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属阴阳家著作,其宇宙生成图式与浑天说有一定关联;但文中第二段描述的却是盖天说。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当时宇宙结构论的研究正处在盖天说与浑天说的转换之际,也有可能是《太一生水》的两段文字分别抄自不同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竹简中的<太一生水>一直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太一生水>宇宙论中蕴藏着生成性思维模式. <太一生水>的"太一"具备三重品格:物格、神格、人格.与"太一"密切相关的"水"也有三重内涵:一是认识论层面的实存之水,即可形可见的实存之物;二是本体论层面的神性之水,即万物之本原;三是价值论层面的人文之水.即水之德性. "太一"的三重品格与"水"的三重内涵统一于方法论层面的"生", "生"作为一种创生性的力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太一生水》作为一种有着明显道家特征却又独异于先秦典型宇宙生成论图式的篇章,其风格的迥异与逻辑上的缺陷使之饱受质疑。通过《太一生水》与《黄帝内经》等相关医学文献的关联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理论构建、概念的使用乃至一些细节方面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推论,这种相关性背后的可能真相是:《太一生水》是一篇关于生命的生成论图式而非典型的宇宙生成论图式。沿着此图式出发,许多矛盾和疑惑也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而道家哲学养生学如何开出中医学脉亦在此篇章中找到承启的枢机。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是道物二元论,<太一生水>是对老子宇宙生成论的阐释与发挥.太一与老子的道是同一个概念,道就是规律.由于老子"物形之"之"物"没有明言,庄子把"物"理解为气,而<太一生水>把物分别解释为水、气、阴阳二气.水作为万物本原的思想,以及天地未生以前只有水这一传统观念,及老子哲学重水的特点,导致了<太一生水>作者对"物"的选择.这种选择也影响了后来的道家学派时老子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河图""洛书"互为表里,是《易》的数理表达式,是古人制作历法的两种工具,河图表五行相生,洛书表五行相克。古河图洛书刻录在璧玉、龟甲之上,原称"录图""渌图",只有天子才能拥有,故又通称"皇图",其原生地当在长江流域。古之天子禅位时要举行一个"河出图,洛出书"的交接仪式,尧舜禹等禅位的"河、洛"非指今黄河、洛水,而似指古刘河和渌水,是炎帝古都长沙南北的两条湘江支流,湖南南岳一带为上古重要的天文历法中心,今攸县有皇图岭、禹门洞、广寒山,浏阳有首禅山等即其遗迹。  相似文献   

6.
太极图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宋朝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其二是提阴阳太极图》也有书中叫《陈抟太极图》。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第二种含义上的太极图。太极图是指一个圆形图像(如图),“阴最盛处即阳之尾部”关于太极图的渊源,目前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太极图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陈抟所创造,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是这一观点。他  相似文献   

7.
关尹遗说考——兼论关尹学说与《太一生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天下>篇云:"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有学者认为,关尹学说即以"太一"为核心.随着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的出土,一些学者认为此即失传千余载的关尹学说.本文辑先秦文献中的关尹遗说,较之<太一生水>,认为在更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将<太一生水>作为关尹学说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8.
传世典籍多见“太一”一词,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中更有珍贵的道家佚文《太一生水》篇.那么,“太一”一词到底何时开始出现?它有什么内涵?后来又有何演变?考察典籍可知,“太一”出现的时间在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是老子开创的哲学概念,其最初的意义为:物体形之大者和时间之最初者,为万物之终极起源.首论“太一”思想的《太一生水》赋予了“太一”至上性和绝对性,“太一”因此而被后世附会为神名,后又因神名而附会为星名.而将“太一”作为避兵祈福神始于西汉早期汉文帝时期.  相似文献   

