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林语堂的一生中,北京、上海、美国是值得关注的城市与国家.他在北京浮躁凌厉,在上海提倡幽默闲适,在美国"两脚踏中西文化".林语堂钟情于北京及其文化,这与这座老城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息息相关.上海与美国以其发达的工商业文明给林语堂以强烈冲击,但在高度发达的工商业文明背后,林语堂感受到种种令人忧虑的问题,于是他质疑并自觉疏离历史现代性,表现出对审美现代性的趋同,由此使他偏爱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北京文化.他通过中庸理想、闲适格调、原始生命强力崇拜等方面肯定北京文化的优秀部分,赞美并张扬北京文化的生命力,以此表达他对中西方历史现代化进程中弊病的忧虑.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8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北京联合大学人文地理学学术创新团队联合主办的"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第十四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藏饭店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副校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学研究基地主办的北京学研究学术沙龙暨北京传统书画艺术研讨会于5月15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是进一步推动北京学理论体系和北京传统文化的研究,同时也为基地相关课题研究及编写《北京学教程》拓宽思路。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北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点是探讨传统书画艺术和现代书画艺术如何结合。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洵、书画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燕生、常务副所长马万昌、副所长梁伯建、书画研究所顾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臣彬、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李家欣、蒲秉义、书画所兼…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市文物部门提出的“三个文化带”,经中共北京市委党代会和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内涵不断得到完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已经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三个文化带”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关系密切,从北京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城市诞生和成长的摇篮,史称“神京右臂”;长城不仅是中原农耕民族与西北草原民族融合的前沿阵地,也是南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还是北京作为国家都城的重要屏障;中国的大运河始终向着首都修建,尤其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更是体现了大运河与国家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由此,“三个文化带”建设的内容就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高地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大文化.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北京现有清真寺68所,每一座清真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清真寺文化是中阿文化互相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是各族穆斯林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宗教、民族、教育、建筑、书法、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2017年,北京的文化建设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研究集中在坚持文化自信、谋求文化复兴,产品载体和渠道建设是推进文化“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路径,文化协同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发展新业态是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等几个方面.研究主题的变化,彰显出文化发展与北京建设相结合实践的复杂性和延展性.  相似文献   

7.
提起北京的天桥,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天桥市场、“天桥八怪”。人们印象中的天桥是摆地摊的、耍中幡的、卖杂货的、卖小吃的,是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很少有人把天桥与北京帝都文化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天桥文化就是北京的市井民俗文化。而实际上,天桥首先是一座桥,坐落在城市中轴线上,是皇帝祭天必经之桥,是北京城帝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次才是天桥市场。天桥作为帝都文化的标志历经明清两朝,将近5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天桥东、西两侧形成热闹的大市场,是在清末到民国年间,距今有100年左右的时间。由此,我们在研究或宣传天桥的时候,不能只讲天桥的市井民俗文化,还要讲天桥与古代北京城鲜明的帝都文化。这种帝都文化更有利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展示。  相似文献   

8.
北京学研究必须关注北京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联合大学与首都图书馆合作举办北京学研究所,可以充分发挥北京联合大学和首都图书馆的人才智力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北京学研究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重视应用性理论的研究,二是注重对北京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旧城有着古代东方城市独特的建筑风貌.这种建筑风貌在世界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是罕见的,这种罕见就在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的完整性和蕴藏着的深厚文化内涵.这种完整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又集中体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北京城市的脊梁,统领着整个城市的布局,支撑着城市的街巷肌理,还是一条人文线,展示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一座北京城,半部中华史,北京旧城中轴线积淀了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丰厚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加文化的国际社会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承办奥运会的过程,历来是承办城市文化的国际形象塑造过程。北京需要通过承办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加强北京文化建设,在古都文化、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多元文化、和谐文化等方面实施文化北京战略,努力塑造文化北京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1.
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明翰学派创建伊始,就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文学,这一方面是基于当时英国文化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语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破英国文化主义在当时面临的困境.然而,仅仅更新文学研究的范式并不能完全走出英国文化主义的困境,于是伯明翰学派便将研究的主题由文学转向文化,并以平民文化观念替代了英国文化主义的精英文化观念.在平民文化观念的支配下,伯明翰学派关注的中心文化形式自然就是通俗文化.伯明翰学派由此经历了从文学到文化再到通俗文化的主题嬗变,从而完成了文化研究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2.
北京学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经过7年初创和3年的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丰富成果.继续推进北京学研究,应该进一步解决北京学包括什么、北京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北京学的核心部分是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皆与相对应的地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其或多或少的影响。北京地域文化也是如此,以对北京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简要的梳理中,可见北京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发展阶段、突出的民族融合特色,北京地域文化影响远远超出了北京地理环境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自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天长现在北京地区落成后,便揭开了道教各个派别在北京地区传道建观的历史.以北京道教宫观为切入点,综观北京道教宫观的渊源,以及北京道教宫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可以看出,北京道教宫观具有传播和承载社会历史文化的功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北京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北京学与韩国的汉城学,都是新近兴起的带有社会综合性质的地方(地域)学,并于20世纪的90年代先后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两者有相同的产生背景,有相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很多.同时,北京学和汉城学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对推动北京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学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于2004年9月联合批准设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成立于1998年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为核心,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以"地域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为特色的北京市级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平台(网址:http://www.bjstudy.com.cn)。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肖东发教授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讲座“北京风物与传统文化”的录音整理而成.肖东发教授重点阐述了研究北京文化的意义,并从北京建城的历史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只有深刻地了解北京,熟悉北京,才能更加热爱北京;建设北京同时保护古都风貌并珍惜文化遗产;北京文化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产业转型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流通文化底蕴和基础出发,北京流通软实力建设离不开北京老字号。北京老字号文化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三个基本特征:可体验的文化,可传承的文化,可创新的文化。文章以西城区老字号为例,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层级老字号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文化体验、传承、创新的角度,研究提振北京老字号文化软实力的相关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9.
北京汇平原、草原、水乡为一区,故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体系.外来文化进入北京地区后,均能有"曾似相识"之感.北京历史上实现过三次文化大融合,辽金元系平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大融合,明朝系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大融合,清朝系关东文化与京师文化的大融合.上述地域文化在北京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理论研究需要科学的方法.研究北京学应注意研究方法的选择.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比较研究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都是适合于北京学研究和应该采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