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读乔治·爱略特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乌托邦理想贯串了她创作生涯的始终。从爱略特放弃宗教、出版译著开始,以《织工马南传》为顶点,以《米德尔马契》等作品为终点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爱略特乌托邦理想的建构、发展和破灭的过程。《织工马南传》以"丰富的寓言要素"[1]描写了18、19世纪之交英国乡村的生活状况,强调道德情感及"人本宗教"对人的感化、教化作用:关爱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救赎。《织工马南传》以前和以后的作品分别代表了爱略特乌托邦理想的上升和下降过程。爱略特的主要作品以构建乌托邦为起点,以乌托邦家园的建立为高峰,以理想家园的破灭结束,体现了她的宗教伦理观及对维多利亚社会的深刻思考。乌托邦理想的主题甚至在其一般被认为是历史、政治题材的作品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2.
乔治.爱略特以其独特的道德关怀被誉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发展者。针对当时功利主义思想对人的影响,她在作品中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表明了仁爱与宽容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两种人物行为与结局的对比,宣扬了自己以“爱”为核心的人本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3.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爱略特在女性历史上取得了无人可比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因其观点及创作主题,特别是其女性主义主题,其生前身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使得爱略特在西方文艺评论界的地位相当令人困惑.本文旨在澄清一些爱略特与许多女性读者之间的误解及其女性主义观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亚当·比德》是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早期作品之一。虽然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尚未深入到乡村,资本主义文明还没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但爱略特的消费文化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已初现端倪。作者描绘出一幅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异化消费的图景,从主人公的价值取向及婚姻选择等折射出人们的异化消费价值观,爱略特对这种畸形消费持批判的态度,认为“人本宗教”道德是医治人们消费异化的金石良药。  相似文献   

5.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谭敏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72-176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爱略特在女性历史上取得了无人可比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因其观点及创作主题,特别是其女性主义主题,其生前身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使得爱略特在西方文艺评论界的地位相当令人困惑.本文旨在澄清一些爱略特与许多女性读者之间的误解及其女性主义观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强调自然对心灵的净化,认为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倡导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存空间;同时,爱略特小说还探讨了女性受压制的处境以及女性通过男权文化的消解来控诉男权社会的不公正.  相似文献   

9.
浅论汪曾祺风俗画小说的思想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全星 《殷都学刊》2001,(1):89-91,112
汪曾祺是我国当代具有独特个性和美学追求的作家,他的系列风俗画小说充分反映了旧社会高邮生活中的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和道德美.人生历程决定了创作内容.本文在综合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汪曾祺风俗画小说的思想内容,并对其创作是否远离"社会主题"提出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蒋承勇  杨奇 《浙江社会科学》2023,(5):129-135+145+161
在亨利·詹姆斯看来,维多利亚时期的许多小说都缺少艺术性,所以他主张小说必须要“艺术化”。他渴望像提香之于绘画那样,也将小说“戏剧化”“经济化”,乃至变为“比自然更逼真的艺术”。当然,不论詹姆斯的艺术观是多么的纯粹,他仍旧坚守小说对于社会生活、“道德智慧”的干预事业,因而他极其抵触唯美主义者或形式主义者的过激论说。“叙事幽默”作为协调内容与形式、道德与艺术的主要写作方法,被詹姆斯广泛地运用到小说批评和创作实践中。然则,这里的“幽默”不再是常识意义下的“非叙事性”修辞手法,而是着眼于小说谋篇布局、优化叙事机制、行求宏大结构和“幽默性逆转”的“二级叙事意向”。他的目的是要通过“叙事”与“幽默”的复合达成实在的通约性,以求得共谋“意识中心”的爆炸性效应,并且凭借“幽默式同情”,介入到小说的“图式化观相层”,来确保“施为性”的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丹尼尔&#183;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183;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183;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彦鸽 《学术探索》2012,(9):146-149
《拧紧螺丝》是亨利·詹姆斯很具争议的一部短篇小说。大致介绍了自该小说发表以来人们对该小说的种种见解,评论了最开始的妖魔小说以及后面肯盾和维尔森的迷幻小说的缺憾的地方,还重点介绍了罗伯特.黑尔曼的道德思想,运用原型之法对作品里面的各个人物角色做了进一步探讨,通过对外在美丽的麦尔司与福洛拉的描绘,进而揭示:深受环境的影响,人不但可以变成美丽天使,也能变成恶之奴仆的思想道德之中心主题。  相似文献   