9.
贾海燕 《江汉论坛》2007,(11):104-108
《太一生水》整篇结构是缜密的,前后并不是不相干的两部分.该文前半部分是用宇宙生成论概述"静以养生"、"动以养生"两种养生派别的哲学理论,后半部分是分述这两种养生派别所致的相同结果--"身长"或"身不伤".该篇还体现了先秦时期不同养生派别的相同的"天人相和"的观念:"太一生水"对应到人的生成是元气生人,"太一"与"水"的互根互化关系对应的人的生成就是"元气"与"血"的互根互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尧典>的成书年代历来有争议,殷墟甲骨文的相关记载表明<尧典>确实保存了商代以前的天文历法知识.至少在战国以前,<尧典>已有了流传较广的定本.<尧典>记载的四时星象是"昏中星".以往中外学者使用赤道方法计算<尧典>星象的天文年代,然而西汉以前盛行盖天说,采用赤道方法并不适宜.今据有关文献记载,采用地平方法复原<尧典>昏星赤经,求解其年代距今4200多年,与传说中的尧帝时代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1.
论太极图是原始天文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一词,首见于《系辞》,但无图形。直到宋代才由陈抟传出太极图。古太极图原无文字说明,只是一大圆圈内含两条阴阳鱼,阴阳鱼又各画一只鱼眼。笔者认为,太极图是远古时代古人立竿测日影以辨四方、冷热的产物,是一种原始的天文图。太极图虽画的是平面图,而实质是古人立竿测日影所得的太阳视运动立体投影图。据立竿测日影说,将太极图复原为立体投影图(如图1),可对太极图作出科学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可填补古人(原始氏族时代)画太极图所依的科学证据,这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月令书,也是研究上古时期农业星象以及物候历法的一部重要文献,关于其历法的使用情况一直是研究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这篇文章通过此书与《逸周书》以及《月令》等书的比较研究,从而确定小正用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一篇关于宇宙生成和天地结构的楚国道家遗文.它以"太一"("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太一"和"岁"为起止,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和各级生成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水"的重要地位和"神明"的作用.但它关于天空形态的看法既与"宣夜说"有关,又与"天圆地方说"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朋 《中州学刊》2014,(4):119-123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子思想有关,其理论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其他先秦时期的宇宙生成论相比,《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显得更为粗浅和原始"。在讨论中还涉及到了《太一生水》的作者归属、学术流派定位和历史评价等历来争论很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道家产物的太极图,经过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诠释后,成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其所建构的"天—人—天"合一的宇宙生成模式,开辟了儒家"性与天道"在宋明理学的滥觞。《太极图说》中的"自无极而太极"则可以理解为"自道家而儒家",因之,《太极图说》所建构的是以"人极"为中心,儒道混同、三才并立的易道观。《太极图说》在朱陆鹅湖之辩后成为历来争论的焦点,但朱熹解《太极图说》所依据的是其改造过的太极图,后来学者的注解也大都徘徊于二人之间,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周子太极图。因此,依据周子太极图来解《太极图说》,才能还原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本来面目,也才能让我们理清太极图儒家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太极图有三图:一极太虚图;二极太极图;三极太极图。析解中华太极图的阴阳数字化之谜,就是要把潜藏在惟象的三个太极图之后的极度抽象的阴(0)阳(1)数字化之谜底及其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作者运用代数学、集合论等方法揭示出三个太极图间所内蕴的二进制及其数学和逻辑意义,这对于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阴阳辩证思维方式,对宏扬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子>贵"道",尚"无为",崇尚水的品质,认为水是最接近道的物质实体,也是德的载体."老子"崇水的论述是深刻的,也是初步的,这就为后世对"水"之思想的深入探讨开了先河.后来的<管子·水地>篇主要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论述"水";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则在宇宙论的意义上,构建了一个"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图式;受道家的影响,<荀子>则把"水"当做一切德目的象征.中国崇水思想哲理深刻,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道”作为《列子》一书最核心的概念,具有多重义项,但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在宇宙论层面上作为宇宙本根的义项、在认识论层面上的义项及作为价值源头的义项.作为宇宙本根的“道”具有五种内涵,是后两种义项的基础.在认识论层面上,“道”可分为方法、规律与理论三种内涵.作为价值源头的“道”与人的自我提升过程紧密相关,衍生出道家个人修养的价值观念、修养功夫与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文本内涵、结构与性质等问题至今仍莫衷一是。通过对郭店楚简《太一生水》14枚竹简文本的内涵辨析,可以得出结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文本原应为“一章两段”结构,第1-8简与第9-14简分别成段,同属一章。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始《老子》特定章节,可以推断《太一生水》原文本本身不是一个独立性质的文本,它只是原始《老子》特定章节---今本归属第40、42、43、44章内容的传文,相对独立地附录在整篇原《老子》经文的首部或尾部。  相似文献   

20.
人的精神大系统及其太极图式的结构模型 ,以人类工具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为基础 ,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而逐渐形成。猿人开始有稳定的、经常性的精神活动 ,但整体上处于潜意识状态 ,呈现为一幅混沌天元图 ,意识仅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早期智人已有清晰的意识 ,潜意识虽然仍居支配地位 ,已经出现精神太极图的雏形 ;晚期智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发展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 ,二者互相贯通和阴阳互补 ,才形成人类精神大系统与精神太极图。个体精神大系统及其太极图结构的形成 ,也经历了类似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