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5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一举获得男子花剑个人、团体两枚金牌。他,就是南京市第三代台胞——周睿。 周睿,祖籍台北,出生在南京,今年才17岁,已长成了1.83米的大小伙子。说起周睿,我对他并不陌生。5年前,我主持南京市台胞举办的春节联欢会。那时,他还很瘦小,他和他的同伴在台上表演花剑击刺动作。虽然我不懂击剑,看不出什么名堂,但作为主持人总是习惯性地在台上说上两句勉励的话,希望他们早日成为剑坛上的英雄……5年后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电视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背景下,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电视界的一种稀缺资源.凤凰卫视的窦文涛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主持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客观上,凤凰卫视的良好平台、刘长乐的“知遇”、优秀电视栏目所提供的空间等是他成功的必要前提.从主观方面来看,自身较强的专业能力、多变的主持风格、鲜明的个性魅力、较高的文化素养等为窦文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5,(14):61-62
说起抗战时期的老地下党员.现在还生活在南京的只剩下寥寥数人,而夫妻两个同是地下党员的就更少了。刘峰老人告诉我们,除了他和妻子欧阳仪外,南京还有一对老地下党员夫妻,这就是家住在厚载巷的盛天任和洪仪征老人。  相似文献   

4.
沈星 《可乐》2011,(7):18-18
2004年夏天,我在各家制作公司间奔走,同时接下四五档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有日播,有周播,忙得不亦乐乎。节目收视率颇高,口碑不错。单枪匹马闯北京的我,初尝到所谓成功的感觉。一天,我接到刘春的电话。他自报家门,问我是否有意加盟凤凰卫视。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杨澜多少岁?杨澜今年39岁。” 她是“闺蜜”们喜欢提及的女主播中最老的一个,此外就是鲁豫、曾子默、陈晓楠、许戈辉,我的“闺蜜”们,都对凤凰卫视由衷喜爱。  相似文献   

6.
能让男人无怨无悔,终其所爱的女人并非都是貌美若花,亦非情爱技巧特别高超,而是懂得男人的所思所想,并让他们感觉自己是男人真正需要的女人。 以最迫切的渴望回应他的“诱惑” “我一向让他知道我是那么需要他。”晓晖对她的闺中女友说。晓晖在女友们中不是那种过目难忘的女人,但她显然就是老公心里的“蜜糖儿”。  相似文献   

7.
白马湖     
朱自清 《社区》2010,(20):33-33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温风飘潇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郭华悦 《老友》2014,(10):67-67
正2013年,我出差到美国,恰逢"十一"国庆节。去美国前,同行的朋友曾嘱咐我,别忘了带面五星红旗。当时,我还觉得奇怪,怎么到美国还得带自家的国旗过去?但也没多想,就顺手拿了一面国旗,放进了行李箱里。一直到下了飞机,朋友才说起国旗的事。朋友说,你不知道呀,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在异国他乡过自己国家的国庆,不带一面国旗,怎么够得上气氛?  相似文献   

9.
李洪涛  杨建邺 《可乐》2008,(1):10-11
邓稼先比杨振宁小两岁,憨厚善良,外号叫"老憨"。小时候,他个子小,有时会受人欺负。杨振宁是清华园里的孩子王,常带领一群孩子玩各种古怪的花样。在崇德中学认识邓稼先后,杨振宁特别喜欢与他一起玩,还常常劝别人不要欺负邓稼先。从中学到大学,他们总在一个学校,不同年级却志趣相投。进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后,邓稼先长成大个子。他知道包括杨振宁在内的物理系高年级同学私下准备制造加速器的计划,非  相似文献   

10.
《今日南国》2008,(5):67-68
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外籍主播埃德温·马尔是中国国家级电视台的第一位“洋主播”,在埃德温看来,自己就是“用外国瓶装中国酒”,他惊讶中国30年来的发展,他说:“我很骄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别人看法可能和我不同,但我不在乎。”  相似文献   

