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之后,托洛茨基对列宁进行了恶毒攻击和诋毁。为了保卫列宁和维护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斯大林先后发表了《悼列宁》、《论列宁》、《论列宁主义基础》等著作,精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国际意义,深刻地总结了列宁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许多新贡献,透彻地阐明了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揭露和批驳了托洛茨基的攻击和诬蔑,捍卫了列宁主义,论证了无产阶级“新式领袖刀最本质的特点,刻划了列宁的光辉形象。四月二十二日是列宁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今天重新学习斯大林《论列宁》等一系列著作,回顾一下伟大导师列宁的崇高品质中几个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这对于教育我们的干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俞良早教授的新著《创论“东方列宁学”》,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近日有空阅读,深感该著的精神在于着力于科学把握列宁学说研究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对列宁学说的研究和阐述,始于20世纪20年代列宁逝世的时候。当时,联共(布)领导人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纷纷在自己的著作中研究和阐述了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地位。《创论“东方列宁学”》研究和评价了上述联共(布)领袖人物对列宁主义的认识和阐释。该著肯定了联共(布)主要领导人斯大林认识和阐述列宁主义的正确的内容,同时也指出了他认识上的的缺陷。该著提出,联共(布…  相似文献   

3.
<正> 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在马克思著作中找不到相似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只要深入马克思的理论宝库认真加以探索,便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斯大林的定义不但反映了马克思在此问题上的一贯观点,而且在马克思著作中还有斯大林定义的原型的表述。请看《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第五十一章。马克思说;“可见,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被马克思称为共同生产基础上首要经济规律的时间节约规律,实际上在我们的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著作中,很少得到探讨。这种情况的存在,有各种原因,例如马克思论述时间节约规律的主要著作《经济学手搞》(1857——1858年)发表的时间较晚,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阐述的各种经济规律中没有包括时间节约规律,以及一些同志把时间节约仅视为生产力问题,排除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之外,等等。  相似文献   

5.
<正>在忙中偷闲之际,凭着对哲学问题的浓厚兴趣,拜读了大连水产学院丛大川同志的文章《论斯大林自然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该文发表在《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4年第1期.文章称斯大林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并将其模式化.丛文还认定,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纯自然主义的世界观,使用的是一种纯自然本体论思维方式;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对象是“自然界”,不包括“人化自然”或“属人的自然”;它是“纯粹的自然主义”世界观,是“纯粹自然辩证法主义”,是“自然必然主义”,是典型的独断论的可知论,是非常极端的自然还原论或社会自然主义,是有意摈弃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萌发的“新世界观”.对于作者这一系列“突破”前苏联和我国哲学教科书传统框架的“大胆的”“系统的”创见及  相似文献   

6.
<正> 我在《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发表了《评斯大林自然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又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12期发表了《马克思和斯大林在自然观上的对立》。指出,对于马克思哲学,斯大林哲学的错误倾向主要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修正主义,斯大林在哲学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逻辑基石和逻辑轴心、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关系、哲学思维方式诸方面全面地修正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林锋 《东岳论丛》2011,32(4):54-60
在以往苏联与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中,《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被定性为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长期以来,由于上述"不成熟论"的影响,这两部著作及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哲学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深刻内涵远未得到充分发掘和透彻研究。事实上,《问题》、《导言》不仅不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而且是他一生中关于人类解放问题的基本著作、主要著作之一。它们是马克思本人探索人类解放问题的思想历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他早期人类解放研究的最高成就,具有重大哲学价值和强烈的启发意义。本文依据马克思这两部著作的文本,对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思想做了重新开掘和阐释,并对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中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进行了质疑和驳斥。  相似文献   

