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评话、弹词是类别称谓。苏州评话、苏州弹词是曲种称谓。而苏州评弹不是曲种称谓 ,它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或简称 ,指代这两个曲种。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是说唱艺术  相似文献   

2.
苏州通商场又称"各国租界",19世纪90年代与日本租界几乎同时在苏州开辟。苏州通商场在开辟初期曾一度推动苏州城市的发展,并成为城市新政的试验田。以往学界对苏州商埠的研究多集中在日本租界,对苏州通商场关注较少。虽然苏州通商场后来长期陷于停滞,但探究其中的原因亦可为今天的城市发展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3.
2010年2月5日,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广电总台联合主办的“苏州骄傲”2009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隆重揭晓。2009年苏州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或领军苏州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或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带给大家太多的感功,为弘扬苏州城市精神,为苏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苏州五县一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的县域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其发展优势具有鲜明特点。正确解读和深入剖析苏州经济发展特色,无论对苏州的未来发展,还是对全国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五县一市2001-2009年人均GDP数据为依据,对苏州各市县经济发展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考察。结果表明虽然苏州各市县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趋势,但总体步调一致,发展协调。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古城水街巷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形象是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苏州古城水街巷进行旅游形象设计研究,认为使其形象鲜明丰满是完善苏州城市旅游形象的需要。在分析苏州古城水街巷地理文脉、景观形态、市场感应的基础上,对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其理念形象、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设计,从而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苏州古城水街巷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6.
"苏南模式"和"外向型经济模式"都是与苏州文化精神有悖的经济模式.水乡生活、远离政治生活和佛教信仰生活培育了苏州人的心态,塑造了苏州人的性格,决定了苏州人的生存方式,也规制了苏州人的经济行为.淡化统一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与苏州文化相适应的民营经济,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国时期,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初具规模,旅游专业机构出现,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大。苏州作为自然及人文资源皆丰富的古城,旅游业更显繁荣。旅游影响了苏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促进了苏州市政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苏州传统手工业部分地得以维持,并开阔了苏州居民的视野、促进了苏州"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冯梦龙是苏州派剧作家的同乡前辈,曾为李玉、毕魏改订传奇,并对两位青年才俊不吝奖掖与提携,还和张大复讨论曲谱与剧作。冯梦龙的文学创作与戏曲主张对苏州派剧作家产生了明显影响。苏州派剧作家受冯梦龙的启发,用苏州的历史、传说和时事编剧,直接从冯氏的"三言"中取材。冯梦龙严守曲律的戏曲创作主张和文学教化观也为苏州派剧作家普遍接受。可以说,冯梦龙是苏州派剧作家的戏曲导师,苏州派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至今,原汁原味的苏州话有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变化之一:时代的巨变让古韵十足的苏州话不断地流失;变化之二:新词的涌现使乡土气息浓郁的苏州话不断受到侵蚀。本文从苏州话的变化现象和原因中探析流失和变异的因素,从流失和变异严重的现实中呼吁保护古苏州话的必要性,从拯救苏州话的媒体参与行动中看到了留存文化遗产的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10.
苏州印象     
缪文 《今日南国》2006,(17):29-29
在北方人听来,苏州话和上海话没区别,软软的甜甜的,仿佛掺蜜糖的糯米元宵,苏州人一定觉得这见识很可笑。印象中的苏州人,总觉得别人可笑,四川人吃辣,山东人吃大蒜,东北人模样太大,北京人嘴贫,广东人说话像香港人,苏州人眼里都是问题。中国城市中,像苏州这样自恋的城市并不多见。我的丈母娘是苏州人,到女儿家小住,看不惯的地方,就叹气说:“格个南京人真噱头……”接下来是很同情一番,数落一番,恨铁不成钢。我的祖父也是苏州人,虽然一生大多数岁月并没有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里,偶尔也会露出苏州人的优越。苏州人天生一股傲气,祖父总是嫌我父…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FD I)在苏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FD I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入苏州。外商直接投资从数量上推动了苏州出口的增长,然而片面追求数量型、粗放型基础扩建已不能适应当代引资发展的需要,应加强对苏州吸引外资的软件环境的建设。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苏州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限,今后引资中应加强苏州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计算,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产业格局、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方面比较分析苏州自主创新发展现状,提出苏州应利用区域优势,积极承接上海世博会溢出效应,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苏州创新经济产业布局、增强苏州政府自主创新支撑力、促进产学研区域一体化联动创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等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以期增强苏州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苏州创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明代后期流行起来的"苏样"、"苏意",是苏州风尚的代名词,从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举凡服饰穿着、器物使用、饮食起居、书画欣赏、古玩珍藏、戏曲表演、语言表达,无所不包。自明后期至清中期绵延了近三个世纪之久的苏州风尚,不仅仅是一种炫耀性的风尚,而且还是品位和身份、意蕴和境界、风雅和脱俗的象征。在长期的慕仿效法过程中,全国各地持续保持着对苏州的仰慕、崇敬以至迷信的状态,亦步亦趋式地效仿和追随。苏州时尚的风行,苏州强大无比的影响力,是由苏州人刻意制造出来的。苏州人擅长发挥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始终牢牢控制着时尚的话语权,制定着适合自身、有利自己的苏州标准,操控着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而且还以无形的力量开拓和营造着有形的商品市场,使得苏州的商品生产始终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4.
苏州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乡,在2500多年苏州历史上出现过不胜计数、名闻古今的名人。他们或是在苏州生长的,或是寓居和游宦的。这些历史人物都给苏州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史篇华章。《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出版“苏州历史名人”专辑,发表文章40篇,在众多的在苏州生活过的历史人物中择要介绍了泰伯、仲雍、伍子胥、孙武、范蠡、西施、春申君、项羽、庄  相似文献   

15.
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拥有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资源优势,但现有的物流企业大多维持在相对低水平的状态,竞争力不强。对于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苏州经济发展来说,加快推进苏州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至关紧要。苏州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和组建,根据当前苏州的实际,应通过市场竞争和政府参与这两条路径并举;同时还必须积极创造与此相关的一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苏州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趋于艺术化,艺术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苏州人聪颖精巧的文化个性在艺术创造中体现得最为鲜明.苏州文化的独特个性是文化苏州内涵的立足点.文化苏州是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全球化、中国文化转型背景下一种适时而为、与时俱进的文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努力推进文化立市进程,培育与苏州文化个性相符的核心产业,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弘扬苏州的文化个性;二、在文化交流中树立"文化苏州"品牌并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个性;三、大力加强当代文化建设;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苏州来说,是一次难得而重大的发展机遇。世博溢出效应不仅将给苏州带来直接经济拉动,同时,也将对苏州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苏州服务业总量不低,但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苏州应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区域合作,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州古城的世界遗产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引发了苏州古城保护的热烈讨论。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经验来看,现状苏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并非易事。调整发展对策、寻找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是推动苏州古城保护,迈向世界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苏州据三江五湖之利,有海陆之饶,吴俗自古讲究餐饮起居。自先秦下溯,悠远历史和深厚的吴地文化造就了苏州餐饮业的繁荣和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苏州餐饮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纷杂的现实和市场的无情,使苏州餐饮业在进一步发展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和约束。因此,突破求变、诚信兴商、品牌战略、锐意创新、文化建设等成为苏州餐饮业再谱绚丽多彩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传统的现代城市。这些年来,苏州推出的"依托古城,开发新区"、中国和新加坡共建苏州工业园区等多项举措,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