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有捐 《统计研究》2006,23(10):49-54
一、引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1700个县城关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分重视,每年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不断提升,接受低保救助人数明显增多。1999年中央及地方财政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总投入为19·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20%,全国保障人数266万。到2004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总投入为17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59%,…  相似文献   

2.
最低生活保障的实质就是满足生存所必需的基本需求,它与收入无关,即不论是否有收入,他(她)都必须得消费的,用以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数量.因此,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应以消费支出为根据较为合理.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是构建社会保障的关键,对合理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呢?同时,我国自1993年6月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9年9月底,全国所有的城市和县政府所在的城镇全部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今已有12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各地市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进行了几次调整,那么现在我们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效果又如何?笔者想就这些问题用线性支出系统对此加以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价上涨对上海低收入居民生活影响显著。近半年来,受访家庭月基本支出增长二成;刚性支出项目的价格上升,让部分家庭难以承受,食品、医疗等刚性支出的压缩空间已十分有限;逾九成受访家庭感到生活质量下降,其中近四成感到基本生活难以保证,境况窘迫。他们迫切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手段,平抑生活必需品价格,完善制度性保障措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稳定、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4.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指的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 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 社会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 条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于此线时就有 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 实物救助。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定可从三个方面来理 解:一是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线获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 本权利;二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在公民因社会的或个人 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致使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才 发生作用的;三是它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 或实物,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后一道安全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经受到 极大冲击,于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普遍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呼声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居民生活质量则是民生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变化历程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指出制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提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林 《四川省情》2007,(5):46-46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城镇低收入家庭达到联合国《关于新千年中的城市和其他人类住区的宣言》中所提出的“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现象,导致部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无力拥有适当的住房。这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一致,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可持续,要以诚信为基础。我国低保制度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假离婚骗取低保金,该现象难以用道德约束;二是对申请低保者的家计调查不科学,成本高而导致调查结果难以完全反映真实;三是低保者享受的种种待遇相加与低收入从业者相比具有比较优势。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财政,是典型的国有产权,它通过转移支出分配给处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公民享有。但在城市低保中,假离婚以骗取低保金的现象成为一种侵蚀有限的社会保障资金的亚文化现象。据2004年4月18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8.
基于城乡居民收入抽样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它不仅是衡量国家和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而且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实证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反映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国民生产总值等宏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一再遭到人们的质疑,认为中国的GDP被高估.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反映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疑虑:中国居民收入是否也高估了,本文在对我国城乡居民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国民收入循环原理对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  相似文献   

11.
背景链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于1997年开始建立,到2007年底已基本在全国普及。这项制度是对家庭人均纯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残疾人口,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方式提供物质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目的在于帮助这些残疾人口摆脱生活困境,使其达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林坪 《浙江统计》2011,(9):40-41
近几年,温州各级政府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超过城市居民。然而,城乡收入增长水平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家庭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仍难根本改变,中低收入家庭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居民财产性收入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努力消除贫富差距、关注城乡居民增收,特别是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居民增收难问题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上海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惠民政策的带动下,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收入来源加快拓宽,收入结构更加优化,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趋向稳定;居民消费进入新阶段,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保障水平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不断上涨态势,特别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给居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使他们的生活,犹如雪上加霜.抑制物价过快上涨,适当弱化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家庭生活的影响,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元月4日,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总队长张小军等列席了省政府召开的第78次常务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之一研究讨论《关于给城镇低保对象增发临时生活补贴》问题。2007年内,青海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食品类价格的拉动下持续走高,已影响到城镇最低收入户居民基本生活的实际情况,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省政府曾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因物价上涨对城镇最低保障对象增加临时生活补贴问题。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青海调查总队四次测算CPI上涨对青海城镇最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时向省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做好统计调查服务。在此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讨论《关于给城镇低保对象增发临时生活补贴》问题时,宋秀岩省长特别表扬了青海调查总队的工作,她说:“青海调查总队测算提供的数据是通过住户和物价调查来的第一手资料,是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是相对准确的。在这里要感谢青海调查总队所做的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宋秀岩省长表扬青海调查总队工作  相似文献   

16.
肖立见 《统计研究》1992,9(4):36-37
居民生活水平是指城乡居民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需求的满足程度。世界许多国家一般用居民的人均收入、能源消耗、日用消费品供应和生活服务水平等生活福利指标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为了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通常主要是借助于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或生活费支出等指标。事实上,这些指标都不能说明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更不能用来比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积极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第一,强化政府在廉租住房建设中的责任,保证廉租房供应。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建立相应惩罚措施,对于阻碍廉租住房发展的地方政府应给予严厉处分。廉租住房建设是社会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具有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等多方面的性质,地方政府应会同社会保障部门,尽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对其建设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保障角度看加强劳动统计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社会保障角度看劳动统计 社会保障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稳定社会和安邦兴国的要求,又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孙瑛  马建伟 《统计研究》2003,20(9):32-4
依据社会保障制度中福利供给的主体不同 ,老年保障制度依赖于“三大支柱”。第一支柱里强制性公共管理的支柱 ,是由国家财政或强制性社会保障所提供的“基本养老金” ,代表着国家对养老金的完全干预 ,现收现付制、公营、公共筹资和调控 ,集中用于构造保证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养老金的计发是在生活状况调查基础上的统一的或最低的保证 ,其最终目标是以“公平”保证社会安全。第二支柱是由雇佣关系产生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款的“职业年金” ,一般带有国家强制性 ,完全积累制、以收定支等特点 ,又因可以商业运营而带有市场行为及…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不断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城市住户调查是以城市非农业户居民家庭为调查对象,对城镇居民收入、支出、人口、就业等进行的综合性社会经济调查,逐月向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城市居民生活情况,为各级党政部门制定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商品供求、货币流通、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以及编制中长期计划等政策的重要资料来源,是党和政府体察民情民意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此,必须要以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搞好城市住户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