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汉字的创制有很强的理据性,这些理据不仅或多或少地被传承了下来,而且影响着汉字的发 展演变。在文字孳乳中,理据对假借字演变、通假字、词汇用字等均存在着影响;在字形演变中,理 据导致了字形繁化,理据累增也会引起字形变化。理据对汉字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理据弥补形 变缺失、对异体字字用分工的影响及制约字形的发展变化三个方面。理据在文字孳乳、字形演变中均 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汉字系统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2.
汉字初创时的象形特征非常明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字体不断改变,由甲骨文至金文至小篆,其象形特征日渐消失;汉字字体演变为隶书、楷书后,其象形特征基本消失。在字体的演变过程中,汉字的笔画形态、部件的组合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是部分汉字的意义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汉字的构形理据,并使其产生某种程度的改变。考察我国目前使用的通行字,我们发现,它们有的完全保留了汉字初创时的构形理据,有的部分保留,有的丢失了构形理据,有的则根本找不到构形理据。构形理据的保留或部分保留是汉字发展演变的必然,但构形理据的丧失或根本找不到构形理据则与人为地改造汉字、构造新字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早期阶段,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不再象形,构形理据消失,这些象形字就成了记号字。以词的音义为构形理据的汉字,由于形体的变化、词的音义的变化以及字用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构形理据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呈现记号化的趋势。汉字记号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对汉字性质、汉字结构理论等方面,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有其与拼音文字截然不同的特点。针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十分困难的现状,汉字教学应将汉字构形的理据性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从字形、字音、字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字形分析,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古今字"这一概念,有人从训诂角度来使用,着眼于文字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人从文字学角度来使用,着眼于文字的孳乳规律。古今字之分化字的产生,源于词义的发展运动,表现为文字功能的分化。分化字选择了形声化途径,重构构形理据,坚持了汉字的表意性。  相似文献   

6.
大量形声字是在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加注意符是为了分化原字的记词职能,提高汉字表义的区别度。分化字的意义可以与原字意义重合,也可以是引申义或假借义。强化本义、分化引申义和假借义而引起汉字字形的孳乳、分化是形声字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正确认识形这些对于理解形声字的形成和形义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形体构造与它所记录的词在意义上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古人由此总结出六书理论.凡是符合六书造字原则创制的文字为理性造字.以理性造字产生的汉字形体具有构字理据.汉字变异破坏构字理据,但其变异轨迹、动因和内部机制可以解释.凡形体变异能解释,可称变异理据.有的讹变形体经过改造,获得新的构形解释,可称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讨论的"斤斧类汉字"的字形字义,包括"斤"、"斧"和以"斤"为构件的"析"、"折"、"新"等共5个常用汉字。这些字都是含有"斤"作为表意构件的象形字或会意字,都是跟砍伐工具有关的纯表意汉字,本文分别从字形解读、造字本义、字义演变、字义源流和相关成语等多个角度加以解析,以求全面把握这几个字的构字理据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说文》是一部说解汉字构意的系统专著。它根据汉字形义统一的原则,以丰富的文献词义为基础,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理性地分析文字形体结构,归纳构件部首,在较为周密的系联中解释汉字构形理据。许慎构建的文字构意与文献语义、文字构形、文化信息等多维度联系,符合汉字构字的客观规律。《说文》在阐释构意中体现的系统思想具有方法论意义,是传统语言学的精要。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表意性极强的文字,就是说可以从字形上考知字义,进而了解它所代表的语言中的词的词义。在造字之初,这种联系尤为密切,因而,“以形说义”成为传统训诂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随着汉字的运用及其形体的不断变化,“以形说义”方法的局限性也就愈加突出。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汉字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汉字越是走向成热,它的形体的抽象性越来越高,表意性越来越差。在几经演变之后,汉字的形体与字义之间一望而知的关系便被蒙上了迷雾,同时,人们的认识在加深,语言在发展,词汇在不断地增加,文字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辨义基础是“形—义关系”,因而字形状物是汉语的意义生产、表述的突出特征。汉语文学能够在字形的展示中提供关于物质世界的感性生命经验,同时字形状物也造成了汉语文学超验意义和诵读意义的不足,所以,汉语文学力图把“意境”和“音韵”注入感物、咏物之中。在技术物品代码主宰人类的理解和交流的现代文化中,汉语字形状物的文学性特点对于恢复人对物质世界的感性生命经验具有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证了:1.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基本特点及其划界原则,2.古字、今字、通假字与所记之词相联系的特点,3.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具体区分办法。  相似文献   

13.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始终保持着与汉语早期的联系,没有走向跨语言发展的道路,这与中国哲学重直观、重整体的思维特点密切相关。汉字字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虽经历久远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发展演变成为民族的历史记忆。作为一种社会凝聚性结构,汉字通过其形体所承载的信息构建出一种文化信息空间。在这样的文化空间中,人们共享象征意义体系,并且接受具有趋同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实现文化记忆的现时化,这对增强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具有以形表意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从汉民族思维的角度出发,利用甲骨文的构形特点分析汉字的构形理据,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充分明了汉字构形理论,增强学习的兴趣;同时,分析汉字构形理据中的文化因素及对其多元化的解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性。运用甲骨文构形来展开汉字的理据性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方法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两次汉字简化改革使以象物象形为源头的汉字抽象程度再度提升,符号化性质更加突出。汉字符号不仅在创建初期显现任意性与约定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而任意性与约定性制约简化规则、简化符形,凸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在寻求符号与客观世界的相似性上,汉字简化对已经完善的相似性做出割裂式改革,突破原有相似性陈规,寻求新旧符号的相似性,在旧有认知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体系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意符、音符、记号是汉字具有的三种结构符号,记号不同于意符和音符,它和它所记录的词义没有任何音义联系,只有区别字形和字义的作用。汉字记号化是汉字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在现代汉字中记号字和半记号字占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现代汉字记号化程度的加深,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汉字简化的原因。汉字记号化,对汉字性质的认识、汉字认知和汉字教学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欧美学生的汉字认知与汉字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拼音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欧美学生在汉字形音义的认知,从字义过渡到语境中的词义、句义,汉字书写、词汇容量大等汉语读写问题,导致了欧美学生汉语学习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将汉字形音义的认知与汉字应用结合起来,即阐释识字与阅读、写字与写作、汉字引申义与汉字文化等在汉字教学中的内在联系,并以此确立汉字教学观念,将汉字知识教学延伸到汉字应用的层面上来,以提高欧美学生汉字应用和汉语读写能力,最终实现用汉字读写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