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有其自身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规范体系。国家的目的不是超于个人的,存在于国家中的规范也不是异于个人的外在束缚。国家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类相互承认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和平实践的基础,其存在目前依然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身份社会个人权利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自由、平等、独立的个人权利是不可能存在的.经济上的依附性直接决定了政治体制之中的人与人的依附关系,身份社会的个人权利不是基于人类个性的权利,而是奠基于公民身份的权利.身份社会个人权利状况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苏 《东南学术》2008,(2):127-132
美国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尔认为规范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规范研究也不是仅仅对规范进行描述和解释,更重要的是要对规范进行管控.规范可以区分出其显在方面与潜在方面,规范不仅仅是在其常态应用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场合和反应的关系,更与其相关生活背景紧密相联.规范的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潜在方面体现出规范的四个重要性质,同时它也揭示了对规范进行管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认同与人类思想活动密切相关,具有多重性、流动性和情境性特征,在中国语境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其特定的结构,需要具体的分析才可能深入理解.社会实践表明族裔民族认同的存在并不必然削弱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的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取代多民族国家的族裔认同,国家凝聚认同进程不是仅仅以命令式的强制获得,而是要在富强、民主、文明目标实现中,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活环境,顺应认同生成、发展、变化和存续的规律,在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巩固各民族平等,推动民族团结,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上获得.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普世价值决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早已存在于各种宗教或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共同的价值原则或道德戒律,而是当代全球化中人类共同生活条件形成的产物.近代以来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并不是对普世价值的认同,而是对西方价值这种特殊价值的认同,其结果是引起了普遍而激烈的价值观冲突.要消解包括这种价值观冲突在内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必须使当代全球性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即一方面普遍认同在当代人类共同生活条件基础上形成的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及其所肯认的特殊价值予以承认、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6.
人类作为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符合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政治的最高价值就是获得这种法则,实现人类的整体协调.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整个人类认识史和文化史都找寻着这个社会的理想价值.安东尼·吉登斯反对人类不切实际的理性构想,反对以理想的理性内容来匡正现实的存在,而试图让这种价值贯彻到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中去,使人类在具体的实践中达到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当今社会,人为风险日益增加,并且这些风险往往不是一个地区、民族、国家自身所能够解决的,因此加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实现人类团结、合作、共同治理,使人类按自然的原则生活是现实的世界政治任务,也是人类政治的共同向往.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它以个人为本位,同时又带有一定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色彩,但仍然与民族主义发生了深刻的关联。从兴起的原因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民族危机的产物;从发展的结果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民族主义的高涨;从运动的特点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个人为本位,并具有一定的世界主义(人类主义)倾向,但它所推崇的"个人"和"自我",绝对不是执著于一己痛痒的"个人"和"自我",它所关注的"世界"和"人类",也绝对不是完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世界"和"人类"。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的个人存在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活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个人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的个人 ,个人的“独立性”自由得到空前扩展。同时 ,个人自由的扩展也给整个人类的存在带来危机。因此 ,全球化时代的个体必须领悟当代人类的存在状态 ,达致一种个人活动的规范 ,树立并履践人类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民间法及其与国家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乃是一种使人类事业受规则治理的事业。完整的法律是国家法和民间法的有机统一。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都不是自足的规范体系,它们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局限性。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忽视民间法有效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功能,要充分认识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在保证国家法的权威和尊严的同时,逐渐消解国家法和民间法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两者在法制现代化这一历史前提下的互动整合。  相似文献   

10.
秦强 《兰州学刊》2007,(4):89-92,138
从本质上讲,宪法体现的是一种控制权力的理念,但控制权力并不是宪法的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范必须以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宗旨,合理安排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和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价值关系,最终通过对宪法规范的价值定位,来实现我国宪法的价值转变.  相似文献   

11.
人类作为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符合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政治的最高价值就是获得这种法则,实现人类的整体协调。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整个人类认识史和文化史都找寻着这个社会的理想价值。安东尼.吉登斯反对人类不切实际的理性构想,反对以理想的理性内容来匡正现实的存在,而试图让这种价值贯彻到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况中去,使人类在具体的实践中达到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当今社会,人为风险日益增加,并且这些风险往往不是一个地区、民族、国家自身所能够解决的,因此加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实现人类团结、合作、共同治理,使人类按自然的原则生活是现实的世界政治任务,也是人类政治的共同向往。  相似文献   

12.
周合星 《学术界》2007,(5):63-67
社会整体利益代表机制特指构建社会整体利益代表主体,并规范其行为的制度.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主体有国家、社会自治团体和个人等.我国社会整体利益代表机制存在缺陷.我国经济法负有完善我国社会整体利益代表机制的重要义务.  相似文献   

13.
社会权力是相对于国家和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权力形态,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社会-个人三元架构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社会关系中,民间组织和各种诸个人集合以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正义理论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理想性准则,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对自身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非、善恶、美丑的理性反思.正义既是指规范,又是指美德,既是内在于人的,又是外在于人的;既是关于人类的,又是关于自然宇宙的;既是关于个人的,又是关于社会的;既是认识问题,又是实践问题.理想的抉择是正义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价值理念之间存在辩证关系,能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国家价值理念有效的实施;必须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完善国家和社会价值理念,使其规范并彼此和谐,形成合理的个人和社会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和谐在本质上包含着多元与变化,对其而言,差别的存在是必要的.社会的和谐在根本上依赖于对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公民与政府间的关系作出适当的规定.互助与合作乃人类幸福的两个必要原则.磋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信念和道德才是社会调整定位的决定性力量.它们之于社会尤如基因之于人体.只有利用这个深藏于人类本体和目标中心的精神动力才算抓住了社会扭转的主脉.  相似文献   

17.
朱海棠 《理论界》2009,(3):156-157
在小说<玛拉与丹恩>中,莱辛对人类对上帝的信仰进行了解构,但是解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处于一种没有信仰的精神荒芜的境地中,也不是过度地凸显理性的力量,而是让人类对上帝的信仰由外而内地转到对个人内在生命力量上,用"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推动人类前行.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有机论思想是在批判地继承康德人类社会互为目的与手段的有机体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黑格尔的有机论思想是以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观而表征出来的:他把有机体作为一个根本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的考察,认为社会、自然以及精神都是客观精神的外化,是一个自我保持自我发展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黑格尔理念整体主义的国家有机论涵括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有机体;市民社会形成需要体系的有机体;历史发展是一种有内在必然联系的、有规律的过程的思想。其内蕴的有益思想质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真正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奥古斯丁和卢梭为例论述一种"积极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是指政治生活和国家目的是追求终极的善.持这种政治观的人通常相信人的理性是万能的,他们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抱有绝对的信心,相信通过人不断地努力,可以使世界趋于至善.凡是恶的东西,无论这种恶来自于社会还是来自于个人,都应该将其铲除干净.这种政治现经常是政权更替"已开始又未完成"时期的产物,具有标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黛云 《社会科学》2007,(9):159-165
新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的苦难历程使现代性的"经济增长万能"和"个人绝对自由"受到质疑。这些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都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重新考虑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方式。J.里夫金用"美国梦"和"欧洲梦"两个概念来说明在不同时空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并认为正在形成的"中国梦"必将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