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及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侗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特征及转型杨玉琪侗族是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富有传统美德的民族之一。由于侗族在历史上生产方式的落后,没有自己的文字,在伦理道德上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化形态,但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却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本民族的价值取向标准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正>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林中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人口约180万,大都聚居在我国西南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西属云贵高原斜坡,东有绵延300多公里的雪峰山,北有佛顶山、武陵山脉盘亘,南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围抱。聚居区随河流纵横,气候温润潮湿,但多高山峡谷,交通十分不便,历史上与外界和汉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较少,社会生活闭塞,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落后,加以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侗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微观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 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是侗族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侗族风俗习惯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构成了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地域集中,语言相同,但因内部支系不同,表现在服饰上则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侗族服饰的分类、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的探讨,进一步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侗族民间信仰具有经济功能,能助推侗族地区现代经济形态形成;它包孕了适度理性主义精神,并能孕育和发展一些现代精神品质;同时它有助于规避或弱化现代化的潜在危机,因此侗族民间信仰具有促进现代化的功能,是侗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 侗族传统文化是侗族人世代创造和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而侗族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精神则是侗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一种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它始终是维系、协调和推动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反映着侗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根本性格。侗族各种文化形态中的优秀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主体精神,具有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笔者认为它至少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所体现出来的“能动精神”。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这种精神广泛地含藏于侗族祖先的创世史诗、神话、传说、歌谣和民间故事之中。在侗  相似文献   

6.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支系,历史上称为侗僚、峒僚或侗家苗。到建国前,侗族处于落后的的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千百年来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结构奇巧独特的建筑工艺,五彩斑斓的侗族刺绣,还有浩如烟海的侗族民歌、民间传说、故事歌谣和侗族舞蹈,戏剧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大歌、琵琶歌及多耶舞,芦笙舞、侗戏等歌舞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瑰  相似文献   

7.
侗族传统教育,指侗族民间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侗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研究侗族传统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侗族优秀的教育传统,而且对发展当前的民族教育事业,也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文对解放前侗族传统教育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侗族文化的研究开始走向深入,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只是侧重于侗族文化的某些特质,对侗族文化的总体特点研究甚少。为了更好地认识侗族文化,研究揭示侗族文化的整体特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几年的学习,认为侗族传统文化是原始文化和封建文化的二元复合体。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其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是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结果;是蒙古族聚居区人口大量流动的结果。具体表现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随之衍生出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比如,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人数在大量减少;蒙古民族的民族特征开始弱化;蒙古民族的一些优良风俗在淡化等等要认真对待。为此,必须要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变迁怎样与现代化顺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增强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其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变革蒙古族传统文化使其顺应现代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 侗族的民间舞蹈文化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舞蹈艺术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侗族人民爱唱歌,也爱跳舞,所以,在侗乡有“饭养身,歌养心”,“耶求旺,舞助兴”之说。侗族民间舞蹈文化与侗族的其他艺术文化一样,是侗族人民为了再现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及满足人们对于美的爱好和追求而逐渐创造出来的艺术。它是侗族人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其起源和发展,民间流传的几种主要舞蹈及其独特的风格,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通道侗族自治县作为"行政的边缘,文化的中心"的典型地带,拥有丰富的可供研究的民族文化资源,通道也成为侗族文化研究成果的汇聚地之一。关于通道侗族研究的著书类有20余本,如《通道县志》、《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和谐侗乡》、《独坡八寨志》、《侗族文化研究笔记》、《独坡八寨侗族文化》等,其研究多为综合性的研究。除了有较为丰厚的通道论著之外,还有各类研究论文300多篇,内容涉及通道侗族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社会组织、医药与健康、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诸多方面,研究的视角是多样的,切入研究的学科专业背景也是多样  相似文献   

12.
<正>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三省坡脚下,居住着近300万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以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为代表的文化现象。这里蕴藏着丰富灿烂的侗族文化,它既是侗族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圣洁之地",更是侗族原生态旅游的一颗亮丽明珠。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水必有福桥。尤以长廊式  相似文献   

13.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侗族传统自治方式,是侗族传统社会自我管理公共事务的方式,并由此形成的一种民间权威控制系统。而任何权威控制系统的产生必然有其内在逻辑性。侗族传统自治方式也必然如此。本文从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侗族传统自治方式产生的政治生态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的家多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我们侗族的文化教育比较落后,每次探亲回家,我都深深地感到侗族人民多么想改变自己穷困落后的面貌;多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学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为四化多做贡献。但是,十年浩劫给侗乡的民族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直到现在,还有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侗族传统桥梁文化在侗族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侗族桥梁文化面临营造技艺失传与桥体建筑年久失修等濒危现状,令人十分堪忧。因此,亟需对日益濒危的侗族传统桥梁文化遗产开展全面而系统的抢救性调查记录,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8.
侗锦浅析     
<正> 侗锦是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民间工艺中色彩斑澜、光艳照人的奇葩,它以其独自的风格和特色,不仅在国内久负盛誉,而且引起了民族学研究者们和海外人士的浓厚兴趣。是研究侗族历史、文化、习俗的实物资料。侗族集居在湘桂黔三省接壤之处的高寒山区,这里交通闭塞,生产落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生活方式古朴。一村寨中,识字男丁屈指可数,女童识字者难找一人,她们自七、八岁起,就学织绣、直到熟练地掌握生产侗锦的全过程。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延绵不断,真正达到了孺幼皆能的普及程度。侗锦的用料侗锦传统用料主要是自纺、自染的棉纱,麻线和自织的棉,麻布。点缀装饰的用料,一部分是就地取材,如苡米果(尿珠  相似文献   

19.
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各地迥然相异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体系.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生育行为和生育模式.本文拟比较汉族和藏族、贵州侗族的生育文化,分析这些民族生育文化中合理的文化价值,从而探讨儒家生育文化在当今生育政策中的消极作用及目前对生育模式作"传统--现代"二元结构之划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之一,侗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传统民俗文化和服饰文化艺术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彰显着独特的民族魅力。侗族服饰风格古朴、特色鲜明、配色素雅、工艺精湛,是侗族民族审美的重要体现,更是侗族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通过对侗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侗族民族、文化,对侗族男士、女士、儿童、老年服饰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作为侗族服饰的专用面料侗布制作工艺。旨在传承和发展侗族服饰文化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服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