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福泽谕吉与金玉均早有接触,并对金氏所主导的开化运动提供过支持,因此当金氏因甲申政变失败亡日时福泽对其提供了帮助的同时也表现出同情.金玉均被害事件发生后,对该事件福泽从最初推测为中朝所共谋转变为认定为朝鲜所为,同时以国际惯例为辞,对中朝两国对该事件的处理方法表现出不满.并且,福泽又将对该事件的评论延伸到了日本对朝、对华政策上,建议日本政府制定朝鲜政略与中国政略,并依此处理与中朝之间的事务.福泽对该事件的评论也从侧面印证了该事件与日本出兵朝鲜以及进而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并无实质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从文明冲突的事实和理论的基本估价上 ,可以看出传统的“深入论”与绝对化的“替代论”难以协调 ,“两论”对当今文明冲突把握都不够准确。现今文明的冲突是在绝对差异不断缩小、共同点不断增多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基础上 ,其冷战所代表的传统冲突根源和冲突表现形式 ,正在淡化和消隐 ,而民族性冲突愈显突出 ,两相对照文明的冲突不是“深入”、“替代” ,而是“凸显”。正基于此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在把握文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现实关系上出现了失误 ,它忽略了国际交往和冲突中文明边界的消磨 ,把本来仍然具有时代性落差和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生硬地当成共存的现实差异来处理 ,反映了他们骨子里的西方优越意识  相似文献   

3.
巨文岛事件发生前,面对英俄在东北亚的争夺,福泽谕吉在对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局势表现出危机感的同时,将朝鲜喻为夹在日本和外国间之"蒲团"。事后,他认为朝鲜应"联英防俄",将俄国看作是朝鲜、中国以及日本的最大威胁。并且,他还认为朝鲜的灭亡难以避免,表达了为了朝鲜人民可以"祝贺朝鲜之灭亡"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白鸟库吉是日本东洋文献学派的创立者,提出了著名的“尧舜禹抹杀论”.他带领其弟子对中国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在中国东北史和朝鲜史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顾颉刚是中国“古史辨”派的领袖,首倡民国“疑古”之风,后创办《禹贡》半月刊,掀起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热潮.二者的研究似乎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二者学术起源之“疑古”观念亦存在某些共性特征.本文以顾氏与白鸟氏对《禹贡》的考辩为出发点,比较二者“疑古”思想的学术渊源、辨析方法与观点倾向,试图探究二者在学术上是否存在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日本近世末期农民思想家二宫尊德的“报德教”与儒释道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就报德教的“以德报德论”、“至诚、勤劳、分度、推让论”、“天道人道论”和“一圆融合论”在建构过程中对儒释道思想吸纳、活用和扬弃的内涵进行深入精到的考察和分析,不仅可以为阐明日本思想文化与儒释道的渊源关系提供一个典型实例,而且可以揭示出吸纳、融会和活用儒释道思想精华对于文明社会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世界新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1920年末,日本出兵我国延边等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延边惨案”,数千东北朝鲜人和部分中国人惨遭日军杀害。事发后直到现在的100多年间,国内对该惨案的研究仍不够充分,在纪念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延边惨案”具有发生时间早、事件规模和日本出兵规模大、事件影响也很大等特点。长期以来,“延边惨案”被“庚申年大讨伐”所代替,明明是大惨案却被称为“大讨伐”,极其不利于凸显惨案的历史真相。而1928年发生的“济南惨案”,在研究和纪念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其经验值得去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朝鲜“实学”派学者们所积极倡言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容纳外来文化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开明改革主张,是由“西学东渐”形势促成的;这必然促使朝鲜逐步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化知识与思想观念,从而为朝鲜民族通过近代改革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奠定实学基础。因此,朝鲜实学中已经有了近代化价值取向的萌芽,是朝鲜在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转变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思想。  相似文献   

8.
“高丽棒子”是中国人对朝鲜(韩国)人沿袭已久的蔑称.但是,对于这一称呼的历史由来,却一直缺乏学术考证.其实,通过梳理朝鲜文献《燕行录》的相关内容可知,它来源于韩文的“帮子”一词.“帮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时期朝鲜使行团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它从一个特定的称谓演变为“高丽棒子”这一含有贬义的泛称的历史过程,反映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使团接待政策所引发的朝鲜使团与沿途的中国百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金玉 《延边大学学报》2005,38(4):120-123
朝鲜族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舞蹈艺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形体来表现感情、性格和色彩,具有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达形式。朝鲜族舞蹈所体现的直发力和传导力、“形”与“力”、“力”与“力”、“形”与“形”的关系是朝鲜族舞蹈风格表现形式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钱谷融的文学思想中,影响最为深远和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其标志和成熟的代表作应是《论“文学是人学”》.但在这之前,钱谷融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人学”探索阶段,以时间论之,是1949年建国后开始的;以逻辑起点论之,则是其早年所形成的人生观和文艺观;以演进过程来看,经历了“人”的认识深化、高尔基的“人学”思想追寻和“人学”思想成熟之初步显示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