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时医院收治一急腹症患者,日本外科医长诊断为化脓性腹膜炎,须立即开刀,且宣布吉凶难保。亲属怕患者死在手术台上,要求中医一试。马二琴细心诊察,决定以清热解毒、理气祛瘀之法为治,……结果一剂痛减,二剂痛止,三剂病愈。  相似文献   

2.
正炕柜,是一种置于火炕之上,用以搁放被褥和衣物的物件,也叫疙瘩柜、描金柜,原是东北民间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随火炕衍生而来,最大的特点是历时弥久。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起居饮食多在火炕之上,火炕的末梢就摆放炕柜。早年间的炕柜都是实木制作,这是东北家具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大型衣柜,还是小型碗橱、板凳,取材均为实木。这在客观上与东北盛产木材  相似文献   

3.
正古琴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关系之密切,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乐器可以代替。士无故不撤琴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琴艺逐渐成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必修功课。古琴,在古代只称琴(近现代引入西方乐器后才被叫做古琴以区别),又常作瑶琴、玉琴、七弦琴,  相似文献   

4.
《青岛画报》2011,(11):46-47
如果生活是杯咖啡,那么音乐便是勺子,把平淡的生活搅拌的有滋有味,回味无穷音乐给生活添加色彩,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第三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开幕式暨青啤地产之夜大型音乐盛典,就以其特有的方式诉说着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音乐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音乐于他,是惺惺相惜的知音,那些律动的音符寄托着他多年来的梦想;提琴于他,是至亲至爱的孩子,经他的手,一块普通的木料变成了充满灵性的乐器,他说琴头如人之首要五官端正,优美的琴声则如人有一副好嗓子。陶积德,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还自学了一门制琴的手艺。40年来,他一共制作了31把大提琴、100  相似文献   

6.
贺中 《东西南北》2010,(11):36-36
音乐于他,是惺惺相惜的知音,提琴于他,是至亲至爱的孩子。 陶积德,一位69岁的花甲老人,从小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还自学了一门制琴的手艺。40年来,他一共制作了31把大提琴、100多把小提琴,他把这些心爱的“宝贝”几乎都送给了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们。他总是随身带着调音工具,听到谁的琴音不对了,总会“忍不住”去帮着调试。  相似文献   

7.
<鹿鸣>是先秦雅乐中的经典曲目,流传很广,保存时间较长.先秦时期作为雅乐的一个重要曲目,<鹿鸣>有着固定的篇章和演奏模式,在许多重要仪式中被运用.而琴曲<鹿鸣>则是汉代传统雅乐衰微,琴曲地位提升的产物.雅乐<鹿鸣>和琴曲<鹿鸣>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乐系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运用场合,不能相互混淆.琴曲<鹿鸣>只是在题目上借鉴了雅乐古题,而在内容及演奏方式上没有关联.蔡邕在<琴操>中对于<鹿鸣>曲的题解,并非是对鲁诗说的简单沿用,而是根据琴曲特性及<琴操>整部书的内容风格所作的精心选择.  相似文献   

8.
9.
10.
人就是人     
世界上有许多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比较起来,其中捉摸难度最大的大概要算是人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用说,就是死了,哪怕死了千百年,仍很难对他作个丁是丁、卯是卵的结语。说是盖棺定论,其实是盖棺论未定,论难定!死了的人都这么不好捉摸,活着的人自然更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了。但是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回避、拒绝许多东西,却不能不面对人,不能不与人交往,不能不被人管,也不能不去管人。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是人,最恨的是人;最亲的是人,最疏远的是人;最想念的是人,最讨厌的是人;最相信的是人,最猜忌的是人;最依恋的…  相似文献   

11.
<正>曾看到这样一个笑话:外星人到地球考察后向总部报告说,这个星球上的怪物都有一双会发光的大眼睛,嗓门很大,喝一种叫汽油的饮料,身体里还有一种叫人的寄生虫。外星人的考察结果无疑是可笑的,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所面临的城市病。30年,从20%到54%。这就是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而英美达到相同城市化率,分别用了100年和60年。从速度上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令人瞩目。但在此过程中,我们收获的城市增长好处又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一古希腊哲人达勒思奋力呼唤:“知道你自己!”德国哲人费希特言词激动:“我应该睁开眼睛,应该认识我自己。”费尔巴哈更是热情洋溢:“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马克思的观点尤为突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以至引起罗素的指责:马克思过分注重地球上的人类。理论漠视人,人也就漠视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对人倾注了极  相似文献   

13.
高峰车挤,“吊”在公共汽车门外的乘客体谅售票员的苦衷,听从劝告,主动下车让售票员把车门关上。然而在非高峰时,车不算挤,也未脱班,售票员明见有人朝车子奔来,更何况呼吸之间就能上车,不料只听“嘶……”一声,无情之门关闭,任你车下千呼万求,售票员兀自不动。  相似文献   

14.
人的理性与人的需要马进人的理性与人的社会需要的关系,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将人的需要用理性加以制约、影响,才能将人的需要纳入合理的限度内,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离开人的理性去发展和满足人的需要,势必使人的需要变成对社会的破坏力量,...  相似文献   

15.
16.
正四根琴弦,奏出动听乐曲,这是小提琴的魅力。一把好的小提琴,无疑能让演奏更为美妙。声音明亮、有力,四弦浑厚、均匀,做一把小提琴不难,难得是如何做出一把好琴。63岁的胡增援,做琴不过十三年光景。他做出的琴在国际比赛上可与欧洲名琴相媲美,能够卖出一把琴高达十万的价格,得到众多懂琴者的认可。在费县路一处不起眼的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胡增援和他的助手韩永智,听他们讲述无数个与琴有关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7.
开拓人的研究 创立人的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人和人的发展、人的未来已成了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概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研究人的问题的历史,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问题的几个重要原理,分析了当代在人的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文章根据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建立一门单独的、统一的有关人的科学即人学,以推进对人的问題的研究,推动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项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潘晴雯 《社科纵横》2004,19(6):29-30
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 ,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则。在现代文明进程中 ,对东亚地区中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理论之一是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国小康社会进程中人的发展具有不全面、不均衡、低水平的特点。推进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 :大力发展生产力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建构新型的人际关系 ;倡导个性解放 ;弘扬优秀的思想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镇上的人     
陈仓 《东西南北》2009,(2):64-64
年轻的母亲想搬到镇上去居住,但是她急切地想知道镇里的环境是否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她把车停在小镇旁的一个加油站。加油站门可罗雀,只有一位女士在柜台后面看报纸。 “请问,你住在镇里吗?”“是。”女士边回答边收起报纸。  相似文献   

20.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人们学习怎样适应社会的过程。人们通过这个过程来了解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并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新生儿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他们没有礼貌、没有道德准则、不懂得廉耻,也不为他人着想。要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