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作品得已留传全赖装裱、古有三分书书画七分装之说。但传统装裱工艺工序繁杂、时间长、又受气候影响,河南商水城关镇大马庄学校的书法爱好者云溪先生对传统装裱进行多方面探索,经过数千次的试验,终于研制一种书画芯不用上墙、整个装裱过程不用一点水浆且装裱效果完全与传统装裱工艺媲美的新工艺,堪称中国书画装裱之一绝。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时,大多数是以书画本身的好坏来评价的,很少提到装裱艺术对作品所起的作用。然而,我们知道,一幅好的书画,必须通过其装裱才能使作品更加完美。书画和装裱的关系,就象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一幅作品,如果装裱不好,会破坏画面,如果装裱得当,能起到烘托画面,完整画面的作用,会使原来的画面更加突出。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装裱与书画的关系问题。一是,黑白灰,点线面在装裱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中国画以及名人字画都是经过装裱而收藏至今的,装裱艺术是随着中国画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装裱和画心的关系就好比人要衣裳包装一样,起着不可替代的烘托和装饰作用。一幅画卷的装裱是十分讲究的,远在晋代就有了手工装裱,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说: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到了南北朝时期,国画装裱技术不仅有了发展也引起上层统治阶层的重视。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逐步繁荣,文化艺术也繁荣起来,书画的发展推动了与书画有关的装裱艺术。到了盛唐时期,国画与装裱艺术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宫廷形式。唐人周密在《齐东野语…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画装裱艺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书画装裱艺术语言是现代造型语言的延伸与发展。中国书画装裱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强调在运用装裱语言基本语素的同时,又特别注重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诱导功能。线、面、色、肌理等装裱艺术语言的导向性及其所具有的暗示、象征、对比、烘托等功能,构成了中国书画装裱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正>清代朱琰的《陶说》一书中谈到"范质而施采",它是对装裱色彩运用的一个基本要求.书画装裱,要求镶料的色彩要能起到突出画意的作用.运用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染制出不同颜色的纸和绫,以此创造出异彩纷呈的装裱作品.按照色彩学的观点来讲:朱红、橙色、黄色等明亮的色调为暖  相似文献   

6.
文宗 《新天地》2011,(12):487-488
初冬时节,京城已是寒风凌厉、花草凋零,数百名观众在北京世纪坛却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第三届艺术与和平书画作品展”在这里隆重开幕。进入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装裱在银色镜框里的藏头对联:“和风红树花含雨,平野青林月染霜。”这幅骨力洞达、气韵清新的作品便出自著名书法篆刻家何永泽先生之手。  相似文献   

7.
张乃坚 《北京纪事》2014,(8):108-109
京城书画界也许并不太熟悉邓明文,但是,您到东北沈阳去,辽宁的书画家就很少有不知道邓明文大名的了。东北鲁艺的教授几乎都找他裱过画,东北著名画家卢志学在北京美术馆办展览,近百幅作品的装裱全部出自他的手工活儿。所谓“三分画,七分裱”,邓明文的裱工活儿甚至受到美术馆领导的赞赏。如今,在装裱界,能懂古画修复的人不多,邓明文算一个。因此,他的名字理所当然被载入《中国书画装裱艺术大典》《中国当代书画装裱艺术博览》等多部大典中。  相似文献   

8.
他将篆刻和绘画相结合,创造出"书画印"这一全新艺术和"书画印印学"这一门新学科;他从大学讲台走向社区学校,把承载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画印艺术推向外国友人与社区居民,立志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他今年六十多岁,为书画印教育与传播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他就是阮力,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社区学校书画印印班的授课教师。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画装裱随着传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完善。书画装裱技术产生于纸的发明以后。从晋末(公元四二○年)上溯到蔡伦改变了纸张的质地(公元一○五年),这中间共有三百一十五年的时间。中国的装裱技术,就是在这段时期内产生的,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纸的产生和造纸业的发展,为装裱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造纸业规模一天天扩大,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纸张受到外力、生物、阳光、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破损。纸张破损越多,破损程度越严重,人们自然就想到了修复。还由于中国书法与绘画是作于宣纸和绫绢之上,而宣纸与绞绢质地较薄,所以书写和绘画后出现收缩,使书画作品既不平整,又不便于观赏和收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文化艺术文明的国家。军在三万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有艺术装饰品的佩带了。在旧石器晚期,已开始绘制岩画和彩陶艺术.从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甲骨文、钟鼎艾,到秦汉时期的书法、画像砖、画像石与雕塑;从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的雕塑、绘画、书法等,再到宋、元、明、清的书法、绘画、雕塑之外的工艺(漆画、织绣、玉石雕刻、家具等)、建筑艺术、瓷器、篆刻等,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大批的工艺、建筑艺术家,书画大师,留下了百亿万计珍贵的文物和书画珍品。但是,这些古代建筑艺术、各类雕刻、工艺品以及书…  相似文献   

