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魏晋时代,却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分繁荣,并富有创造精神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区的高度成就并有突破性发展的时代。书法在这一时期得到大丰收,书体在这一时期完备,文字也发展成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书法世家,书法真正开始了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的转变。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讲求符号、结构、线条艺术的书法艺术,发展到魏晋时代,已跳出了"饰文字以观美"的萌芽更新阶段,使眼底观照的对象和心中契悟的真意流露于笔端,书法家的心迹、神识得到了本质的显扬.在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美学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阶段.  相似文献   

3.
魏晋韵度与二王书法崔延和书法是我国有着古老传统的艺术。书法艺术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祖国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每个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国汉字的书写形成为一门艺术。书法的历史与汉字的历史曾是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书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探讨魏晋书法艺术的风格特色,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人文思想。魏晋书法笔致含情,崇尚自然而又飘逸狂放,黑白世界中那扑面而来的真率任情、粉黛无施、自然气韵和爽爽个性风骨,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滥觞。  相似文献   

5.
民俗书法这个课题以往很少有人研究。本文从民俗与民俗书法、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民俗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原生状态、广义的民俗书法与民俗书法在因特网时代的嬗变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当今中西文化快速交流的时代,讨论民俗书法,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民俗书法理论,以及书法艺术的理论和创作的创新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转型期,其中楷书、行书、草书等多变与兼容的书法形式可以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一时期的书法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实用性需求,而是进入审美自觉的艺术领域。从魏晋书体视觉形式的嬗变中,阐释和证明魏晋士人在书法上审美的觉醒与自觉。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出点画、线条以及空间上墨与色的关系,以此表达审美内涵中的自然韵味和生命精神,从而达到魏晋士人对艺术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书法本科专业教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书法教育,它强调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全面性。从楷书入门的书法学习方法是书法处于实用时代的历史必然产物,并不是完全适合当代高校书法艺术的教学模式。通过从技法难易程度、相关书法理论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考察,篆书应是书法本科教学中入门书体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对汉末魏晋前书法艺术的生成环境作一系统考察,发现从商甲骨文到秦汉隶书,具有无限审美意蕴的各类书法图式均伴随着理性思维的不断成熟和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广泛传播、功能的全面实现和书法艺术本体的逐步觉醒。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观念的生成是民族文化、文明逐步发展进步的结果。正是这一灿烂辉煌的文化文明史,给书法艺术自觉意识的生成提供了丰厚肥沃的土壤,使之能在文明、理性、觉悟的怀抱中诞生其自觉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硬笔书法首先是书法,其次才是硬笔工具。在当代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一样面临着继承、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历史使命也要求其不断地完善自身。硬笔书法的意义在于既传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又提供新的东西,是书法艺术在当代的新发展。文章就硬笔书法的学习及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后人评论魏晋的书法风格往往以“韵”概括,但魏晋的书法风格是复杂的,在“韵”的主导风格之下,还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这就是“清”。魏晋玄学思想的盛行、魏晋人自我价值的发现、魏晋时期书法的自觉等,是形成魏晋书法“清”的风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书法艺术兴起于魏晋时期。晋设立书博士.文字的书写成为求取功名的必修课,这一方面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客观上使书写者自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使用汉字。杜绝了社会上的用字混乱现象,规范意识深入人心。从唐以后,科举取士与书写规范紧密相连.历朝历代上到皇帝,下到各级官吏,都能手书规范字体,这对社会用字无疑起到了示范作用。我们现在讲汉字规范化,重字形重字音.而对书写的关注则明显不足。所以,应尝试借鉴一些封建时代书法科举等有利的因素,促进汉字书写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中国书法从起源于实用性为主发展到艺术性为主,又从古典形态转变到现代形态的过程.作者指出从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书法"尚用"主张到魏晋、唐宋时期的"尚意书风";从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不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揭示书法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双重性--即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曾经提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 ,但并未对此加以论证。本文则从“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文学流派的涌现”和“文学理论的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文学的独立和自觉自魏晋始 ,魏晋南北朝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学的独立和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书法发展的外因探析刘宗超任何断代史的研究都不是孤立的。书法艺术无论步入何朝何代,总有按它质的规定发展的一面,否则只能导致它的消亡。近百年的书法艺术,同样承接着它以前的悠久历史而来。书法艺术构成要素的不断完善和美化,是书法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时...  相似文献   

15.
该文围绕鲁迅提出的“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着重探讨鲁迅如何抓住时代特点,沟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阐明时代潮流与文学的价值取向,从而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其意义不仅指出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出现一大转折的历史现象,而且由此拓宽了魏晋文学的研究层面,为中古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魏晋六朝是玄学之风昌炙的时代,也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其间,玄学风尚充斥的人物品评风气、清谈玄理充斥的有无之论、言意之辨等哲学论思对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的建构与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魏晋六朝时期的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呈现出了重筋骨、重神韵、重意象批评、重书家主题情思的理论批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认为,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实,文学的自觉必先植根于人的自觉。汉末魏晋间最能体现人的自觉性的标志莫过于此:群体意识的削减和个体生命的关注。渗透于时人的言行上,则注重人格个性的张扬。 何谓人格?瑞士学者荣格说:“人格是个体生命天赋特质的最高实现。人格的实现取决于直面人生的具有高度勇气的行动是对于所有那些构成个体生命要素的全面肯定…… 以及伴随着进行自我选择的最大限度的自由。”汉末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异常动荡的时代,踵党锢之祸而后至的三国争霸、西晋代魏,几乎荡尽了西汉盛世景象。随着汉帝…  相似文献   

18.
嵇康是魏晋时代的哲学家、诗人和著名音乐家。如果说作为哲学家和诗人的嵇康,在他所处的时代还未能独领风骚,但作为演奏家和音乐理论家的嵇康,却是独树一帜的。本文的中心就是力图阐述嵇康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为我们提供的前人所没有提供的东西。 1.嵇康的“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观点,显示时代审美思想的特殊所向。每一个时代都有良己特殊的审美问题。鲁迅先生曾把魏晋看作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是对魏晋审美恃征的极准确概括。所谓文学的自觉,就是人的自觉,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从历史发展上看,  相似文献   

19.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善待书法艺术,社会要形成重视书法艺术的风气。青少年是继承和宏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文质相复的历史循环理论来衡量,魏晋是一个主文的时代。刘勰将“质文代变”转换成文学理论命题。从文学发展史上来看,魏晋是一个灿烂的文学时代,而这个时代得到了史学观念与文学理论的双重支持。西汉末叶扬雄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的儒家文学观念,于汉末魏初“唯才是举”大时代背景下有了“诗赋欲丽”的隔空响应与理论续写。过度重视生活奢靡享受,追求生活的无上质量,钟情心神的快乐精彩,甚至对于美好的容颜、外在的神采风姿也是趋之若鹜,在文学上必然更加重视与追求绮丽的文采,从而形成靡丽的形式主义文风。在“灵均余影”与“瞻望魏采”双重因素影响下,“诗缘情而绮靡”的文学批评理论应运而生。虽然魏晋文学自觉说已经被证伪,但文学脱离了儒家教化的羁绊,在魏晋得以实现回归文学本位,追求文学个性以及华美辞采、任情任性,这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巨大进步。一个区别于汉风唐韵的华丽的文学时代令后世瞻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