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改革计划体制,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段话不仅指出了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计划经济要依据价值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计划经济要依据价值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计划体制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拟谈谈学习中央决定的一些体会和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文仅就计划经济与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商品经济则是旧社会的产物,是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并为我们认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强调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为极其复杂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在理论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能够同计划经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呢?我们可以从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两个调节作用的角度来理解。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不仅对于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应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的观点,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现实生活证明了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科学论断。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如果一味削弱乃至全盘否定计划经济,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必将导致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混乱”、“在总体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针对现实情况,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使这个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文献。《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观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和新发展。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拟从三个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一个突破。我们必须明确这一突破是指什么?决不能误认为这一提法好象只要肯定是商品经济就可以不要计划经济了,甚至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也不是客观规律了。我们应该按照《决定》明确指出的,理解为这是对过去“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究竟是什么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抉择。我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实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其必然的活动形式——生产的运行调节方式的关系,因而是决定被决定、作用反作用的关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改,最有利于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经济体制模式,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理论是贯穿《决定》全文的一条主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对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计划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要求得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社会主义经济是用计划调节的经济”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社会主义的实践(从苏联十月革命算起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尽管在具体的计划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些甚至是严重缺陷,但是,我认为还不可能从根本上去否定这一命题。诚然,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对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总是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看作是同社会主义异己的东西,不是要加以消灭就是要加以限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教条主义的理解,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机械地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把商品简单地看作是私有制的产物。我们没有看到,商品生产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固然要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依托,即以生产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某种形式的占有为依托,但另一方面,商品生产又是同生产社会化紧密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商品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规律,因而,它的历史,必然要伴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历史。我们说商品价值规律的历史,是指它的内涵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历史,以及它对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历史。我们研究商品价值规律的历史,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科学地认识商品价值规律,而且是为了正确地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使我们的国家较快地富强起来。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先来阐明商品价值规律发育健全的内涵,以及它的发育健全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明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破了商品活动的范围;正确区分了商品生产的不同性质;发展了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性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体。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促进,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两个内在的、本质的、不可缺少的属性。有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