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的矿业权登记既是对于矿业权作为私权利的确认和公示,又体现了国家对于矿业权人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具有私权和公权的混合属性。人民法院对于矿业权的私权变动做出的司法认定,不能取代登记机关对于矿业权变动条件的公法审查。矿业权登记机关对于符合公法条件的矿业权司法认定,应该依法予以登记,对于不符合公法条件的矿业权司法认定,则仅可对于其私权的变动部分作他项权登记。  相似文献   

2.
随着2011年《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曝光,一场对于报刊界的调查全面展开,由此开启了对英国现行的报刊业监管制度的改革。本文对于这次报刊业监管改革的原因、大致历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其中存在的争议和博弈进行了描述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于英国报刊业监管改革的实质,以及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卓 《理论界》2010,(4):133-135
本文试图通过对"对于"在古代汉语中的用例,来找到作为跨层结构的"对于"与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对于"之间可能的源流关系,并讨论了前人对"对于"来源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对于物质结构认识的历史上,总是同时存在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方面是对于物质结构的可分性的讨论,另一方面是对于物质结构的统一性的讨论。不论是对于可分性的探讨,还是对于统一性的探讨,都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都证明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原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统一性的认识,不是从现代开始的。在古代,人们运用朴素直观的猜测方法,所建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与其说是注重了可分性,不如说是注重了统一性。古希腊的原子论,即是力图揭示世界本原的统一性。它认为,世界万物虽然是丰富多采的,但本原、即最终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原子,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便  相似文献   

5.
闵军 《兰州学刊》2015,(1):89-94
早期儒家对于孝道问题作了广泛而深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早期儒家经典来看,早期儒家对于孝道的阐释主要是从孝与爱敬,孝与忠,孝与礼等儒家德目的关系入手进行思想建构的。文章对于孝与爱敬、孝与忠、孝与礼等道德条目的关系作了归纳和梳理,初步回顾了早期儒家孝道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儒家孝道思想的多重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摧毁了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家族的社会认同、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对于儒教的文化认同,使新知识分子发生了身份认同危机。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就是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随着革命及新中国的建立,这种危机得到特殊形式的解决。改革开放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7.
胡燕春 《社会科学》2007,1(12):165-170
雷纳·韦勒克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综观韦勒克的诸种著述,无论是对于文本的分析还是对于现象的把握,都充分体现出了其对于文学史的诸种理论与实践的透彻研究。他凭借对于文学史料的有力把握,以积极、开放与动态的历史意识、较为辩证与整合的史实观念对诸多文学史现象与理论予以了扬弃与修正,其文学史研究囊括了对于翻译史、文体演变史以及思潮嬗变史等诸多文学史撰著中的问题的阐释,为后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与无尽的学术资源,从而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文学成就在于:莫言的创作生动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创作呈现出对于外国文学的借鉴,呈现出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声誉与影响;拓展了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自信和勇气;促进了中国当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莫言的获奖也存在着某些隐忧:对于莫言未来创作的隐忧,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隐忧以及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公共性"不是一个仅具单一面向的概念。就用以描述公共政策而言,它其实内含着多个被世人称道的可以被单独用以评判公共政策的尺度,它集中了诸多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要求。这些价值要求经过提炼,在当代都被凝练在了"公共性"之中。对于人性的关注,对于价值理性的高扬,都彰显了"公共性"对于公共生活的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如能在这些方面具备条件,便可以称为具有公共性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0.
从对于人的问题的关注,到对于国家、法的问题的研究,再到对于资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在哲学研究视域中发生了逻辑转换。而在诸多转换中,人类解放成为了马克思最坚守的理想,并奠定了马克思一生的哲学道路,那就是为全人类的解放寻求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1.
郜攀 《理论界》2010,(11):45-46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陈独秀晚年的思想给予了重点研究,尤其是对于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重新认识和评估更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充分肯定了他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的价值。本文主要是回顾和梳理陈独秀晚年对于大众民主思想的认识、思考和研究,以求发现其对当前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合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门街全传》易装女性楚云的形象塑造入手。分析了其从女扮男装到回复女性身份的过程及其中蕴含的女性意识,认为其书既体现了对于女性自身价值的肯定.又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女性生存困境的探求与思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摆脱对于男性话语中心的坚守。  相似文献   

13.
个人化写作是9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以其对于个体感觉和欲望的张扬构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现代世界的精神表征,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产物,是中国90年代时代精神状况的必然表现。其成就在于,它拓宽了文学表现的个人经验领域,加深了对于个体内在生命体验的表现深度;调整了作家的创作心态,解放了作家的艺术想象力。但是由于它没有形成个人化思想,对于生命个体的理解失之偏颇,所以又表现出许多局限和不足之处。个人化写作要想走出困境,作家必须建立对于个体的全面理解,形成个人化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理论贡献。其中理论渊源部分主要介绍了发展经济学对于发展观变迁的贡献,发展观在我国的演变与实践情况,以及科学发展观与已有发展观的关系;理论贡献部分主要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贡献。本文旨在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拓宽人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德国伟大的史学家兰克利用学科分化的有利时机推动了史学专业化的步伐。兰克对于史学专业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确立了史学研究的对象 ,奠定了鉴别史料的原则 ,明确了历史写作者写作时应持的原则 ,特别是对于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更是兰克对于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兰克史学对世界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兰克史学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个人化写作的背景、成就与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茂民 《东岳论丛》2000,21(3):136-140
个人化写作是90年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以其对于个体感觉和欲望的张扬构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现代世界的精神表征,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产物,是中国90年代时代精神状况的必然表现。其成就在于,它拓宽了文学表现的个人经验领域,加深了对于个体内在生命体验的表现深度;调整了作家的创作心态,解放了作家的艺术想象力。但是由于它没有形成个人化思想,对于生命个体的理解失之偏颇,所以又表现出许多局限和不足之处。个人化写作要想走出困境,作家必须建立对于个体的全面理解,形成个人化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倞 《理论界》2014,(5):131-133
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电影研究也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电影艺术的独立地位、电影技术、电影的大众化、电影的本体认识等方面。这些贡献不仅对于当时的电影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而且也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诚对抗战时期的中外关系有着独到的思考。对于日本,陈诚精辟地分析了其入侵动向,并主张长期坚持全面战、持久战、消耗战等方针;对于西方盟国,陈诚主张努力与之结盟但心存警惕,秉承自力更生的外交方针;对于苏联,陈诚拒斥中有限度地加以利用;对于远征军的派遣,陈诚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反映出他在中国与盟国利益发生冲突时的政治抉择。陈诚的见解是极度务实的,既坚持了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又兼顾了政党利益。陈诚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蒋介石的决策,进而影响了抗日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正> 对于秦汉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曾经进行过研究和讨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社会所有制理论的理解不同,对于历史资料的解释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认识不同,迄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因此,今天仍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