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和利科对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一段文本的解读涉及现代性进程中人的有限性的提问法。要研究人的主体性,不可能不充分考虑人的有限性。人有其神性、心性和物性。人的有限性反映在三者之间的各种张力中,充分体现了我思与我能、无性与物性的辩证法。有必要清理人的有限性问题从早期现代哲学向后期现代哲学的演变,这同时涉及在前者中康德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之间的同中之异、在后者中利科哲学与梅洛-庞蒂哲学之间的异中之同。笛卡尔哲学承认有限理性但仍然追求无限理性;康德哲学用有限理性取代无限理性;梅洛-庞蒂哲学和利科哲学承认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进而以有限性取代有限理性。尽管利科哲学力主经由解释学的迂回,它始终都围绕梅洛-庞蒂哲学所说的本己身体展开,既克服了早期现代哲学对抽象无限性的追求,又没有像当代哲学那样把有限性等同于偶然性。  相似文献   

2.
心性现象学被认为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或依据现象学精神,围绕古今中西文明推动心性思想研究的尝试。事实上,现象学通常被等同于心性现象学。真正说来,心性现象学(意识现象学、精神现象学)在早期现代哲学中有其重要资源,但主要归属于后期现代哲学。这是一种意向性现象学,它要么围绕纯粹意识要么围绕不纯意识(身体意识)展开,并因此可以区分为纯粹心性现象学(纯粹意识现象学、纯粹精神现象学)和不纯心性现象学(不纯意识现象学、不纯精神现象学、身体现象学)两大类型。伴随着当代哲学的来临,一种几乎还没有获得承认的物质现象学(非意向性现象学)突然涌现,这意味着心性现象学的黄昏和物性现象学的黎明。在现象学彻底化的进程中,所谓的现象学神学转向只不过是一个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神性现象学。当代现象学不再强调人或自然的心性,不可能回到人或自然的神性,只能认可人或自然的物性。  相似文献   

3.
杨大春 《社会科学》2023,(12):16-25
西方哲学经历了古代的理性神学、早期现代的理性心理学、后期现代的经验心理学和当代的微观物理学四个阶段,相应的语言哲学形态则以神话学、语法学、语文学和语言学为模式。在现代哲学的演进及其向当代哲学的转换中,主体逐步变换其性质,不断丧失其地位;语言则不断摆脱其工具性,获得其自身性。解释学的角色与语言哲学的演变紧密相关。解释在古代哲学和早期现代哲学中是不必要的;它在后期现代哲学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它在当代哲学中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宗教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归宿,具有共同的对象:对于绝对者(上帝)的认识,以及无限与有限、有限与有限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在谢林哲学里,这一切只有在一个过程中,通过“历史”的概念被理解把握。哲学与宗教的同盟关系在于,前者不是通过自身,而是通过后者(不管是以神话还是天启的形式)才达到最终的完成,另一方面,后者通过前者而获得自己所有的本质规定性。这一思想贯穿着谢林从早期到后期的整个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5.
现代哲学受制于时间思维,但早期现代哲学和后期现代哲学提出了不同的时间模式。早期现代哲学根本忽视空间思维,后期现代哲学部分地接受了空间思维。梅洛—庞蒂哲学处在从现代哲学向当代哲学转换的中途,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空间思维模式,却没有放弃时间思维。这一哲学的关键概念是身体空间性或身体图式,它抛弃了早期现代哲学家坚持的在己空间和观念空间观,确立了被某些后期现代哲学家所接受的身体空间观,为我们揭示了本己身体与自然世界或文化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由于世界之肉这一概念的提出,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还体现了现代思维的时间模式与当代思维的空间模式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崇尚抽象的、绝对完满的无限性概念,压制了现实的有限的东西,使哲学脱离了现实和人生。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其所关注的不再是脱离人生的、超验的无限性概念,而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具体的有限的东西,这种哲学一般都致力于把有限性从抽象的无限性中拯救出来,让哲学和人生具有生气和诗意。它决不是停留于有限的个别东西之上而不思超越,它给超越和无限性以新的界定和定位。无限性被界定为有限之物的无限进展。这种新的哲学方向启发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在这样的无限中不断追寻,永无止境地奋发前进。本文从时间的有限性、有与无的统一、尊崇差异性等几个角度,并结合中国哲学,论证和阐发了这种新的哲学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的问题作为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其分歧和争论的根本在于对人的本性的理解,而这又取决于我们以何种眼光去看这一本性。通常人们已习惯于用物种的眼光来看人,或者将人当作一个类似于物的前定性的、单一肯定性的存在,或者把人神化,当作超自然的绝对存在。结果,始终无法正确解释和对待人类生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使人学本身难以触及人的真正本质。当代人学立足于用人的眼光来看人,也就是超越物性与神性的两极对立,收拢于人所特有的历史的实践方式,把人看成不断超越现实存在的否定性存在。这种否定性,既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单向的…  相似文献   

