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悲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悲剧性” ,是对悲剧本质的美学阐释。悲剧是人生灾难与厄运的演示 ,悲剧主人公的遭遇是悲惨的 ,使人怜悯与恐惧的 ;但悲剧的精魂却是主人公面临灾难与厄运时表现出的那种不向命运屈服 ,敢于同邪恶势力抗斗的人性精神与生命活力。这就是悲剧的美学本质。因此 ,真正的悲剧并不使人消沉、悲观 ,而是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与鼓舞。应积极提倡、鼓励而不是限制、拒绝悲剧创作  相似文献   

2.
卢玮 《理论界》2005,(9):145-146
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饱经苦难的弱小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风尘中曾遭到多个民族的残暴欺侮。可就在这欺侮中他们顽强地背负苦难,同时又超越苦难,在“忍”中求胜。本文试图以《圣经》中的故事为本,从三个角度切入,以此来阐释希伯来民族的悲剧精神。即:1.信仰的坚定与统一;2.崇高与非凡的坚韧与忍耐;3.强烈的复仇意识。  相似文献   

3.
孔尚任出生在明末清初这种"血与火"的时代。《桃花扇》的悲剧精神不仅与作家生活的时代有关,还与作家的坎坷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尚任在淮扬治河期间曾对明朝遗老进行了广泛走访,并实地考察了明朝的遗迹,这加深了他对南明覆亡的悲剧性认识。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的过程中参阅了侯方域的《壮悔堂集》,可以说侯方域的悲剧人生也是《桃花扇》悲剧精神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舞姬》是森欧外的第一部作品,是以其在德国留学时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私小说作品。《舞姬》的发表掀起了日本文学史上浪漫小说的高潮.这篇小说即是森欧外青春时代的惭悔录,也是对其背叛行为的辩白。主人公大田丰太郎在贫困与失意中,偶遇不幸的爱丽斯,并与之恋爱,开始了充满爱情的幸福生活。但一旦有踏上仕途的机会,就放弃爱情和责任,毅然决然回国。怀孕中爱丽斯因过于悲伤而精神失常。主人公自身的软弱性格与当时日本的封建社会环境、观念、意识造成了两个人的爱情悲剧。其爱情悲剧的发生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洛丽塔》一书是惊世骇俗之作,本文简要讲述了该书的故事情节,并浅析了人物的悲剧性格给小说带来的悲剧色彩和美感。  相似文献   

6.
何轩 《云梦学刊》2009,30(3):121-123
熊元义对中国悲剧精神抗争之光的理论发现和运用,铸造了他的文艺批评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表现为在批评实践中对文艺与社会,文艺与作家,文艺与人物形象,文艺与读者等四种关系中的主体精神的强调.  相似文献   

7.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悲剧性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旦捷 《江淮论坛》2001,(2):102-105
《聊斋志异》中的悲剧性小说 ,极大地突破了前代悲剧性小说的美学传统 ,具有新的审美观照焦点、新的审美视野和新的处理悲剧成因———经过———结局的模式 ,表明我国的悲剧性小说开始由前代的传统型向《红楼梦》、《儒林外史》式的新型悲剧、悲喜剧小说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意义上,莎士比亚和曹雪芹的作品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学的最高成就。两位文学巨匠各自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和《红楼梦》均被视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为灿烂夺目的瑰宝,而他们在这两部不朽之作中所分别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和贾宝玉也因其独特的性格魅力而成为东西方文化中两个个性解放的先驱形象。他们的反叛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乃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分析,着重指出李商隐的诗有一种对悲剧性意识的感伤;李商隐笔下的许多意象都是自我的化身,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在李商隐诗里对“美”的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中的长子,是指生活在二十世纪上叶新旧文化转型期,封建家庭中的末代长子。特定的时代背景、自身的性格特点使他们的命运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全文主要从文化转型这一独特视角,通过对他们悲剧的表现、特点、原因及意义等各方面的透视,试图探讨其悲剧内涵,解读其悲剧生命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阿Q的悲剧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阿Q正传》的主人物阿Q的个性心理、作者创作意向及与阿Q悲剧密切相关的主要人物三个层面着笔,阐释分析论述了阿Q悲剧的个性表象特征、内在心理实象及社会环境意识,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造成阿Q悲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席勒悲剧观中最显著的特色就是道德色彩浓重,强调突出道德理性法则的优势。此外,他还首次把矛盾冲突的观点应用于悲剧理论,是黑格尔悲剧冲突说的先声。席勒的悲剧观富有启发性,但也存在把悲剧冲突说作为概括和包容全部悲剧现象的完善理论、把问题过分绝对化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刘枫霞 《阴山学刊》2003,16(5):37-39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杰出诗人,他才华出众,但一生却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的遭遇,与他个人敏感脆弱,孤高狷介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他渴望在仕途上大展鸿图,却无法忍受自己的人格尊严被践踏;他渴望拥有真情真爱,却无法摆脱始终笼罩在婚姻上的政治阴影。终其一生,也未能走出自己心灵的束缚,给后人留下了"悲剧一生"的感慨。  相似文献   

14.
象思维是人类进行形而上学探究的普遍方式.广义的象思维包括对本体象思维与自本体象思维.前者以西方哲学为代表,其心理机制在于人有"知的直觉";后者以中国哲学为代表,其心理机制在于人有"智的直觉".对本体思维与自本体思维不仅在"筑象"原理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两种不同的形上姿态所决定.今天,在对本体思维与自本体思维的长久分裂以后,应当重新达成两者的和解,以构建一种涵盖并且超越这二者的新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红色经典"人物谱系中,反面人物与正面英雄人物相比,所占篇幅很少,在书写上存在着脸谱化和概念化倾向,历来被研究者所忽视。但当我们从人物描写策略、叙事功能及叙事地位等方面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后,就会发现其中不乏给人印象深刻的反面人物,甚至这些反面人物的"光彩"在某种程度上盖过了高大完美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严复以及宦懋庸等人对《论语·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都做过诠释。但是他们的诠释各有偏颇。我们认为,要对该章作出较为接近原意的解释,有两点应考虑:一是根据同时代的古汉语中句型相近的语句的句读通例,准确断句;二是认识孔子对“民”的看法、对“民”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任冠之 《阴山学刊》2001,14(4):27-28
<汉宫秋>中所塑造的王昭君既不同于历代文学作品中含悲抱怨的昭君形象,又有别于我国早期古典悲剧中薄命红颜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刚柔相济、深明大义、饱含着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的具有悲剧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金源著名诗人元好问对中唐诗人白居易颇为推崇.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元好问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受到白居易的一定影响.元好问对白居易的这种接受,既是元好问的个人喜好所致,也是白居易在唐末至宋金时期较普遍地受到文人推崇的反映.元好问与白居易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逻辑学直言命题变形推理的理论中 ,有“O命题不能换位”的推理原则 ,但是 ,并不是所有O命题都不能换位 ,只是因为传统逻辑学中的推理原则必须具有普遍性 ,以保证推理结果能必然得出 ,保证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形式是演绎的 ,所以 ,传统逻辑学中才会有“O命题不能换位”这一推理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