13.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微暗的火》和《阿达》等主要作品均带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元小说特征,其遗作《劳拉原型》更将元小说的创作技巧及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合德勒兹的元评论、罗兰.巴尔特的元语言理论,并联系纳博科夫的其它作品,从《劳拉原型》的小说结构、主题情节和语言特点等方面来探讨其元小说特征。笔者认为,纳博科夫试图通过他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告诉读者,天才作家通过构建虚构小说来阐述自己的小说观;带有元评论和元语言特点的元小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它摆脱了一切束缚;而他本人构建的元小说就是最精彩最独特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结构。  相似文献   

14.
论晚清谴责小说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谴责小说是当时反动的改良主义思潮和洋务派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表现,其基本倾向是反对革命和抵制革命。当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谴责小说进行评论的时候,由于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能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明它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倾向;但却也并未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国小  相似文献   

15.
乔治.爱略特与托马斯.哈代作品中自然的功能和特点各不相同,分别代表着19世纪两种典型的自然观。乔治.爱略特所描绘的自然背景真实而又充满想象;托马斯.哈代则将自然背景有机地融入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当中。乔治.爱略特的自然世界是平静的,现实的。托马斯.哈代的自然世界是主观的,充满情感的。两位作家对达尔文理论的不同理解是产生两种不同的自然观的深层原因。而对二人作品中自然观的透视能帮助我们理解19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发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9,(3)
杰弗里·亚历山大自提出强调文化自主性和以意义为中心的文化社会学的强范式转向之后,近年又有较成熟的表演转向和发展中的像似转向。本文在对亚历山大的最新两次文化社会学转向的理论资源、研究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表演转向和像似转向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其最新理论进展对他的文化自主性理论和布迪厄、福柯的权力、文化和知识理论进行比较和评论。表演理论和像似理论对道德意涵、社会整合、物质维度以及权力的融合对我们研究现代时尚文化、表演仪式以及颜值经济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享利·詹姆斯是一位素有争议性的作家.首先是他的归属问题,英国文学史将他列为英国小说家,美国文学史却将他列为美国小说家.更突出的分歧是表现在对他的小说创作的基本评价上.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小说反映的生活面“太偏窄”,“根本谈不上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有的批评家甚至说他小说中的人物“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永远碰不到的人”;还有人指责他的作品文风雕琢造作、情节进展缓慢、辞句冗长繁琐,常使读者“厌烦到不愿拜读的地步”.但他的创作也得到过当时的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屠格涅夫等人的关注和赞赏,更为后世的一些欧美作家、批评家所推崇.不少美国当代评论家都认为他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是革新小说观念和艺术形式的先驱,是西方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之一;一些英国学者和批评家则认为,他是可以与狄更斯相媲美的“文学大师”;更有人提出:“在英语世界里,我们还能找到谁在小说艺术的成就上能够超过他?”人们对詹姆斯如此关注,对他的文学创作成就的评价又如此悬殊,可见他并非一位寻常的作家.与同时代其他一些欧美作家相比,詹姆斯确有他种种独特之处.如:他虽出生在美国本土,但他却没有扎根于本国土壤,做一个“马克·吐温式”的地道的美国作家;他素来对欧洲文化传统和欧洲一些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  相似文献   

18.
孙峻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59-160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是世界著名的意识流文学大师,其《尤利西斯》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简要介绍了他的主要经历及其独特的人生追求,重点介绍和评价了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及其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道路,并指出超越真理一步就是谬误,为艺术创新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9.
张平和他的小说作为一种具有文学和社会双重意义的现象曾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评论文章对其小说的褒奖颇多,但也有不少评论家对其文学性提出质疑。本文认为,张平采用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现实主义风格,他选择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适合于他想要描写的题材内容的,也最大程度地达到了他想要的艺术效果。在张平的小说中,“直描”式写作与强烈的爱憎相交织,于平淡之中融入催人泪下的真情实感,而作家高超的叙事技巧更为其小说增添了让人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文化视角考察京派小说的创作主题。认为,对生命的思考、探索,是京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这一创作主题是对五四文学主题的承续和发展。京派小说创作崇尚力的美、粗粝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生命的表现,而对文明社会里“道德”对人性真情的压抑、“道德”面具背后的堕落以及对人格的麻木,则给予了悲悯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