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析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公共权力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公共悖论与权力腐败,公共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异化现象,不仅仅有人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公共权力的异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动用权力、权利和市场的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2.
公共权力是社会主体为了防止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而设立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为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3.
公共权力是社会主体为了防止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而设立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为防止公共权力异化,必须对公共权力制约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建立权力之间的监督制约制度,实现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4.
公共权力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然而公共权力在实际的运行中会发生异化并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有健全的机制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公民参与的软约束机制、硬约束机制、对应约束机制和补充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行为特征,为揭示我国公共权力非公共运行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提供了一种理论范式。我国应该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制建设、建立公共权力运行的社会制约机制、完善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制约束机制、加强公共权力运行的伦理规范这四方面对公共权力的运行范围和运行过程实施强有力的制约与监控,最终实现控制公共权力非公共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苗建萍 《兰州学刊》2005,3(1):16-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政治文明作了详细的论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其中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核,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人民当家做主直接体现在对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确立与保护,而公共权力的滥用则是对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因此,要实现政治文明就必须加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王进芬 《学术论坛》2007,30(7):70-73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为防止国家公共权力被滥用,列宁提出了以"人民的权利"制约国家公共权力的的思想.他强调要政务公开,保障人民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要让工农群众公开选举一切公职人员并拥有罢免权;要让普通群众和知识分子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强化人民对国家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中政府公共权力失范与合理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政府的公共权力运行表现出明显的公共权力失范,主要体现为公共权力错位、公共权力缺位与公共权力越位三种形式,严重制约着集群的升级与发展。规制政府公共权力失范,需要确立"有为"且适度原则与建构责任政府等两大立足点,从健全法律规范、完善集群的社会服务网络与规范政府的公共服务内容等三个方面加以明确规范。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没有监督和约束的权力。本身具有较大的易腐性。公共权利只有受到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拥有者才能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笔者认为,施行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监督和约束公共权力拥有者。不能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惩治和预防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权力的嵌入性结构和实体性结构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决策和执行权与监督权力、中央与地方权力、政府职能与政府部门的失衡是清晰可见的。实现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的制度均衡、政府权力与公众权利的制度均衡、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实现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职能的契合、构建新型的政府实体性权力结构是应对权力失衡的政策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