11.
九年前,利奥逝世后,有人对我说:“我从来也不知道他是你的继父。”你知道,我从来也没这样叫过他。起初他在我的生活里无足轻重;不久他成了我的朋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他也就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父亲戒烟     
近几年,父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为了他的健康,我多次劝他把烟戒掉。 父亲对我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知道吸烟对身体有百害无一利,我也下过多次决心,但就是戒不了。有时不吸烟就憋得难受。以后你不要管我了,管也没用,我这辈子看来是离不开烟了。”  相似文献   

13.
陈鲁民 《社区》2013,(2):50-50
我发现一个规律,世界上真正聪明的人都说自己笨。 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是作家圈里公认最聪明的一个.二十多岁就成名了,但他在新浪网站接受采访时说:“我最大的聪明是知道我自己笨。”在我看来,“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本文作者熊秉明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40年代留学法国,攻哲学,后做雕塑家、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诗人,艺术家。他的父亲,是中国数学的奠基人熊庆来,与同是数学家的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交情甚笃。作者与杨振宁也因此有70年的友谊,由他来写杨振宁和杨振宁的母亲和家庭,自然是多了一份真情与亲近。杨振宁的孝子之风,和对母亲、家庭含义的深邃理解,使他在作者的眼里是一位有“儒者风的科学家”。杨振宁说:“儒家文化注重忠诚,注重家庭人伦关系,注重个人勤奋和忍耐,重视子女教育。这些文化特口口口而且将口虑塘口出一代z…  相似文献   

15.
白明 《北京纪事》2009,(3):62-66
说起古代玉器的把玩和收藏,那话可就扯远了。我不是玩儿玉的,老实讲也玩儿不起,不敢玩儿。但在收藏理念上多多少少算是触类旁通,大概其我知道一点儿常识。  相似文献   

16.
若论贾才先生何以在书法上有如此成就,就得从他的常识、修养谈起。贾先生六十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他深厚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功底给他的书法艺术道路铺奠基石。著名作家管桦先生曾讲:“如果说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那么书法就是美术中的美术。”立论精道、掷地有声!贾先生的书法艺术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如果完美一点说,贾先生的书法艺术源于他的哲学加文字的肥沃的土壤中。当今的书坛称贾先生是当代草圣,因为他的草书如行云流水,凤舞龙腾,电掣风驰,气势恢宏,千变万化自然天成;然而我认为他的行书更是叹 贾才先生1936…  相似文献   

17.
赵锐 《金陵瞭望》2011,(15):46-48
说起南京.我们都知道它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但具体到南京与六朝的关系.绝大多数人却语焉不详了。赵望晓本来也是这样.在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和外地朋友聊起家乡历史.却说不出多少内容来。为此.赵望晓狠下了番功夫。数载寒窗,赵望晓不仅对南京六朝史了如指掌.还捧出30万字一本大书《闲聊六朝皇帝》(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8.
仇雯 《金陵瞭望》2011,(35):80-80
在你我最美丽的时候,我们相遇。记得那一年,我刚刚大学毕业,青春舞动着我的梦想,走到了你的身旁。而你,也向我敞开宽厚的臂膀,向我承诺给我一个美好的明天。我知道,你我都很幸运,能彼此相遇,共同成长。是的,就是与你——南京长江三桥!  相似文献   

19.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09,(10):56-56
“她是台上活力四射的主持人,她是电视荧幕上端庄秀丽的女演员,她来自水乡苏州,却在南京开拓了自己主持的潜力,让南京的观众记住了她。带着对南京的祝愿,她说:“欢庆解释60周年的鼓声已经敲响,我爱南京这片美丽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文章发表後,我想把杂志送给赵朴老。恰好淮淮的妹妹鲁鲁从南京来,要拜访赵朴老,我便随她们姐妹同行。到赵朴老病房时,夫人陈邦织阿姨还没来,只见赵朴老正捧著一本《孙过庭书谱}},专,D致志地看著,一面看,一面不时用手指在写字台上点点画画。我们在他背後站著看了一会儿,才和他打招呼。知道口山名字由何而来吗7“钱锺口的渊掷学纤真是T得”我递上了刊有赵朴老文章的杂志,那期杂志的整个封面,是一幅赵朴老伏案执笔的大照片。看著封面,赵朴老忆起照片是1995年在无锡拍的,彼时是被邀去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