8.
二、理气不离不杂与道器相关联的是理气范畴。船山从《周易》道器论的融突而和合的精神来探讨理气问题,并对此作了总结性的发挥,达到了宋明理学中气学派的高峰。(一)实理条理“理”是船山关注的范畴。他认为,理的基本涵义是:“凡言理者有二:一则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一则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二者皆全乎天之事”。(《船山全书》第6册,第716页)。其实,除全乎天之事外,亦涉及人之事。在船山哲学逻辑结构中,理与气关系构成其哲学逻辑结构的重要内容。理在船山哲学中究竟是什么?船山对其做了规定:第一,理为实理…  相似文献   

9.
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简单性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及哲学本身都有着重要意义.维特根斯坦是从简单性出发构建他的全部哲学的,其前期后期哲学风格的转变在构建原则上体现为从追求惟一确定性的"绝对简单性"向追求包容差异性的"相对简单性"的转变.在他看来,哲学在本质上是简单的,哲学的复杂性是由于曲解我们的语言造成的,是我们追求简单性思想所付出的代价.哲学与生活的"意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通过回归日常生活,后期维特根斯坦从更深的层面为解决前期哲学遗留的和未解决的"伦理学"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人的生态智慧。作品中的生态世界不是纯粹外在于主人公的客观世界,而是魏晋士人眼中主客观相统一的世界,它具有物性和神性两大特点。其物性表现为本真性、静穆性和生命性,神性表现为完美性、神秘性和哲理性。  相似文献   

11.
强调物质性是以“主体的终结”为口号的当代法国哲学之当代性特征的集中体现.马里翁关于饱和现象的探讨揭示了“受体”对“主体”的取代.与“主体”预见和引起现象不同,“受体”后于现象并承受这种突如其来的现象.“受体”是“被给出的接受给出者”,其被动性衬托了现象的自主性、自足性或自身物质性.事件是最基础、最简单的饱和现象,以其量的无限扩张而特别显著地表现出偶然性、不可预见性.通过推进法国实存哲学和概念哲学的最新努力,马里翁的强调绝对给出的物质现象学典型地代表了当代法国哲学对物质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以笛卡尔哲学为代表的早期现代法国哲学主要表现为纯粹意识哲学,它追求明证性,追求观念的确定性;以梅洛-庞蒂哲学为代表的后期现代法国哲学主要体现为身体意识哲学,它承认含混性,关注的是知觉的确定性。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主要从现代法国哲学出发,围绕现代性的内在张力来讨论梅洛-庞蒂哲学对确定性概念的重新界定。以批判笛卡尔的观念的确定性为基础,这一工作主要呈现了知觉世界的确定性,同时涉及被知觉世界以及语言表达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魏晋时期的《世说新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人的生态智慧。作品中的生态世界不是纯粹外在于主人公的客观世界,而是魏晋士人眼中主客观相统一的世界,它具有物性和神性两大特点。其物性表现为本真性、静穆性和生命性,神性表现为完美性、神秘性和哲理性。  相似文献   

