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刚刚卸任耶鲁大学校长一职的理查德·莱文,于7月14日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在名为"全新的挑战"的毕业典礼演讲中,莱文认为这一代年轻人面临五大挑战:应对全球变暖、解决养老问题、加强中美关系、纠正宏观经济失衡和发展国家的创新能力。在莱文看来,前三个挑战是即将毕业的清华学子与美国同代人共同面对的,后两个挑战则是中国这一代  相似文献   

2.
作为北京大学对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新,北大-耶鲁联合本科生项目是两校合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耶鲁大学校长"项目创新"的思路,该项目在联合授课之外,提出了两校学生共同住宿的构想,通过在北大校园内为两校学生营造共同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使中美两国的青年学生真正有机会近距离交流,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3.
5月4日,北京大学满104岁。这个岁数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眼里真的是很青春。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来北大访问时说,再过几年,他们将要迎来剑桥大学800岁的生日。许智宏无法想象800岁的北大会是什么样子,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117岁左右的北大,这足以让他兴奋。今年4月,在有14所中日高校校长参加的东京首届中日大学校长会议上,许智宏第一次向世界袒露了他和他的前任蕴于心中的目标——“在2015年前后,将北大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无数的人叫好、激动;但怀疑、担忧的亦大有人在。今年年初,北大教授王铭铭抄…  相似文献   

4.
当耶鲁大学这所美国古老的高等学府迎来它的建校300百周年之际,校长理查德·莱温先生为这个意义重大的时刻确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主题:“全球化”。 作为一所将追求自由真知作为最终皈依,从不过分强调实用性而是突出人文精神的古老学府,耶鲁一直以严格控制规模的精英式教育著称于世。今天,当它明确地将“全球化”作为新的发展趋向,这所走过300年岁月的名校究竟在想些什么? 耶鲁大学的第22任校长莱温先生说,耶鲁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学,也是一个由来自全世界的顶尖的教员和学生组成的社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耶鲁将进一步提供和…  相似文献   

5.
1959年,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为之震惊,以哈佛大学校长康南特为首的著名人才开发专家提出通过开发儿童中的超常人才来培养美国新  相似文献   

6.
正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和耶鲁大学共建的上海交大—耶鲁联合中心宣告成立,耶鲁大学校长Peter Salovey(彼得·沙洛维)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共同为联合中心揭牌。两位校长表示,要以上海交大—耶鲁联合中心为新起点,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和教育机构。据介绍,上海交大—耶鲁中心的首个分中心即为生物统计联合中心。上海交大—耶鲁生物统计联合中心力求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7.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地来;你挥一挥衣袖,却带走了北大的一片云彩。”《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在北大开起了英式茶座,与剑桥大学校长和北大校长在下午茶的闲谈中话家常,探讨大学之道,最后他以这句偷换的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作别了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当时北大校长许智宏与现场的北大师生会意一笑。以上是剑桥大学代表团来访北京大学安排紧凑的行程中的一个别有风趣的小插曲。4月11-13日,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爵士率团访问北大,并接受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两校商定,4月12日为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日”,以促…  相似文献   

8.
校园的钟楼     
一个人可以不热情、没精神,一座大学却不可以。前不久去了一趟位于纽约东北80多英里的纽黑文市,应邀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出席一场研讨会。耶鲁大学算得上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几所大学之一,300多年以来走出大批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学校先后培养了多位美国总统,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法律等几乎所有领域,都能找到毕业于耶鲁的顶尖人物。可以说这是一个善于培养领袖型人才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世界顶尖名校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英国演讲时指出:中国从1998年起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规划  相似文献   