8.
传统马克思哲学研究模式是在非斯大林化运动中产生的,其认为自己的合法性和真理性来自列宁确立的研究原则。其实,与其说是列宁创造出了这些原则,不如说是斯大林按照自己的政治实用主义方式创造出了“列宁主义”。因此,苏联学术界在非斯大林化运动过程中逐步建构出来的传统马克思哲学研究模式,其本质不过是一种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主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命题,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谈“异化劳动”部分提出来的。在我们所能读到的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著作中,只有这部手稿明确提出这一重要的具有多方面意义,包括美学意义的命题。正因为如此,这一命题显得特别珍贵,有不容忽视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倍加爱护与珍惜;绝不能用这部手稿是什么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之类的理由而有所轻视甚至忽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故乡问题,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学中,有不少同志一直认为“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一九七六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简史》编写组编写的《世界近代简史》就把“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这个提法写进教材。一九二四年,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提出:“大概正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众多研究者中,马尔库塞在其《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所有著作的基本内容,并且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思想,片面强调自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化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杨耕 《学术月刊》2012,(7):30-39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形成始自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1929年出版的芬格尔特、萨尔文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1931年出版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程》,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引证的列宁、恩格斯的著作多于马克思的著作这一文献格局,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和为现行政策作论证,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在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中得到集中体现。因此,1932、1934年出版的米丁和拉祖莫夫斯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成;而1938年出版的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则标志着苏联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最终确立。尽管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深化并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但从总体上看,它忽视了实践的世界观或本体论意义,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颠倒了马克思哲学的总体逻辑。其根本缺陷就在于,向以自然为本体的一般唯物主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越进步,马克思的人权思想越显露出巨大的价值。 马克思的人权思想集中体现在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论》文)之中,这部著作的准备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它的完成之作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在后来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也涉及到人权问题,但基本上是这三部著作的基本思想的再现。因此,对这三部著作中的人权思想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就构成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基本的理论体系。 概览一下马克思的人权思想,就会发现,马克思对人权的看法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在《论》文中说:“所谓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7页,以下只注页码)“自由这一人权的实质应用就是私有财产这一人权”(第438页)。从这方面看,马克思对人权是持反对的、否定的态度的。另一方面,又在《导言》中说;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求助于人权”(第466页),在为第一国际制定的《临时章程》中说:每个人都不仅为自己而且还要为别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第16卷,第16页)。从这方面看,马克思对人权又是持赞同的、肯定的态度的。为什么马克思在人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5,(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武器展开了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却放弃了异化论的逻辑构制,转而运用"物象化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地平。〔1〕据此,广松涉先生在《唯物史观的原像》和《物象化论的构图》等著作中有着透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见解。他赞成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重大转折的判断,认为"从异化论的逻辑到物象化论的逻辑"这一熟语科学的回答了马克思哲学史上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交际方式”或“交往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物质生产关系,二是指精神交际的方式、类型。这个概念最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把生产关系的内容贯穿其中,还使用了“市民社会”、“私有关系”、“交往形式”,“交往关系”和其他一些术语。同时又提出了“精神交往”这个概念。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等著作中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列宁在早期著作中也赋予“精神交往”以重大意义。但我国学术界对此研究尚不多。本文旨在从精神生产与精神交际辩证关系中,划分出“精神交际”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一、列宁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与斯大林之间的中介,列宁主义是实践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它第一次把理论社会主义(即马恩根据当时的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所创立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变成现实,并直接领导了几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尚存在某些理想、推测的成分,而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模式又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社会主义变形,以至今天要通过历史性的变革来加以矫正,那么,作为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缔造者——列宁,他怎样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他的历史选择对不对?他该不该对斯大林时期的那种被变形的社会主义模式负责。诸如此类的问题,自50年代中期以来从未间断,而今天显得格外严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史上,如果说《伦敦笔记》和《经济学手稿》(1859—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则是最后形成阶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批判》)完成于1858年下半年,出版于1859年6月。该书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问世前出版的一本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批判》一书时说,这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闸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  相似文献   

18.
三、四十年代王亚南经济思想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南同志(1901—1969)是三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学界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之一。对这样一位重要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作些研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我们对王亚南同志解放前三、四十年代的经济思想,就主要方面作一个概括的阐述。王亚南同志一生勤奋好学,著作齐身,建树甚高。经济学译著计有四十多部。主要译作有与郭大力同志合译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原论》、《社会科学论纲》、《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经济学说史》和《〈资本论〉研究》。纵览他解放前的一系列著作,可以见到他对中国经济问题所发表的深邃见解和独特的经济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 1923年,列宁还在世的时候,加米涅夫第一个提出了“列宁主义”这一概念。但当时苏共党内关于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没有统一起来。这突出地表现在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对列宁主义所下的两个定义上。斯大林的定义是:“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季诺维也夫的定义是:“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和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直接开始的世界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定义是否正确、是否一致呢?斯大林认为自己的定义是正确的。因为,第一它正确地指出了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开辟的新的领域,而《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对经济学手稿方法论所作的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是第一次。本书体现了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新角度和新的思考,十分令人兴奋。 在马克思三部经济学手稿(《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发表之前,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是从其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