14.
有限性和直接性是被扬弃而不是被直接否定的东西,否则就会导致有限者与无限者外在的对立以及有限者的无穷递进.这种坏的无限起源干对于直接性的单纯肯定.在黑格尔看来,作为直接肯定的东西乃是自在的虚无.然而,根据其逻辑进程的要求,黑格尔不可能把有限性或直接性视为理念必须加以排斥的东西.精神历程必须始终保留其有限性或直接性.只有这样,作为无限主观性的精神才能自由摆荡于无限性与有限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内在性与外在性之间,并最终上升为或返回到绝对理念中.  相似文献   

15.
当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路德维希·维持根斯坦(1889-1951)的后期思想同他的早期思想有重大的差别。虽然如此,他的前后期哲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最后集中于他对私人语言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的论述上。而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是这样规定的:“别人不理解而只有我‘好像理解’的声音可以称之为一种‘私人语言’”。维氏驳斥了这种语言的存在。维持根斯坦对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的论证,其前提是他后期关于语言归根结蒂是一种人类生活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点,脱离特定的生活形式、特定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6.
沈顺福 《学术界》2015,(1):151-160
学术界通常认为中国哲学具备内在超越性特征。这个命题需要反思。中国哲学是一种关于生命世界的观点。生命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便是生:生存、生长和生成。其主导性因素是性,即生乃性之生生不已。这个过程仿佛生物体的成长经历。超越性与内在性本是一个特定的哲学术语。它们主要指两种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即,有限者与无限者、经验者与超验者之间的关系方式。早期中国哲学并无纯粹意义上的无限者、超验者,故,早期中国哲学既无超越性,亦缺内在性,更妄谈内在超越性。自宋明理学起,中国哲学逐渐具备了一些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理"是"道"(圆)之象,"道"为"理"(象)之本。体育"圆"哲学是大学安身立命教育的根基。因为"圆"、"理"、"德"所包含的内在关联比其自然顺序更值得关注;"圆"是"理"与"德"的基石,"圆"和"理"同是"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伦理中的展现。"圆"哲学以"理"的思维、护持、融通于"德",是当代大学推动"制度变迁"和传承人类"先进文化"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早期现代哲学的主导形态是先验观念主义,其文化特征是追求精神的理想化,它把一切都纳入观念的秩序中,倡导大写的理性精神、超然的创造精神。后期现代哲学不同程度地受到精神主义的影响,其文化特征是强调精神的处境化,它关注精神的具体活动,突出个体的情绪体验,用小写的精神取代了大写的精神。后现代哲学表现出物质主义倾向,其文化特征是强化精神的碎片化,它一方面把时代精神定格为精神的缺失,另一方面却为绝对道德主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典型的法人制度,现代公司制的理论核心是有限责任制理论。有限责任制理论构成了现代公司法的基石,作为现代公司法基石的传统有限责任制理论,具有其不合理性,核心就在于将传统有限责任制理论的“有限”绝对化,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公司法已对此作出了修正性的“例外性”规定,但是,这种修正性的“例外性”规定,并未能解决其实质性问题。为了使现代公司法的基石——有限责任制理论更为合理和完善,应将传统的“绝对化”有限责任制理论修正为“相对化”的有限责任制理论,“相对化”有限责任制理论的核心,是“有限责任”,应当“原则有限,相对无限”。现代公司法的基石,应当是“原则有限、相对无限”的有限责任制理论。  相似文献   

20.
谢林早期哲学一般被视为同一哲学,其试图以费希特知识学的先验演绎方法为榜样,力求解决自由与必然相融合的理论难题.先验哲学与自然哲学是同一哲学体系的两个分支:在绝对同一原则下,前者追问自然的本真之物并表现出不同级次,后者追问自我意识中的思之实事并表现为意识发生史.同一哲学体系的构建使谢林独立于费希特知识学,并使绝对同一性走出自我意识内外设定的困境,转以理性本身为总则;同一哲学体系超越了知性反思哲学模式,并立足于理智直观和哲学构造的方法,从而凸显理性的自在自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