10.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1934年任北大文理院院长时,还未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国民党中统特务怀疑他是共产党,在“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剿共“旨令”下,国民党就将他逮捕了。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向特务头子求情时说:“范先生平素为人正直,生活非常俭朴。”特务头子闻言,如同抓住了证据,十分自信地断言:“够了!就凭这一点,足以说明他像共产党!”后来,国民党未审出个所以然,只好把他放了。范文澜出狱后对同仁幽默地说:“看来,以后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俞敏洪应北大校长之邀做了演讲。这位北大老校友、新东方创始人的演讲非常精彩。其中的两个小故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近日宣布,来自中国的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讨论,不少人对“中国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则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得的钱根本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3.
上海纽约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是世界一流大学携手中国"985"重点大学创建的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2012年8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开始高等教育的全新尝试。2012年12月4日,本刊总编辑梁伯枢与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就如何培养跨文化融合人才等开展了对话。  相似文献   

14.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但他更见长的是在发现任用人才上,还有就是对北大的全面的改革。在他任职北大期间,广聘天下各方面贤才,真正是做到了不拘一格。他聘请了以西学见长的胡适,以中学见长但思想保守顽固的辫子教授辜鸿铭。他大胆地起用连大专都没有毕业的鲁迅先生,后来的鲁迅确实造就了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聘请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在后来也确实体现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旋律及主流文化思潮。在聘请陈独秀时,蔡元培这位前清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与遍及世界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 余所 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北大每年出访交流的教师和 学生超过5000 人次,同时,每年也有来自80 多个国家的近4000 名 留学生来到美丽的燕园求学。更引人注目的是,自1998 年以来,已 经有近30 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北大并发表演讲,每年造访 北大的外国使节、大学校长、著名学者等外宾超过2 万人次。北大, 正在成为“世界的讲坛”。  相似文献   

16.
定期清零     
有一位北大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哈佛大学的校长来北京大学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年他向学校请了3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他去什么地方,他每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后这位校长就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去农场干活,去饭店刷盘子。在田地做工时,背着老板吸支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地说几句话,都感到很高兴。最后他在一家餐厅,  相似文献   

17.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先生将于5月访问中国。耶鲁这座有着300年悠久历史的世界顶尖学府,在过去近200年间与中国有着深厚的交流基础,并将在这次访问中带来更多关于应对新世纪挑战、大学管理以及知识价值的探讨。我们特邀程瑛、夏红卫先生通过E-mail对莱温校长和雅礼协会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并在莱温校长来访这际以特别报道形式推出一组耶鲁与中国的系列文章。本组报道由美国耶鲁大雅礼协会、北京大学国际全作部和本刊共同策划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 人才大战风起云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进入新千年,全球的关注集中在两个焦点:一是新经济,二是人才。在新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世界刮起了“头脑”风暴。国际化的人才争夺战硝烟四起,大有烽火连天之势。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第一大强国,也是人才第一强国。但是近年来它却被人才危机所困扰。这场危机源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因特网技术始于美国。1969年9月加州大学洛杉研分校的科研人员成功地通过电缆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这项技术催生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因特网产业。从而使美国经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它成为推动美国经济的强大动力。据专家预测到2002…  相似文献   

19.
<正>金陵大学成立于1910年,是由汇文、基督、益智三个传教士所办的书院发展、合并而来。它虽然是外国传教士创办,但在这些传教士中也有很多“开明派”,在注重西学的同时,也注重国学,实行“开放式”的办学模式。金陵大学教学模式与美国接轨,校内师生对西方社会、思想动态了解较为深入。虽然金陵大学早年曾以宗教为必修课,但它紧紧结合中国人民的需要,培养了许多服务中国建设的高级技术人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发轫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以下简称“工合运动”)也得到了金陵大学外籍教师以及陈裕光校长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2003年5月,由于担心"非典"传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匆匆宣布:禁止来自疫情发生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留学生进校参加夏季学期的学习.这一举动引起了该校美籍华裔教授王灵智的极大不满.当天,他就在学校的集会上批评和抗议校长的决定,指出该决定对亚裔学生存有种族偏见,违反了美国宪法.数天之后,压力之下的伯克利校长撤销了上述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