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屡起屡废,他的生活经历客观上在仕隐之间摆动,他的主观心灵也始终在仕隐之间徘徊。他的出仕既是为了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和摆脱贫困;他的归隐是因为耿介敢言,屡次被贬;同时也是为了远祸避害,平息谤议,保全晚节。欲仕而不得,欲隐而不甘,刘克庄的这种仕隐矛盾贯穿其一生,比一般人更为复杂、激烈和长久。  相似文献   

2.
亦仕亦隐,是谢灵运人生的一个显著特点.究其原因,是仕而不得志则隐、隐而不甘心则仕的矛盾思想所导致的,这已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如果换一个角度即从佛教对谢灵运的影响来观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试图从建台筑舍以延纳僧人、以禅入诗文而释解佛理、潜心研译佛经及交游法师等方面,探讨谢灵运对佛教的传播所作的贡献,由此而窥见谢灵运亦仕亦隐与崇尚佛教切合点.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也是终身未仕的布衣。四十岁以前,基本上隐居在家乡。虽因地理环境的优美,家居环境的自适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期待征召与准备应试即为仕而隐,非为隐而隐。  相似文献   

4.
论《北山移文》的创作背景和手法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北山移文》的创作动机,学术界提出过不同的猜测,一般认为只是游戏之作。本文指出孔稚珪写作此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和周颙之间存在宗教信仰上的分岐、仕隐观的对立,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事不和。文章还深入论证了宋齐士大夫两种不同的仕隐观,认为周颙仕隐观的变化与佛教三论宗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认为“所以贵我生 ,岂不在一生” ,绝不能使宝贵的生命成为猎取声名、利禄、权势和富贵的工具 ,生命存在的本身就自成目的 ,真实而不虚矫地坦露生命的真性便是存在的首要课题 ,因而他将“任真”、自得”作为自己最高的人格理想 (参见《连雨独饮》、《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萧统也以“任真自得”品其为人 ① 。苏轼对他的为人之“真”更是赞不绝口 :“孔子不取微生高 ,孟子不取于陵仲子 ,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 ,贵其真也。”② 这种“任真…  相似文献   

6.
元散曲中,涉及陶渊明和屈原的作品很多,但与前代相比,其中所体现出的对二人的评价则大不相同。对陶渊明无一例外地褒奖有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明智、高洁、旷达、淡泊的智者和隐士,一位率性、潇洒、豁达、闲适的饮者和诗人;而对屈原,在承认他文才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于他的思想和行为所投以的质疑、否定,甚至是讥讽的态度,从而形成“扬陶抑屈”的特殊倾向。这一价值重估不仅与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度废除的政治制度有关,而且与元代士子的处世之道有关。他们把积极入世的屈原视为“仕”一极的代表,把退隐山林的陶渊明视为“隐”一极的典范,在仕与隐的价值取向中更显示了他们抛开“兼济天下”而走“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在盛唐求仕热潮中,孟浩然是一个极其独特的存在。当时儒道两种对立的文化精神以一种特殊的形态相互整合,共同建构了孟浩然的文化心态和价值标准,使孟浩然具有一种儒者和隐逸气质相混合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孟浩然既追求一定的社会功利又不以入世为首选目标的温和、拘谨的士人人格,也使他长期处于仕与隐的紧张和焦虑之中。仕与隐的欲调和及二者事实上的难以调和,让孟浩然陷入了仕与隐的两难抉择中,进退维谷,从而成了盛唐求仕热潮中的“多余人”。  相似文献   

9.
道德尊严与文化批判──论隐逸的正义要素张立伟我说隐逸不说隐士,隐士固然在隐逸,但历史上好多非隐士一生中也有长长短短的隐逸行为。简单他说,隐与仕相对,可以仕而不仕即为隐。本文主要论述隐逸负载的正义要素,看其幅射开来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一)隐逸头上三把刀...  相似文献   

10.
戴叔伦是唐代大历、贞元年间的著名人物。不只政绩卓著,诗才亦为世所推举。他的一生都贯穿着仕隐矛盾思想,这也使其诗歌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惜乎历来论家关注不多,论述较少。本文从戴叔伦的仕隐思想入手,对其诗歌中感时伤乱和向慕隐逸两类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意在讨论其诗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以期对戴叔伦诗及大历诗风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朱熹生七十一年,五十年间历事四朝,有着坎坷曲折的入仕经历.又因其思想构成复杂,儒、佛、老皆有所影响,且受其"公体正用,体用如一"公正思想的影响,朱熹仕隐心态也较时人有所不同:在"达"与"穷"之变中追求"公"与"正"的实现,既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又有独善其身的修养;在"仕"与"隐"的矛盾中坚持"公心""正理"的原则,而儒者情怀与佛老思想的出入亦深深影响其仕隐观念;在"进"与"退"的经历中,逐渐构建起其进尽人臣之责、退求一心之安的仕隐心态.  相似文献   

12.
从陶渊明早期的作品中人们可以解读到他“仕而达,济天下”的理想。入桓玄幕及弃桓仕刘,都是对这一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正是他仕与隐矛盾心态的根源。正因为追求的执着,他的作品在荡漾着田园的清新的同时,更渗透着沉郁愤懑之气。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感受到他比其他田园诗人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沿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这两条轨道并行了几千年,于是乎,文人能仕则仕,不能仕则隐,去大自然中寻求山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是社会的悲剧;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隐时欲仕,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仕与隐一直都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两难选择.作为中唐文化的代表,白居易调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出仕与退隐中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并提出了中隐的概念.白居易亲手建构的私家园林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孔孟思想虽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在"退隐"观上又有差异:一、退隐的前提不同。孔子的仕与隐侧重在"天下"与"邦"是否有道,其着眼点在"天下"与"邦";孟子的仕与隐则强调个人的穷与达,其着眼点在个人。二、退隐的具体含义不同。孔子的隐是"躲藏"起来的修身;孟子的隐则是:第一,"见于世"的修身,第二,功成身退。  相似文献   

18.
由宋入元的理学除了在元代诗人的诗作内涵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方面留下深深的痕迹之外 ,还直接影响着元代诗人仕与隐的选择。可以说 ,民族矛盾与压迫并不是决定元代诗人仕隐的唯一原因。元代理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的合流。前者是元代诗人仕元的理论基石 ,后者是元代诗人归隐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9.
19-20世纪之交,报馆与学堂成为天津近代人文知识分子首选的栖身之地。这使他们在传统文人的“仕”、“隐”之外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也推动了天津文学的变革。报纸改变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和写作方式,推动了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形成,也促进了文学品种的热点转化。而学堂的基础教育中蕴涵了最基本的人性启蒙和理性思维,并孕育了新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作品。天津近代文学的发展,与报馆、学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仕与隐的矛盾向来存在,宋元之际尤为突出,入仕机会的缺失进一步激化这种矛盾。陶渊明所象征的隐士风骨与“不书甲子”之忠为士人心态中的“隐”提供了寄托,诸葛亮忠臣与儒生的形象又为士人树立了“仕”的典范。诸葛亮与陶渊明形象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形成一种进退皆有道的理想模式,二人的并称也随之定型于宋元之际,“出必孔明,处必渊明”为此时的士人提供了消解仕隐矛盾的精神范式,也影响着后世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