11.
论琵琶传统乐曲的艺术特征石蔚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艺人们艺术实践的不断改进,这一民族乐器得以创新发展,同时流传下来的许多优秀琵琶乐曲,已成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宝贵的遗产。在这些传统乐曲中,有许多作品的作者已无...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当下网络媒体以及各种高科技的普及,让执笔书写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书法本身的实用功能也受到怀疑,但取而代之的是其作为一门艺术所被赋予的审美功能被无限放大。书家逐渐打破传统的装裱展览形式,不断大胆创新顺应潮流,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具有创新美感的流通形式。通过精致的装帧和独具个性的策展,赋予每一件作品以情感和生命力,带给我们一次次现代文明与经典传统相碰撞的视觉盛宴。书法在盛装之下定会展现更加非凡的艺术魅力,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清宫珍藏书画虽然有所散逸和损毁,但其最重要的部分却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北京与台北两座故宫博物院中。两院荟萃了中国法书墨迹及绘画作品的精华,有相当多的名迹巨品,完整地反映了中国书法史、绘画史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清宫书画得以初步整理与鉴定,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以来,两岸故宫博物院对清宫书画的整理鉴定和学术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书画经徐邦达、张珩、启功等先生的研究鉴定,使书画鉴定逐步发展为一门学问乃至一门学科。故宫书画鉴定以文献考据与艺术鉴定并举为特点,构建了书画艺术史的基础,也构成了故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书画作品一般要作有轴或无轴的装裱。"卷轴"是装裱有轴,"卷轴"包括立轴、中堂、条屏、对联、横批等。立轴是书画中较为多见的一种。"中堂"主要是指画面较长较宽,适宜挂在堂屋中央的书画作品。"条屏"又称"屏条",其特点是两端不镶"轴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画幅形式依旧以传统装裱形式为主,但它多样的装裱形式,还是能够适应现代环境设计要求的。有人说,立轴像赋,册页像诗,长卷像小说,团扇像小品。  相似文献   

16.
吴昌硕是中国艺术史上集书画诗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他的诗书画印,独具苍劲郁勃之气,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美学意义,笔者以画家的眼光与审美体验,对这位艺术大师的风格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内含深厚的“和”文化底蕴。文章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书籍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各个艺术与设计领域分别阐述了“和”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及作用,这对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和谐文化素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书画讲究技近乎道,即技、道之间的自然融合。但现代学术思想尤其西方学术传统则倾向于技与道的分离,这会在无形中分化肢解我们的书画传统,造成书画的现代学术研究与传统发生隔阂。我们既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强调综合素养的展示。因此,本文重点从现代书画学术研究之缘起、现代书画学术谱系之延续和现代书画学术谱系之拓展及融合方面进行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处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宽松的政治文化艺术氛围,使画家们以开放的心态广泛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中的精华,进行艺术探索,这使得今天的工笔人物画有着更为丰富的表现语言与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新形式。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在全球图式语境下得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图文间性"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性范畴,用以描绘在中国艺术领域,特别是诗文书画方面普遍存在的一种艺术创造现象。探讨中国诗文书画中的"渔隐"主题,可以有助于认识这一新概念。人们常以"诗画一律"和"图文并茂"对中国艺术的"渔隐"主题进行解读。但要完成对"渔隐"母题及其相关的传统绘画意象的"阅读",仅聚焦于图像学层面上的画面结构分析远远不够,还须对其中的来源广泛的隐喻进行探讨,关注题材和主题的象征涵义、传统典故,甚至"政治隐情"及心态史、接受史,还有文学上的诗文唱和等哲学与美学问题。而且,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图像的价值不仅仅是被观看,其意义的彰显还涉及作者/观者与历史、人生、社会、自然的存在关系,只有从多元媒介的多元视角探讨才能深刻理解其哲学和美学意蕴。可以说,中国诗文书画中"渔隐"主题所体现的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作用就是一种图文间性,对此进行探讨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图像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