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将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视为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直接继承、发展与实践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动员组织妇女参加社会生产作为其妇女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革命根据地大批男性参军支前,为弥补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不足,沂蒙根据地党组织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党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为根据地妇女参加生产提供制度保障;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为妇女参加生产进行舆论引领;通过技能培训。为妇女参加生产创造条件。在共产党切实有效的动员之下,沂蒙妇女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直接助力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广大妇女开始摆脱传统性别禁锢,其个人形象认知、婚姻家庭、政治实践、社会经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心理均发生了巨大转变,推进了自身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如果纯文学生产是以独创性为特征的"创作",那么通俗文学生产则是以标准化为特征的"制作"。通俗文学生产是一种为市场消费而进行的生产,受到商品交换逻辑的支配,受到现代社会的大众群体需求的制约,这是导致通俗文学生产成为"制作"的原因。通俗文学生产的特征为计划性、标准化、复制性。  相似文献   

3.
看板管理与制造企业的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看板管理是使企业生产力提高和改善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在生产制造的运用上能从根本上消除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 ;促使生产制造系统形成一支多技能的操作队伍 ;使产品研究开发更能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促使生产厂家不断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影视内容生产与新媒体组合引起了文化产业的泛媒介革命,带来文化产业转型的文化创新,对以广播影视为创新引擎的泛媒介革命与广播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新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影视由审美创造的修辞工具转向内容生产的文化产业创新工具,网络文化的新媒体带来了科技革命、资源动员、知识生产、艺术创造、创意修辞和符号再现,对知识经济的内容生产、新媒体的文化变革、文化产业的转型创新以及泛版权经济的创新发展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各民主党派为新政协会议召开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发出通电响应中共“五一”号召,以香港为中心开展新政协运动;先后进入解放区,与中共商讨召开新政协会议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消除顾虑,统一认识,为新政协会议奠定思想基础;积极参与新政协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淮海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对于交通通讯工作特别重视,这既与当时国共双方的战争态势有关,也与党的战略战术的转变以及对战争态势的研判有关。淮海战役中,中国共产党的交通工作主要包括切断交通与恢复交通。切断交通主要指切断国民党军队重点防护的铁路干线;恢复交通则表现为抢修道路与不断改进交通运输方式。在通讯工作方面,保障战场电话通畅、组织无线通信、强化邮政建设等构成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通讯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保障战役中交通通讯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教育、消除民众顾虑、建立劳动报酬制度、掀起立功运动等方式动员民众。这一系列举措,从交通通讯方面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与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7.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雅俗研究尽管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雅俗的区分仍然显得混乱.传统雅俗研究中的困惑与矛盾,根源于单一的思维方式与理论指导.在意识形态理论中,往往将雅俗进行简单的二元对立,容易忽视二者之间互相转化的运动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当作一种生产、一种动态的活动,能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从生产(艺术创作)--消费(艺术接受)的动态循环过程来对雅俗问题进行研究.在新的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为主、其他理论为补充的多角度综合研究,将成为中国文学雅俗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普遍征兵制 ,北宋以募兵为基本国策 ,使农民兵役、徭役负担的大幅度减轻成为可能 ,从而为北宋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障了足够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劳动时间。对“荒年募兵”等学界存在争论的问题 ,本文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不安全消费心理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造成消费者不安全心理成因的研究,探讨消费决策过程中不安全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为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以及为企业消除消费者心理不安全的顾虑、赢得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0.
源于纪念祖先的"赛装"活动,流传至今演变为展示女性智慧与美及其劳动效率的民俗.保持至今的"串姑娘"习俗,历史上曾经作为婚姻的一个特殊阶段普遍存在于直苴彝族的世俗生活中.从"赛装"和"串姑娘"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前者代表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后者代表了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高度浓缩于这两个看似孤立的文化特质中.从本质上讲,"赛装"、"串姑娘"是手段,追求生产和生育的效用最大化才是其最终目的.这两个文化特质反映了两种产生在直苴特殊历史与现实环境条件下特有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随着商品化和市场化而出现的文学艺术传播活动的"新机制"——"艺术生产"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述评,主要就这一概念的创始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当代中国理论界的认识、争议等作了分析评价。同时也简介和述评了马克思之后的西马代表人物本雅明、阿尔都塞、马歇雷、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以及当代中国"艺术生产"的实践运作情况。  相似文献   

12.
1947年中,为了挽救其统治的重大危机,国民党被迫实行"戡乱动员"的应变之举,企图集中全力与中共一搏.其后,国民党加强了对其后方的控制与镇压,对舆论的钳制不断加强,异议声音的表达也日渐受限.但是,以严刑峻法为表征的"戡乱动员",非但没有能实现国统区的社会稳定,反而凝聚了社会各阶层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之心,加速了他们对国民党统治之离心离德,最终亦未能挽救国民党统治之败亡.  相似文献   

13.
透过"超级女声"现象,以青年的青年文化特征为着眼点,对青年的亚文化、民主化、信息化、主体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青年组织回应这一青年文化现象的对策,使青年组织在新时期加强凝聚青年、动员青年、感动青年的力度,弘扬积极、活泼的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的民众动员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众动员。陕甘宁边区的民众动员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整合社会力量,以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阶级、各阶层持久抗战的积极性,以政府信用和民众宣传教育为重要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民众动员网络,其动员的深度、广度、效果及社会动员能力明显优于国民党,并构建了以政权组织为主导的垂直动员体系和民众团体与之相辅相成的横向动员体系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校研究生的扩招为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 ,如何保证研究生“规模化生产”下的培养质量 ,如何在“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下达到个性化培养 ,就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为研究个案 ,介绍了该学院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诉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众动员技术。通过通俗而有力的政治口号,确立了诉苦光荣的舆论空间;通过集体开会和典型示范,削弱了农民诉苦的种种顾虑;通过苦主选择和会场布置,激发了农民的愤怒与仇恨;通过诉苦与分配、诉苦与算帐相结合,打破了可能出现的僵局;通过追挖苦根和道德归罪,使农民苦难有了宣泄的对象。借助种种动员技术和策略,共产党得以将乡村民众纳入国家权力体系的运行轨道,顺利实现国家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政府监管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在当前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趋势下,实现精准监管,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是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构建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德尔菲专家问询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企业生产安全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找出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为精准监管提供优化对策,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产力"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亦应赋予"生产力"新的定义,即"所谓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谋求人类自身生存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财富(或物质资料)的能力;二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力的能力."它表示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社会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作者明确指出,"管理"也是一种"劳动","管理者"也是"劳动者";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应当重新认识管理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振兴中国,孙中山提出了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计划。由于国内筹措资金困难,孙中山主张必须消除顾虑,积极引进外资。引进外资,不能单纯借外资,亦应欢迎外人在华直接投资。引进外资得平等互利,以不损害国家主权为前提。孙中山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半殖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不平衡"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不平衡"思想是运用辩证、发展及深层次转型的眼光和方法对艺术发展问题所作出的总体性把握,它揭示和阐明了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总体相平衡与局部不平衡辩证统一的基本规律.而其中的"相敌对"的命题则对转型后的"艺术生产"阶段所特有的二律背反现象作出了深刻和精彩的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