也为中国人赢回了尊严。 留学美国,打工遭受羞辱 1979年10月,何向莉出生在江苏省泰州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里,父母都是一所中专学校的老师。在书香味十足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何向莉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2000年初,她以出色  相似文献   

13.
海外著名女作家聂华苓在她的新著《三生三世》一书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一束玫瑰花",是谈殷海光的。聂华苓这个名字,许多读者是从她的《千山外,水长流》、《桑青和桃红》中熟知的。这本《三生三世》是一部完全个人的亲历历史,是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四年,台湾十五年,美国爱荷华三十八年至今的女作家的历史,无怪乎聂华苓慨叹自己好像活了三辈子,自传里以一个女性细腻敏感的笔触,来向读者展示她眼中的殷海光。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女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在她的经典著作《我的光辉生涯》中刻画了一位勇于反抗婚姻、勇于挑战传统性别束缚的女性西比拉。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西比拉的世界里,女性是男性的附庸,是婚姻的牺牲品;而西比拉追求自己的梦想,超越时代地同残酷的现实作斗争,但自己也在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中形成了扭曲矛盾的人格。西比拉的女性意识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辉。  相似文献   

15.
1911年,他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上学后父母甚至买不起一双像样的鞋子给他,他只能穿一双补了又补的鞋子去上学。每天在学校里,看到同学们穿着漂亮的鞋子跑来跑去,他都特别羡慕,心里十分渴望自己也能有一双漂亮的鞋子。  相似文献   

16.
晓棠 《今日南国》2014,(2):51-51
渡船静静地依偎在喧嚣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渡轮上半倚着一位打扮不入流的白人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穿着镶满鳞片的旧舞鞋,一只脚踏存栏杆上,眺望远方。  相似文献   

17.
聂造 《社区》2008,(14):45-45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49岁时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俩的心理距离——一股来自女性的温暖与关怀,掠过我的心底;尽管她比我大将近20岁,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这种感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作为男人所需要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位略带传奇色彩的"80后"华裔女孩,年仅22岁、外表文静婉约的她竟是美国联邦政府储备署旧金山分部的金融与经济研究员,并已集美国女性经济协会奖、美国国际金融经理协会领袖奖、美国总统教育奖等多种荣誉于一身。她眼神里透着聪慧和睿智的神采,随和的谈吐充满知性的魅力。她的名字叫张雅青。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郝兰后,我才明白自己是个多么紧张的人。我托她去帮我家亲戚的小孩联系一个设计单位的工作,我在电话里飞快地说好见面地点,然后飞奔而去。郝兰穿着平底鞋,踩着脚踏车缓缓而来,长丝巾飘在风中像春天里的一道景致。我有些愣住了:她倒真是悠闲。郝兰说:我们步行吧。这一路风景不错,走走吧,平常不是太有机会到这边来。我因为事没办成,心里着急,本想说,先办完事再说吧,但没好意思扫她的兴。  相似文献   

20.
莫里森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坚持“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深入黑人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美国的黑人文学。她的小说《宠儿》围绕杀婴情节,以边缘话语的策略,再现了黑人女性在性别与种族双重压迫下的心灵史,并通过由这一事件所引发的对母性、自由等问题的重新思考,质疑了美国的政治文化。但另一方面,文本中也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无意识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