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丽 《科学咨询》2023,(9):208-210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不断推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已然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其中,“文化自信”是整个课程思政的基础,这也说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对于高职英语学科来说,本身的“实践性”“文化性”“人文性”就决定着英语学科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更对培养学生的三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立足于文化的本质,积极探索英语学科的内涵,培养高职阶段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学生可以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育人意义。本文从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展开分析和论述,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一些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余正龙 《科学咨询》2023,(6):111-113
高校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服装工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教师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发挥专业课程引导优势,以服装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从课程知识点、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入手,探究服装工艺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实践。教师要通过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耦合育人”的策略,实现“全课程”“全课堂”“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思政建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服装工艺课程的思政教学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倩  李琼 《科学咨询》2024,(1):276-279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政治定位模糊、工程伦理知识缺失、专业信心不足等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三级”课程思政体系,通过理论浸润和实践体验的方式把家国情怀、工程伦理、专业素养、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土木工程师。该“三级”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在增强专业信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土木兴邦、追求技术卓越与职业品德完美的意识,为土木工程专业中结构设计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和实施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一礼 《科学咨询》2022,(10):132-134
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使命担当,在文化自信中坚定立德树人的发展信念、秉承文化引领的发展定力、确立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追求对文化自信融入大学体育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目前大学体育课程中存在着重技能轻文化的课程目标设置、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未融入课程思政、体育专职教师对课程中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体育课程中文化自信的认同感不强等多方面问题,由此本文对文化自信融入体育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体育文化引导,夯实体育课程的文化基础;完善课程大纲,规范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备的师资培训体系;提升专职教师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新时代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爱国主义、文化品格教育相融合,是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设计、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思政幼苗在语文教学中"拔节孕穗"成长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孙晓  冯欣 《科学咨询》2023,(2):25-27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高校要将思政教育与出国境交流人员的管理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出国境交流人员的选拔、行前教育、过程管理和归国再教育等各个环节的协同育人,提高学生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使学生坚定政治站位。高校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培养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是药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文深入挖掘了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的思政元素,重点强调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赋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新的德育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人文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验证思政理论教学成果和增强思政教学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由傅畅梅等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主要探讨了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如何科学且有效地进行实践教学。该书在厘清实践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后,详细分析了思政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层次等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筑模型课程是一门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传承建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目标,从指导思想、提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教学相结合,开展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0.
史艳芳 《科学咨询》2023,(4):211-213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难以连贯实施的问题。从认识上看,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误区;从课程内容体系上看,思政课的课程文化支撑不够;从课程实践上看,课程思政缺乏有效推进机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苏州市职业大学“双主体”课程思政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其优势,并针对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连贯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可以将立德树人有效地融入教育的各个方面。微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分支学科,同时也是现代高校生物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微生物学课程中“传染与免疫”这一章节的内容,从“思政结合设计”“教学实施”和“效果评价”三方面入手,展开对微生物学以课程思政为目的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微生物学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知识、能力及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一弓 《科学咨询》2023,(6):210-212
生命科学专业的教师在讲授前沿领域知识的同时,需要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这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课程思政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挖掘和提炼出若干前沿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为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播和思想引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徐蒙蒙 《科学咨询》2022,(6):167-169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创新能力的中职学生,在中职思政课程的工作上,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实。课程思政对中职思政课程的实践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以中职思政课程为研究内容,探究课程思政在中职思政课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价值,以及对中职思政实践活动开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受“离农”的偏向性思想、师资素养薄弱、不良教育思想的惯性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面临农村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薄弱、能力不强,师生与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系不紧密,课程内容脱离乡村社会生活等困境。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引导学生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增强课程内容的社会导向性,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思政课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广大学生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奉献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中,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促使大学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6.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学生去传承和发扬。本文建议将红旗渠精神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中,建立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达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真正展现出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陆坤 《科学咨询》2022,(10):172-174
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础教学课程,是系统性地对学生思想、行为、政治观展开教育的主要途径,推进素质化教育有效发展,其中立德树人是课程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强化了对文化内容的摄取。因此,在当前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就需要在教学中积极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程向广大学生传授正确的理论思想、科学的思维方式、理性的认知模式,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引和学习动力。思政课程作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中职学校思政课堂不断融入法制教育,帮助中职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本文致力于分析中职思政课堂的科学内涵,指出在法制教育融入建设过程中容易存在的误区和薄弱环节,提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中职思政建设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人文社科、管理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理工科课程则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研究较少。该文在分析工科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了融入"四个自信"的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开展了相关教学实践,并给出了若干计算机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毕业后较快适应社会环境,达到思政课程改革目标。目前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过程中,出现了教学形式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融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不利于新改革举措的落实。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