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的改革、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以及越南国内持续的经济危机,促使越共深刻反思自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越共六大拉开了越南革新开放的历史序幕。革新开放由经济领域开始,遍及政治、文化、社会和执政党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些经验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足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越南革新开放的基本做法越南革新开放首先着力解决人民生活改善问题,从改变农业生产的现状入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相似文献   

2.
越南共产党的政治民主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南,越南共产党是执政党,也是唯一合法的政党。它领导越南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革新开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近年来越南经济持续保持8.4%左右的增长,居东南亚各国首位。同时,越南共产党广泛学习其他国家的制度经验,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越共历史上有过领导人独揽大权的时期,那就是1957~1985年的黎笋时期。黎笋于1957年接替长征担任越共第一书记(后来改称总书记),直到1985年去世。他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独断专行,不顾众人反对,实行亲苏反华路线,直接导致了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及以后持续十年之久的边境对峙,使越南人民…  相似文献   

3.
"亚腐败"是腐败与廉洁之间临界状态的一种现象。因其不被人们普遍认知为腐败,而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往往会被忽视,以致于使其悄悄滋生蔓延,如若任其发展,将势必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良的影响。对此,本文对"亚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有效预防"亚腐败"问题,从增强慎独、慎微、慎欲意识和建立健全制约机制、拓展监督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潘志 《经营管理者》2015,(8):169-170
越南与中国一样,通过经济转型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考察越南革新开放,梳理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历程,可以对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一定的参考样本。越南的革新开放是为了应对由于长期战乱和政策失误所造成的严峻形势,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越南1986年启动了经济改革,采取很多"开放革新"政策。经过30多年,越南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越南农业发达。其中,大米是越南主要出口的产业。本文章的结构包括:(1)越南近期发展总体情况;(2)越南农业政策;(3)大米出口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一、体现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是在一种错误的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自觉错误行为。1."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贪婪心理。贪婪心理是村干部走向腐败的主要思想基础。村干部对于钱财物的  相似文献   

7.
京雨 《领导文萃》2013,(14):7-22
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特别是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如何看待腐败的严重程度?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反腐败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反腐战略有哪些重要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增科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发生初次腐败行为的平均年龄为47.48岁。带病提拔的省部级官员,其平均经济腐败时间在10年左右,绝大多数是5年到15年之间。"2012年12月中旬,一则题为《"带病提拔"官员初次腐败多在47岁》的新闻让舆论起了波澜。一位名为"元勋"的网民评论:"中国官员真幸福,贪了十年才落马,活够本了,人生可没有多少个十年呢。"新闻的源头始于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博士生刘九龙在  相似文献   

9.
行政"被腐败"是一种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的腐败行为,直接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于思想和制度两方面,因此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是治理行政"被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红会的困惑     
《决策》2013,(7):14
2011年夏天前,红会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即便谈不上高大伟岸,至少也有一种被"善"笼罩的光辉。而今,一切与红十字会有关的事件都首先被打上了问号。"百年老店"中国红会如何重拾公众信任,成为其自我革新的紧迫任务,如何完善制度建设、品牌管理、信息公开?或许,拯救红会也是拯救中国的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政治之癌"的腐败在中国的经济转型期日趋严重,对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威胁。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腐败的概念作了较为准确的界定;接着,引用国际透明组织的报告对中国与世界的廉洁指数作了论述;然后,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从腐败的成本——收益进行探讨,提出了一套较为符合中国实际的治理腐败的对策,以便从根本上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1.统一至革新开放期间(1975~1985) 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国家允许私人拥有土地,保障农民和国内资本家的土地所有权。1980年,越南修改宪法,规定土地归全民所有,实行土地国有化。  相似文献   

13.
王家骏 《领导文萃》2013,(17):34-36
过去几年里,越南的改革可用"经济改革步履蹒跚,政治改革一枝独秀"来概括。越南面临的诸多经济问题亟待重大改革举措,但改革的破局需要一个权力适度集中的中央政府提供保证。中央权威薄弱越共最高层是由党总书记、政府总理、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构成的"四架马车"。这个体制中并不存在地位明显突出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14.
宋萧 《经营管理者》2007,(11):74-78,80
越南,一个与我国毗邻接壤的亚洲国家,一片当地人生活水平还相当于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热带海岸。当多数国人的记忆仍停留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那场"自卫反击战"的时候,越南却在悄然发生改变——这里已看不见战后的萧条和废墟,如今已是创业者的新基地,投资者的新乐园;中越两国的通道再也没有密布而不可逾越的"雷区",而是"海陆空"全方位的开放……有关权威机构预估,随着今年1月11日越南正式加入WTO,未来十年,越南经济平均每年仍将有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更美好的未来还在前面。而今,越南政府正在施行一系列的经济革新计划,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投资越南正当时。  相似文献   

15.
瞿磊  陆睿 《经营管理者》2012,(7X):350-350
"亚腐败"是指在权力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因其不被人们普遍认知为腐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往往会被忽视,如若任其发展,将势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特别注重我们党员同志自身修养,孔子的道德观也为我们预防和治理"亚腐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胁迫性村官腐败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议题,也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胁迫性村官腐败主要是指村官利用职权要挟村民,通过设置办事障碍获取好处。这种腐败不仅让广大村民群众受到难以讨回公道的伤害,还会造成村内不和谐、销蚀党和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引发痛恨村官腐败又渴望有机会腐败的不良悖论心理。究其形成缘由,有村官方面的原因,也有村民方面的原因,还有客观的村内政治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原因。为治理胁迫性村官腐败,一要认真开展针对村官与村民的教育,二要分解村官的权力,三要完善法制监督机制,四要革新当前的宏观政治社会环境,五要建立起与村民办事有关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有关于腐败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多数忽略了非正规经济的作用,而非正规经济的存在将会影响到腐败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为此,本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腐败和非正规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显示,腐败通过提高非正规经济规模增加了环境污染;同时,腐败通过减少正规经济规模降低了环境污染。基于1998-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腐败和非正规经济活动对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腐败通过扩大非正规经济规模对中国环境污染的间接影响显著为正,腐败总体上改善了中国的环境质量,说明腐败对中国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占主导。非正规经济规模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腐败程度越高,非正规经济对中国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真正的借,也就是一种救急的借,这够不上腐败,但一旦"借"为己有,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也无论三年还是三十年,统统都是典型的腐败。  相似文献   

19.
刘琪 《经营管理者》2009,(16):139-140
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地区)有:中国、欧盟、土耳其、印度、墨西哥、香港、孟加拉国、印尼、美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而这其中的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和越南五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纺织服装业有同有异,各自有着自身的情况。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如何继续保持优势,从世界的"纺织大国"发展成为"纺织强国"。  相似文献   

20.
1986年,越南开始“革新开放”。16年过去,越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成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国家。开放让人们惊讶于这个国家的种种传奇。比如,随处可见的咖啡馆里,越南人正慢慢品咂着从咖啡壶上一滴一滴滴下来的咖啡,其从容不迫与这块刚刚从炮火中退热的土地形成巨大的反差;比如,在大街小巷,无论是年轻人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