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构建共同富裕理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理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以共同富裕目标为核心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共同理想”的论述,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既是我们党在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保证我国全体人民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也是当代青年的共同理想。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有利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把我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得以确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既具有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在今后的共同理想教育中,应注意将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理想的崇高性与社会的现实性相结合、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相结合,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内容作出了独到的解释;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坚持马克思思想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传承民族精神与发扬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归纳;对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如何处理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理想”的概念,并科学的阐明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从哲学意义上加深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有着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杭生 《学术研究》2006,4(12):5-10
在中国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同思想领域核心价值组成的体系和主文化;要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搞清楚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杨顺荣 《社科新视野》2001,(5):23-24,22
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十五”计划期间。要实现党所制定的“十五”计划的目标,需要全国人民与党同心同德紧密地团结起来.学习“三个代表”,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积极推进和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报告强调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牢牢抓住这个根本.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践标准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标准也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有效法宝;实践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还是正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一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工作,都要运用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来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张鸣年 《理论界》2007,(8):35-37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其中,架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架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提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组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架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基础的是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和全球战略意识等基础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峰 《兰州学刊》2010,(10):16-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要加大宣传力度,二要加大教育力度,三要加大研究力度,四要加大实践力度,五要加大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5.
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论述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指出实现共同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努力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世奇 《理论界》2005,(3):29-29
中华民族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凝聚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纽带。在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理想的价值导向;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云 《学术论坛》2008,31(4):116-119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探究其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面临思想文化多样化的威胁;共同理想经受着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考验;爱国主义遭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创新精神受到“左”倾僵化思想的禁锢;社会主义荣辱观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理论界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教育部门要宣传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全社会参与,立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多层面的系统逻辑结构,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核心,决定了这个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目标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神动力;荣辱观是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重在实践,其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从关注民生入手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指导功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宣传教育有效机制等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20.
文中论述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意义,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深刻内涵,指出实现共同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努力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